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LiXueB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LiXueBao

博文

基于高次谐波X射线光源的三维纳米相干衍射成像技术 | 《物理学报》特邀综述

已有 1440 次阅读 2022-9-18 22:47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微信图片_20220918224033.jpg


文章信息

基于高次谐波X射线光源的三维纳米相干衍射成像技术

Three-dimensional nano-coherent diffraction imaging technology based on high order harmonic X-ray sources

麻永俊,李睿晅,李逵,张光银,钮津,麻云凤,柯长军,鲍捷,陈英爽,吕春,李捷,樊仲维,张晓世

物理学报. 2022, 71 (16): 164205.

doi: 10.7498/aps.71.20220976

原文链接    PDF

文章导读

光学显微成像技术是人类对微观世界最直观、最重要的感知手段。随着半导体技术、纳米科学以及新兴的量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显微成像手段不但需要探测纳米甚至亚纳米级的复杂3D结构,而且还需要探测这些结构的物理、化学甚至量子特性以及动态演化过程。传统成像技术为了实现纳米级的3D分辨率,在成像系统中必须使用精密、复杂且昂贵的光学成像镜头,同时辅以高精度的3D扫描技术,其局限性可简单总结为以下三点:1)成像镜头的数值孔径限制了高频信息的获取,从而制约了成像分辨率;2)由于光学器件固有的相差和色差,高分辨率成像技术达到和突破衍射极限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3)由于光场的频率高达到PHz,光电探测器设备无法跟上电磁场的变化,只能记录强度信息,而相位信息丢失,因此不能直接获得样品的3D信息。在现有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中,人们通常通过采用高折射率和负折射率材料的液体或浸没式透镜来提高成像系统的有效数值孔径;或者选用短波长的光照明,例如X射线显微镜;或者采用突破常规的思路的超分辨率成像技术,如: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技术( 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 microscopy,STED ),近场扫描显微术( Scanning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y,SNOM ),双光子或多光子显微镜技术(Two-photon or multi-photon Microscopy,TPM or MPM)与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法( 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STORM ),然而,为了实现3D成像,这些技术都需要借助于高精度扫描或者定制的层析算法才能分析出样品的3D结构。


相干衍射成像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分辨率计算成像技术。其原理是通过采集相干光照明时样品产生的衍射图样,使用相位恢复算法计算实现样品结构的3D成像。区别于传统成像技术,该技术具有多个显著优势:1)成像分辨率接近于照明光源波长;2) 成像系统简单,无需使用成像镜头;3)无相差、色差,极紫外光子利用率高,避免了引入器件的折射、反射和吸收等效应造成的相差和色差以及光子利用效率下降。自上世纪末以来,基于大型相干极紫外和X射线光源的相干衍射成像技术发展迅速,已达亚纳米级分辨率。此后,随着飞秒激光高次谐波技术的成熟,相干极紫外和X射线光源的体积和成本大幅度降低,相干衍射成像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图片

图1 HHG相干衍射成像(HHG-CDI)的发展史


高亮度和高相干的光源是CDI的必备条件, CDI成像技术是伴着照明光源的不断进步逐步发展成熟的。图1简单概括了CDI的发展简史。虽然衍射图样恢复一般样品的想法出现较早,但是直到1999年才在同步辐射(Synchrotron radiation source,SRS)X射线上首次实现CD。此后,逐步涌现的先进的大型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器( X-ray free electron laser,XFEL )为CDI发展提供了条件,该技术首先在科研上开始得到了应用。然而大型的设备,不但造价昂贵、结构复杂,而且可以使用的线站数量和时间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无法实现CDI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基于飞秒激光的高次谐波X射线光源( High-order harmonic generation,HHG ) 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HHG光源只有桌面大小,造价、体积和能耗都不及SRS和XFEL光源的千分之一,并且已经可以产生高相干度的极紫外光(Extreme Ultra Violet,EUV)和软X射线(Soft X-Ray,SXR)光束。


HHG应用于CDI(HHG-CDI)可以充分发挥该光源超短、超快、宽光谱、高相干性和小型化等特点,推动着CDI技术的小型化并实现跨越式发展:2008至2015年间,HHG-CDI实现了反射模式的CDI,锁孔照明相干衍射成像法(Keyhole coherent diffractive imaging,Keyhole-CDI)和叠层扫描CDI成像( Ptychography CDI ),至此HHG-CDI 的成像模式不再局限于透射模式,样品不再局限于独立样品成像;此后,2016年,HHG-CDI首次实现了探针振幅约束( Modulus enforced probe,MEP) 的Ptychography CDI 技术,至此成像对象可以是周期性的样品,该技术的出现让CDI 的应用可以扩展到芯片检测应用领域;2017年,HHG-CDI 首次成功实现基于大角度反射(掠入射)衍射条纹校正的CDI算法,可以重建宽视场、高分辨率的稳定图像,非常适合于纳米电子设备检查,受到广泛关注。各种成像技术层出不穷,也使HHG-CDI有了更广的应用空间,例如:部分相干光衍射成像的方法,多模态相干衍射成像法(multi-state Ptychography,MSP),频闪照相CDI,结合单次曝光CDI和扫描CDI的单次曝光叠层成像(Single-shot ptychography,SSP),时间分辨多路复用叠层成像(Time-resolved Imaging by Multiplexed Ptychography,TIMP)和最近可以同时探测纳米结构表面、多层界面形态及化学成分和掺杂浓度的多角度反射相敏成像技术。


