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LiXueB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LiXueBao

博文

亮点文章 | 《物理学报》2022年第20期

已有 742 次阅读 2022-11-1 09:3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微信图片_20221101090008.jpg


封面文章  

NO紫外宽带吸收光谱的非线性响应及实验

熊枫,彭志敏,丁艳军,杜艳君

物理学报, 2022, 71(20): 203302.

doi: 10.7498/aps.71.20220975

紫外宽带吸收光谱(UV-BAS)作为一种气体定量检测技术,常用于检测NO等气态污染物,然而光谱仪对真实光谱的展宽作用会导致吸收率随光学厚度的变化偏离线性关系。本文针对NO吸收光谱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通过建立NO吸收率峰值非线性数据库,提供了一种基于插值多项式的NO浓度测量方法。首先理论推导出吸收率随光学厚度的非线性变化关系。通过对单谱线进行仿真分析,探究仪器展宽给非线性变化关系带来的影响;然后定量计算不同仪器展宽下γ (0,0)谱带吸收率峰值随光学厚度的变化关系,并给出多项式模型的非线性表达式并建立系数数据库,同时对同一展宽不同NO振动谱带的非线性问题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最后,通过采用不同展宽光谱仪实验测量NO吸收光谱并对上述理论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吸收率峰值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相对误差小于4%,与数据库插值多项式的误差小于8%,证明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与数据库的可靠性。

微信图片_20221101090052.jpg

图1  A1,|A2|与非线性度随仪器展宽的变化规律


同行评价

本文针对存在光谱仪展宽对宽带直接吸收光谱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全文理论和实验分析系统、合理,数据可靠性高,体现了较好的数学功底,对基于宽带光源的光谱测量以及浓度定量分析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面向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激光强度噪声评估系统

李番,王嘉伟,高子超,李健博,安炳南,李瑞鑫,白禹,尹王保,田龙,郑耀辉

物理学报, 2022, 71(20): 209501.

doi: 10.7498/aps.71.20220841

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波源特征面向更大特征质量和尺度的引力波源信息,与地基引力波探测、原初引力波探测、脉冲星引力波探测等形成互补探测方案。空间引力波探测基于长距离激光干涉装置,主要探测0.1 mHz—1 Hz频段范围内的引力波信号,由于空间引力波探测装置的灵敏度直接受到激光光源噪声的影响,为满足空间引力波探测的要求,就需要对极低频段激光强度噪声进行评估与表征。本文基于低噪声光电探测、高精度数字万用表操控以及对数频率轴功率谱密度估计算法编程,构建极低频段激光强度噪声测试评估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0.1 mHz—1 Hz频段高精度万用表的电子学噪声低于5×10–5 V/Hz1/2,探测器电子学噪声低于4×10–5 V/Hz1/2,高精度万用表及探测器的电子学噪声均低于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中对激光光源强度噪声的要求。本文中构建的0.1 mHz—1 Hz频段激光强度噪声评估系统满足了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对激光强度噪声评估的需求,为空间引力波探测中激光光源噪声评估及噪声抑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微信图片_20221101090100.jpg

图1  探测器电子学噪声测试表征 (a) 时域数据结果;(b) 利用LPSD及FFT算法得到的噪声功率谱结果


同行评价

空间引力波探测是国内外部署的重要研究方向,国内在低频段激光强度噪声的评估和测量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LPSD算法,构建极低频段的激光强度噪声评估系统,研究内容和成果可用来评估空间引力波探测用低噪声激光器的强度噪声性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准二维空间中的隐秘涡旋量子液滴

陈逸熙,蔡晓妍,刘彬,江迅达,黎永耀

物理学报, 2022, 71(20): 200302.

