xiaokesheng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keshengming

博文

《自然—细胞生物学》:冯杜团队报道TFAM作为自噬受体介导胞质中mtDNA的清除,进而限制炎症反应

已有 549 次阅读 2024-5-25 17:23 |个人分类:小柯生命|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024年5月23日,广州医科大学冯杜团队Nature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论文,报道了TFAM作为自噬受体介导胞质中mtDNA的清除,进而限制炎症反应。

该研究揭示了错误定位在胞质的mtDNA质量控制过程。这一选择性自噬清除途径可以减轻过度炎症来维持细胞的稳态,对理解多种免疫失衡相关的病理状态具有广泛的意义,或为mtDNA失衡引发炎症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方案。

2.png

线粒体是重要的细胞器,对细胞的稳态和能量产生至关重要。各种应激会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DNA(mtDNA)释放到细胞质中激活炎症通路,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探寻线粒体自噬清除受损线粒体的机制,而释放至胞质的mtDNA蛋白复合物(称为类核)的命运和下游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探索。胞质中mtDNA的累积可使炎症和细胞功能障碍持续存在,从而加剧疾病的进展。因此阐明其清除过程至关重要!

冯杜教授团队前期发现,线粒体内膜蛋白PHB1通过调节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解离-聚合,控制mtDNA从线粒体膜释放的机理(EMBO Journal,2022)。团队对这一现象继续深入研究,发现在氧化应激或炎症反应过程,mtDNA与其结合蛋白TFAM一同被释放到胞质中,后者与自噬蛋白LC3B相互作用,作为自噬受体介导异常定位胞质的mtDNA清除,从而抑制cGAS-STING通路减轻mtDNA引发的炎症反应。本研究发现了一条不依赖于DNA酶的mtDNA降解通路,揭示了mtDNA质量控制的另一种机制(Nature Cell Biology,2024)。

本研究运用了细胞生物学、光学追踪等技术,发现在氧化或炎症应激下,TFAM与mtDNA一同释放到细胞质,前者与自噬关键蛋白LC3互作介导mtDNA和TFAM的溶酶体依赖清除。同时NGS测序分析,线粒体和细胞功能等实验结果显示,干扰TFAM-LC3B的相互作用可导致应激状态下mtDNA的进一步累积,同时加剧cGAS-STING炎症通路的激活。

1.png

图:TFAM介导应激状态下mtDNA的自噬途径清除进而抑制cGAS-STING通路激活

广州医科大学冯杜教授为该论文唯一通讯作者,其课题组成员刘浩(冯杜教授博士、博士后;现为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预聘副教授),甄慈恩(课题组与广东省人民医院何鹏程教授联合培养硕士,现为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博士研究生),谢建明(课题组“3+3”硕博研究生),罗振寰(暨南大学周庆华教授博士、博士后),曾琳(课题组与广东省人民医院何鹏程教授联合培养硕士),赵国军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为共同第一作者。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56-024-01419-6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3233-1435571.html

上一篇:《细胞》:李传友团队首次发现再生因子调控植物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
下一篇:《自然—神经科学》:研究人员合作报道改变淀粉样斑块周围细胞相互作用作为新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策略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