表1  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常用的几种纳米成像技术对比

图片


从表1可以看出 HHG-CDI 拥有更为全面的成像探测能力。HHG 光源与 CDI成像技术的结合开启了一种新型的纳米成像技术的新纪元。HHG-CDI 实现了成像装置的小型化和简单化不但降低了成本,还大幅度提高了成像系统的集成度和实用性。除此之外, HHG 的短波长、高重频和短脉冲特性结合CDI出色的样品出射波重建能力,使HHG-CDI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无透镜高分辨率成像。无需复杂昂贵的透镜或反射镜,同时也避免了这些器件的像差和色差,可达接近理论极限的分辨率;2)与电子探针相比,HHG-CDI具有无接触,无损伤,模式灵活(透射或反射式),对样品也无需做特殊处理(例如电子显微镜需要对绝缘体材料镀金属膜);3)可以同时获得样品(反射或透射)光场的3D信息(振幅和相位),比单纯的强度成像可获得更多样品信息,可实现3D成像;4)非破坏性薄膜下成像:极紫外和软X射线在大部分介质中都有一定的穿透力,因此可以透过表面镀膜层探测镀膜(尤其是金属膜)下的材料结构,这在半导体检测领域拥有重要的应用;5)化学成分和掺杂浓度探测:由于随着样品不同的组分及其分布导致衍射的特征对比度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元素的吸收边附近,通常体现为不同材料的复吸收率和反射率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利用元素在特殊波段吸收率的差异可以探测物体的化学成分和掺杂浓度;6)时间分辨和动态过程成像:利用 HHG短脉冲和高重频特性,使用泵浦探针成像技术和单次曝光叠层扫描 CDI 实现飞秒甚至阿秒量级的快速高分辨率成像。


发展至今日,基于高次谐波的相干衍射成像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有巨大应用潜力的纳米成像技术,为半导体材料和器件表面形貌、生物微结构及动态演化、半导体和量子器件的化学成分及浓度分布、物理或化学动态过程以及量子状态等领域的探测成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并开始在高分辨率半导体检测领域中获得实际应用。相信不久的将来,基于高次谐波相干衍射成像技术将成为纳米量级显微成像技术的杰出代表,成为和现有的原子力,近场光学,X 射线,电子以及隧道扫描等显微成像相媲美的主流技术。本文回顾了相干衍射成像及其照明光源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相干衍射成像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说明高次谐波光源和相干衍射成像技术原理,最后重点介绍了几种可以利用高次谐波的高相干、短波长、短脉冲及梳状超宽谱特性的衍射成像技术:探针强度约束、反射模式、频闪照相、多模态叠层、单次曝光叠层、时间分辨多路复用叠层、角度扫描相敏成像等技术。


作者简介


麻永俊

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微信图片_20220918224050.jpg

研究领域:第一性原理计算,密度矩阵重整化群计算,激光原理,激光物质相互作用,高次谐波,相干衍射成像。


张晓世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席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兼职博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美国国家标准局和实验室天体物理联合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

微信图片_20220918224103.png

长期从事飞秒激光、极紫外激光、极端非线性光学以及相干衍射和量子成像等领域的研究及其工程化和商业化应用。曾任职于美国知名超快激光器公司KMLabs Inc.,先后担任激光科学家,极紫外激光技术经理和研发首席科学家. 带领团队研发出世界上首台极紫外飞秒激光器,并实现商业化. 研制出创世界纪录的低温冷却高能量和高重频飞秒激光器,斩获2016 年美国西部光电展会颁发的PrismAward奖和2013 年美国CLEO 展会颁发的Laser FocusWorld 创新一等奖. 曾在PRLNature PhysicsNaturePhotonicsOptica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共50 余篇,被SCI 引用逾1200 次。

图片


《物理学报》2020—2022年电子期刊,点击下图即可阅读。


微信图片_20220918224111.jpg



专题精选

(上下滑动浏览)

面向类脑计算的物理电子学 (I)

非厄米物理前沿 (I) 