doi: 10.7498/aps.71.20220709

本文探究了弱囚禁条件下玻色-玻色混合凝聚体中的准二维隐秘涡旋量子液滴及其动力学特性。前期研究表明,在完全自由的三维空间中,隐秘涡旋量子液滴难以稳定;在二维系统中,当囚禁尺度是窄囚禁条件时,系统仅支持拓扑荷S1,2=±1的隐秘涡旋量子液滴;因此当横向囚禁尺度较弱时,准二维空间中李-黄-杨修正项仍然采用三维空间中的表达式来描述,此时隐秘涡旋量子液滴能否保持稳定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采用虚时间方法获得了拓扑荷S1,2达到±4的隐秘涡旋量子液滴;进一步论证了隐秘涡旋量子液滴的有效面积Aeff和化学势μ与总粒子数N之间的依赖关系;并采用线性稳定性分析结合实时传输方法获得了总粒子数临界值Nth分别与拓扑荷S1和非线性系数δg之间的依赖关系。在动力学部分,本文研究了由两个不同拓扑荷的隐秘涡旋量子液滴构造的复合涡旋模式,即嵌套涡旋量子液滴。结合量子液滴的密度分布具有“平顶型”的特点,采用Thomas-Fermi近似对数值结果进行了有效验证。

微信图片_20221101090131.jpg

图1  (a) 隐秘涡旋量子液滴的有效面积Aeff与总粒子数N之间的依赖关系,Nth表示稳定与不稳定区域的临界值,红色实线表示稳定区域,黑色点虚线表示不稳定区域;(b) 蓝色点表示固定δg=0.5时,临界值Nth与拓扑荷S1之间的依赖关系;黑色“★”表示临界值下的隐秘涡旋量子液滴的内半径大小Rin;(c) 固定S1,2=±1时,不同δg值下的临界值Nth;(d) 固定S1,2=±1时,化学势μ与总粒子数N之间的依赖关系


同行评价

作者们采用一种全三维空间中LHY附加势的表达式,理论上给出了弱囚禁下拓扑荷达到S = ±4的隐秘玻色-玻色混合凝聚体形成的量子液滴的参数,并给出了不同拓扑荷下的隐秘涡旋量子液滴的稳定与不稳定的粒子数临界值。研究结果将为其他系统中实现隐秘涡旋量子液滴提供参考,并为涡旋量子液滴的实验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类锂离子体系自旋四重态费米接触项的精密计算

魏向杰,孙邓,王黎明,严宗朝

物理学报, 2022, 71(20): 203101.

doi: 10.7498/aps.71.20220923

费米接触项与原子超精细结构常数有密切关系,往往对原子能级的超精细劈裂起主要贡献。波函数在原点处的行为以及电子之间的关联效应是影响费米接触项计算精度的两个主要因素。对于一般的原子体系来说,费米接触项的高精度计算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本文利用Hylleraas坐标下的Rayleigh-Ritz变分法求解了锂原子和类锂离子体系(Z = 4—10)自旋四重态1s2s3s 4S,1s2s4s 4S和1s2s2p 4P的薛定谔方程,得到的非相对论变分能量收敛精度达到10–13。根据所得到的高精度变分波函数,计算了这些体系的费米接触项,并研究了原子核的有限质量对结果的影响。费米接触项的精度达到了10–10。本文结果可以作为其他理论方法的参考基准,同时也为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同行评价

论文作者利用Hylleraas坐标下的瑞利-李兹变分法求解了锂原子及类锂离子体系(Z=4-10)的1s2s3s 4S、1s2s4s 4S、1s2s2p 4S三个态的薛定谔方程,得到变分波函数,变分能量。其计算结果的精度要比已有结果精度高几个数量级,这些结果在精密测量方面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里德伯原子的射频脉冲响应特性

吴逢川,林沂,武博,付云起

物理学报, 2022, 71(20): 207402.

doi: 10.7498/aps.71.20220972

里德伯原子是一种高主量子数原子,利用其量子相干效应可以实现对空间中射频电场的测量。本文对基于里德伯原子的射频接收系统在不同脉宽和强度下的射频脉冲响应能力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波长为852 nm和510 nm的激光实现Cs原子的激发,并利用射频信号源发射不同参数的脉冲信号照射里德伯原子,从原子气室中透射的探测光信号输入至光电探测器,经过光电转换得到的电信号由示波器进行记录。此外,利用不同延迟时间的脉冲信号进行模拟测距,初步证明基于里德伯原子的射频接收系统具备脉冲测距功能。

