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Physics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esePhysicsL

博文

研究快讯 | 空间反演对称体系中隐藏自旋极化的对称性保护

已有 4503 次阅读 2020-7-25 01:3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1.gif

原文已发表在CPL Express Letters栏目

Received 23 June 2020; 

online 21 July 2020


EXPRESS LETTER


Symmetry-Assisted Pro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Hidden Spin Polarization in Centrosymmetric Systems

Yingjie Zhang (张英杰), Pengfei Liu (刘鹏飞), Hongyi Sun (孙红义), Shixuan Zhao (赵世轩), Hu Xu (徐虎), and Qihang Liu (刘奇航)

Chin. Phys. Lett. 2020, 37 (8): 087105


文章亮点

文章从单轨道紧束缚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种受到非点式对称性保护的强隐藏自旋极化效应。这为寻找具有潜在自旋电子学应用价值的隐藏自旋极化材料指明了方向,也为调控隐藏自旋极化以及相关量子效应提供了新的思路。

微信图片_20200724192636.jpg

非点式空间群保护下的隐藏自旋极化。(a)空间群为p4/nmm的具有非点式空间群的二维结构。(b)基于紧束缚模型的能带,其中X-M为布里渊区边界。(c)一种候选材料LuIO的晶体结构。(d)投影到A、B子晶格的隐藏自旋极化,注意相比于布里渊区中心,布里渊区边界M点附近的隐藏自旋值较大,受到了非点式空间群的保护。


空间反演对称体系中隐藏自旋极化的对称性保护


研究背景

历史上,非磁材料的能带自旋劈裂与自旋极化概念起源于1950-1960年Dresselhaus和Rashba的开创性工作。他们的工作表明,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和空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联合作用,可以诱导非磁材料发生自旋劈裂,并导致自旋极化;而中心反演对称的非磁材料则由于PT对称性保护,能带是二重简并的。


但是2014年的研究发现,在大多数中心反演对称的非磁材料中,即便整体对称性不支持传统意义上的自旋极化现象,当自旋算符被投影在材料的中心反演对称性破缺的一个“部分”时,依然会出现非零的自旋极化现象,这一现象也被称为“隐藏自旋极化”。这种投影并不依赖于二重简并能带波函数的任意线性组合,因此是度规不变的可观测量,随后的很多实验观测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一发现不仅仅是对自旋极化现象的重要修正,也为寻找适合自旋电子学应用的材料提供了更多的选项。


然而,即便隐藏自旋极化普遍存在于空间反演对称材料中,具有实际应用潜力的强自旋极化材料在空间反演对称材料中占比并不多。例如具有金刚石结构的硅,锗和锡名义上具有Dresselhaus类型的隐藏自旋极化,但是由于空间反演破缺的子晶格之间具有较强的耦合作用,子晶格之间的波函数杂化较强,这抵消了单独子晶格上的隐藏自旋极化。于是,在隐藏自旋极化的发现之后,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够找到具有强的隐藏自旋极化的体系。


内容简介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的刘奇航副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紧束缚模型分析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受到非点式对称性保护的强隐藏自旋极化效应。紧束缚模型分析表明,非点式对称性能够杜绝子布里渊区边界处不同子晶格之间的跃迁。这一效应不依赖于子晶格之间的耦合强度,因此即便子晶格之间距离很近,强隐藏自旋极化仍然可以存在于布里渊区边界。


同时此研究筛选出17个能够支持这一效应的准二维空间群,从现有二维材料数据库中搜索出一系列具有相应对称性的准二维材料,并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从中筛选了一种代表性的稀土元素化合物LnIO (Ln = Pr, Nd, Ho, Tm, 和Lu),可作为实现隐藏自旋极化的理想材料。对于这类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下的能带与隐藏自旋极化图案与单轨道紧束缚模型吻合的很好。


研究意义和重要性

此研究为寻找具有潜在自旋电子学应用价值的隐藏自旋极化材料指明了方向。同时隐藏自旋极化系统或可以提供一个调节子晶格之间杂化的平台。通过加应力等方式,我们可以对杂化能隙进行调控,从而可以实现更多包括拓扑超导在内的新奇物理效应。


原文链接

HTML

PDF


研究快讯集锦

中国取得铌酸锂光波导制备技术突破

芳香族多肽的自组装纤维具有超强抗磁性

石墨烯-铁磁体界面处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的起源:层内RKKY/BR相互作用

黑磷中费米子的高温霍金辐射

在硅衬底上外延生长的铁磁性MnSn单层

三维细胞内的准二维扩散现象

拓扑反铁磁绝缘体Mn2Bi2Te5中的强动力学轴子场

一种实现高速大规模离子型量子计算的二维架构

氧化石墨烯的全新认识:水分子吸附可致氧化石墨烯常温下转换成自发动态共价材料

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的高压原位研究

金属的油腻表叔——找到了

量⼦共振搜索

热力学量子物质中的虚时间晶体

面向稳态托卡马克聚变堆改善高极向比压等离子体约束性能的新途径

热拉拔金属玻璃微丝的“年轻化”效应

量子纠缠谱的临界标度

单层T-Graphene的超导及其合成路径

金刚石对顶砧中NV中心实现的高压原位磁测量

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的实验实现

拓扑超导体(Li,Fe)OHFeSe磁通中心马约拉纳零能模的量子化电导

新量子自旋液体候选材料Cu3Zn(OH)6FCl

稀土硫族化合物:三角格子量子自旋液体材料的大家族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层结构的实验实现

2.jpg

点此浏览所有Express Letters


CPL Express Letters栏目简介

为了保证重要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和显示度,CPL于2012年6月开设了Express Letters栏目。此栏目目前已发表国内外著名物理学家的优秀论文98篇,平均发表周期约一周。截至2019年底,平均每篇被引用约20次,已经在国内物理学界建立起良好口碑与声望,来稿数量不断增加。


CPL高被引论文数量统计

JCR统计数据表明,CPL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在中国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迄今为止,

   有1篇引用超过1000次,

   有2篇引用超过500次,

   有8篇引用超过200次,

   有26篇引用超过100次,

   有108篇引用超过50次。


3.jpg

阅读原文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6263-1243501.html

上一篇:研究快讯 | 利用加权迁移率和品质因数预测P型SnS晶体的潜在热电性能
下一篇:研究快讯 | 高压调控准1维Ba9Fe3Te15的结构-自旋-输运性质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