低维材料的新奇物性 (I) 

二维材料的宏观制备

固态单量子体系的调控与应用 

纳米工程和热物理(II)

微纳光电子与激光

太赫兹生物物理

非平衡量子多体系统(I)

纳米工程和热物理(I)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

热电材料及应用物理

原子制造: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III)

等离子体物理及其材料处理
超短超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
原子制造: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II)
原子制造: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I)
超导及其应用
固态电池中的物理问题
百岁铁电: 新材料、新应用
太赫兹自旋光电子
低维材料非线性光学与器件
柔性电子
光学超构材料
电介质材料和物理
超材料
探索凝聚态中的马约拉纳粒子
载能离子束技术
统计物理和复杂系统
非线性物理
拓扑物理前沿与应用
纪念黄昆先生诞辰百年
拓扑经典波动
磁斯格明子专题

多铁性:物理,材料及器件专题

精密测量物理专题

铁基高温超导发现十周年

软物质研究进展
水科学重大关切问题研究
量子相干和量子存储研究进展
冷原子-分子物理
等离激元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钙钛矿光电器件与物理
超导和关联体系研究进展
新型太阳能电池
太赫兹物理
软物质研究进展
超快强激光驱动的原子分子过程
拓扑绝缘体
高压下物质的新结构与新性质研究进展
光纤传感
电磁波衍射极限
非晶物理研究进展
与硅技术融合的石墨烯类材料及其器件研究
硅基光电子物理和器件
计算物理的近期发展和应用
量子精密计量与操控
液晶光学及应用
庆祝南京大学物理学科成立100周年
表面低维结构的电子态调控
癌症生物物理



特邀综述精选

(上下滑动浏览)

稳态微聚束加速器光源

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材料相变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人工微纳结构增强长波及甚长波红外探测器

后摩尔时代的碳基电子技术:进展、应用与挑战

凝聚态体系中激发态载流子动力学研究

基于石英增强光声光谱的气体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齿鲸生物声呐目标探测研究综述

褶皱状蜂窝结构的单层二维材料研究进展

从“魔角”石墨烯到摩尔超晶格量子模拟器

石墨烯在金属表面防腐中的应用

从高质量半导体/超导体纳米线到马约拉纳零能模

霍尔天平材料的多场调控

飞秒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最新进展

磁场中拓扑物态的量子输运

转录机器: 绳上舞者

论材料非晶形成中的焓与熵: 竞争亦或协同?

二维材料热传导研究进展

齿鲸生物声呐发射特性与波束调控研究

自组织结构的控制: 从平衡过程到非平衡过程

层状手性拓扑磁材料Cr1/3NbS2的磁学特性

膜间相互作用、开弦对产生和增强效应及其可能的实验探测

基于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技术的高分辨率磁畴成像研究

非晶态物质原子局域连接度与弛豫动力学

Verwey相变处Fe3O4的结构、磁性和电输运特性

纳米光学辐射传热: 从热辐射增强理论到辐射制冷应用

拓扑材料中的超导

基于聚焦离子束纳米剪纸/折纸形变的三维微纳制造技术及其光学应用

腔自旋波混合系统的研究进展

微纳尺度体点导热的拓扑优化

声学超构材料及其物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的超快脉冲激光器

重费米子材料与物理

在人工拓扑超导体磁通涡旋中寻找Majorana零能模

具有变革性特征的红外光电探测器

二维极化激元学近场研究进展

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薄膜的洁净转移

复杂声学环境中人耳附近空间有源降噪研究

利用光谱和质谱成像技术实现指纹痕量检测

类KBe2BO3F2结构硼酸盐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进展

二维有机拓扑绝缘体的研究进展

核壳结构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性能

高温压电材料、器件与应用

无衍射光束的产生及其应用

基于光量子态避错及容错传输的量子通信

双连续型乳液凝胶(Bijel)的研究进展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


观点和展望精选


  钒基笼目超导体
  当代理论物理发展趋势之我见


青年科学评述精选

(上下滑动浏览)

面向先进光源线站等大科学装置的低温X射线能谱仪原理及应用进展

基于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同质结的光电探测器

里德堡原子多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液相外延层层浸渍组装金属-有机框架薄膜及其物理性能

自旋轨道耦合量子气体中的一些新进展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柔性基底体系的模型与应用

新型助熔剂助力铁基超导1111体系单晶生长和物理研究

《物理学报》在淘宝店和微店上线,扫码即可购买过刊和现刊。


微信图片_20220918222559.jpg       微信图片_20220918222604.jpg


微信图片_20220918222609.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7348-1355906.html

上一篇:纳米工程和热物理 | 《物理学报》专题
下一篇:亮点文章 《物理学报》2022年第16期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