微信图片_20221101090140.jpg

图1 不同脉冲延时条件下得到的光电流信号


同行评价

本文采用波长为 852nm 和510nm的激光实现铯原子的激发并形成EIT,然后利用射频信号源发射不同参数的脉冲信号照射里德堡原子,从原子气室中透射的探测光信号输入至光电探测器,经过光电转换得到的电信号由示波器进行记录。基于此研究了不同脉宽和强度下的射频脉冲在原子系统中的响应能力,为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射频测距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原理基础。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氯掺杂甲胺基钙钛矿电池的性能及其改进

刘钰雪,明逸东,吴聪聪

物理学报, 2022, 71(20): 207303.

doi: 10.7498/aps.71.20220966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由于其高吸收系数、长距离载流子扩散长度和可调带隙,近年来在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器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望实现商业应用。甲胺铅碘 (MAPbI3)作为一种标准的钙钛矿化合物组分已得到了充分的研究,然而,湿化学法制备的多晶薄膜由于其低形成能通常会产生较多的晶体缺陷 (包含界面和晶界处缺陷),这是导致相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降低材料中的缺陷密度是提高钙钛矿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缺陷钝化是制备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分子钝化基团与钙钛矿晶体之间相对较弱的二次键可能会给实际设备的应用带来困难,特别是在高温、潮湿和紫外线(UV)光等恶劣环境下操作时。另一种策略是通过调控卤化物组成来提高其本征结构稳定性。本文以氯甲胺(MACl)和碘化铅(PbI2)作为前驱体通过一步旋涂法制备了两相钙钛矿(MAPbI2Cl)。结果表明,氯离子掺杂替代部分碘离子可以更好地诱导钙钛矿结晶,进而稳定MAPbI3晶格。经过Cl掺杂的钙钛矿层表现出更低的缺陷态密度,对比于原始薄膜,Cl的载流子寿命增加了7倍,与此同时,功率转换效率 (PCE)和操作稳定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PCE从11.41%提高到13.68%。器件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在最大功率点输出8000 s后并未显示出明显的衰减。本文为制备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微信图片_20221101090147.jpg

图1  钙钛矿薄膜的(a)稳态PL光谱和(b)瞬态PL光谱;基于FTO/钙钛矿/碳结构的MAPbI3和MAPbI2Cl钙钛矿器件 (c) SCLC曲线,(d) I-V特性曲线,(e)暗J-V特性曲线;(f)钙钛矿太阳能器件的器件结构图


同行评价

该文章将氯化甲胺(MACl)和碘化铅(PbI2)两种原料溶于甲胺溶液和乙腈溶液的混合液中成功制备了MAPbI3和MAPbCl3两相共存的钙钛矿薄膜(MAPbI2Cl)。作者对该薄膜进行了形貌结构的表征以及光学和电学性质的表征,证明了MAPbI2Cl钙钛矿具有比MAPbI3钙钛矿更优异的光电物理性能,因此在器件表现上具有更突出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揭示了氯的引入是提高甲胺基钙钛矿太阳电池光电性能的有效手段。该文章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从各个方面系统分析了MAPbI2Cl钙钛矿的材料特性和物理性能,阐述了MAPbI2Cl钙钛矿太阳电池光电性能优异的内在原因,逻辑性强。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阳离子调控对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性能的改善

何兵,练宇翔,吴木生,罗文崴,杨慎博,欧阳楚英

物理学报, 2022, 71(20): 208201.

doi: 10.7498/aps.71.20221050

三元锂金属卤化物作为极具潜力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一系列具有不同Li离子浓度的LixYCl3+x (x = 2.14,3.00,4.20)和LixYBr3+x (x = 1.8,3.0,5.0)材料的结构、电子性质和迁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i离子和Li空位浓度的变化对材料的性能有显著影响,而且随着 值的增加,Li离子的含量增加,相应的Li空位浓度降低,结构的稳定性增强、带隙增大、离子迁移能垒降低,从而可以调控该类材料的性能。此外,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在所有考虑的结构中,具有最佳 Li 离子与Li空位平衡的Li3YCl6和Li3YBr6组分展现出最高的结构稳定性、最大的带隙和最低的迁移能垒。本文为设计性能更好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提供了一种新策略和新思路。

微信图片_20221101090154.jpg

图1  (a) LixYCl3+x和(b) LixYBr3+x中迁移能垒和带隙随Li离子与Li空位(Li+/VLi)比例的变化关系


同行评价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系统研究了Li离子或Li空位浓度对三元卤化物固体电解质LixYCl3+x (x=2.14,3,4.2)和 LixYBr3+x (x=1.8,3,5)材料结构和迁移特性的影响。本文的计算数据结果充足,选题针对目前固体电解质的研究热点之一的三元卤化物材料进行,对卤化物电解质材料的改性和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原文链接    PDF


编辑推荐

双波长自锁模半导体薄片激光器

沈晓红,曾盈莹,毛琳,朱仁江,王涛,罗海军,佟存柱,汪丽杰,宋晏蓉,张鹏

物理学报, 2022, 71(20): 204202.

doi: 10.7498/aps.71.20220483

双波长锁模激光器在光通信、泵浦探针实验、非线性频率变换等方面应用广泛。本文报道了一种双波长自锁模半导体薄片激光器。利用增益芯片底部的高反射率分布布拉格反射镜和外部的耦合输出镜构成简单的直线型谐振腔,腔内不需要额外的插入元件,依靠增益介质的克尔效应,结合激光芯片上泵浦光斑形成的软光阑,即可启动锁模过程,实现稳定的自锁模输出。锁模脉冲宽度为4.3 ps,重复频率为1.1 GHz,最大输出功率为323.9 mW。在锁模的基础上,使用简单的刀片作为波长调谐元件,通过改变刀片插入谐振腔的深度,可连续调谐激光波长,并在某一特殊位置,获得稳定等强度的双波长输出。实验中的稳定等强度双波长为951和961 nm,对应的输出功率为32 mW。该双波长对应的差频辐射为3.3 THz,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微信图片_20221101090220.jpg

图1  自锁模SDLs输出的连续脉冲序列,其上部插图为1 μs的时间扩展范围上的结果


同行评价

波长间隔几个到十几个nm的1μm波段双波长激光输出,通过差频即可获得THz波段的相干辐射,应用前景广阔。文章报道的自锁模双波长激光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稳定性能良好的优点,很有吸引力。

原文链接    PDF


《物理学报》2022年第20期全文链接:

https://wulixb.iphy.ac.cn/custom/2022/20

图片

《物理学报》2020—2022年电子期刊,点击下图即可阅读。


微信图片_20221101090227.jpg



专题精选


(上下滑动浏览)

非厄米物理前沿(II)

面向类脑计算的物理电子学 (I)

非厄米物理前沿 (I) 

低维材料的新奇物性 (I) 

二维材料的宏观制备

固态单量子体系的调控与应用 

纳米工程和热物理(II)

微纳光电子与激光

太赫兹生物物理

非平衡量子多体系统(I)

纳米工程和热物理(I)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

热电材料及应用物理

原子制造: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III)

等离子体物理及其材料处理
超短超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
原子制造: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II)
原子制造: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I)
超导及其应用
固态电池中的物理问题
百岁铁电: 新材料、新应用
太赫兹自旋光电子
低维材料非线性光学与器件
柔性电子
光学超构材料
电介质材料和物理
超材料
探索凝聚态中的马约拉纳粒子
载能离子束技术
统计物理和复杂系统
非线性物理
拓扑物理前沿与应用
纪念黄昆先生诞辰百年
拓扑经典波动
磁斯格明子专题

多铁性:物理,材料及器件专题

精密测量物理专题

铁基高温超导发现十周年

软物质研究进展
水科学重大关切问题研究
量子相干和量子存储研究进展
冷原子-分子物理
等离激元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钙钛矿光电器件与物理
超导和关联体系研究进展
新型太阳能电池
太赫兹物理
软物质研究进展
超快强激光驱动的原子分子过程
拓扑绝缘体
高压下物质的新结构与新性质研究进展
光纤传感
电磁波衍射极限
非晶物理研究进展
与硅技术融合的石墨烯类材料及其器件研究
硅基光电子物理和器件
计算物理的近期发展和应用
量子精密计量与操控
液晶光学及应用
庆祝南京大学物理学科成立100周年
表面低维结构的电子态调控
癌症生物物理



特邀综述精选


(上下滑动浏览)

稳态微聚束加速器光源

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材料相变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人工微纳结构增强长波及甚长波红外探测器

后摩尔时代的碳基电子技术:进展、应用与挑战

凝聚态体系中激发态载流子动力学研究

基于石英增强光声光谱的气体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齿鲸生物声呐目标探测研究综述

褶皱状蜂窝结构的单层二维材料研究进展

从“魔角”石墨烯到摩尔超晶格量子模拟器

石墨烯在金属表面防腐中的应用

从高质量半导体/超导体纳米线到马约拉纳零能模

霍尔天平材料的多场调控

飞秒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最新进展

磁场中拓扑物态的量子输运

转录机器: 绳上舞者

论材料非晶形成中的焓与熵: 竞争亦或协同?

二维材料热传导研究进展

齿鲸生物声呐发射特性与波束调控研究

自组织结构的控制: 从平衡过程到非平衡过程

层状手性拓扑磁材料Cr1/3NbS2的磁学特性

膜间相互作用、开弦对产生和增强效应及其可能的实验探测

基于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技术的高分辨率磁畴成像研究

非晶态物质原子局域连接度与弛豫动力学

Verwey相变处Fe3O4的结构、磁性和电输运特性

纳米光学辐射传热: 从热辐射增强理论到辐射制冷应用

拓扑材料中的超导

基于聚焦离子束纳米剪纸/折纸形变的三维微纳制造技术及其光学应用

腔自旋波混合系统的研究进展

微纳尺度体点导热的拓扑优化

声学超构材料及其物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的超快脉冲激光器

重费米子材料与物理

在人工拓扑超导体磁通涡旋中寻找Majorana零能模

具有变革性特征的红外光电探测器

二维极化激元学近场研究进展

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薄膜的洁净转移

复杂声学环境中人耳附近空间有源降噪研究

利用光谱和质谱成像技术实现指纹痕量检测

类KBe2BO3F2结构硼酸盐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进展

二维有机拓扑绝缘体的研究进展

核壳结构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性能

高温压电材料、器件与应用

无衍射光束的产生及其应用

基于光量子态避错及容错传输的量子通信

双连续型乳液凝胶(Bijel)的研究进展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


观点和展望精选


  钒基笼目超导体
  当代理论物理发展趋势之我见


青年科学评述精选


(上下滑动浏览)

面向先进光源线站等大科学装置的低温X射线能谱仪原理及应用进展

基于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同质结的光电探测器

里德堡原子多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液相外延层层浸渍组装金属-有机框架薄膜及其物理性能

自旋轨道耦合量子气体中的一些新进展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柔性基底体系的模型与应用

新型助熔剂助力铁基超导1111体系单晶生长和物理研究


《物理学报》在淘宝店和微店上线,扫码即可购买过刊和现刊。


微信图片_20221101090235.jpg       微信图片_20221101090240.jpg微信图片_20221101090306.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7348-1361778.html

上一篇:亮点文章 | 《物理学报》2022年第19期
下一篇:亮点文章 《物理学报》2022年第21期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