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LiXueB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LiXueBao

博文

拓扑量子输运和器件(II) 《物理学报》专题

已有 300 次阅读 2024-1-4 16:3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微信图片_20231129221754.jpg

拓扑量子输运和器件专题

拓扑量子材料是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年来发展出来的全新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价值及应用前景,输运性质的研究是探索拓扑材料新奇物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为其各种光电器件应用奠定基础。为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和交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翁红明研究员和沈洁特聘研究员组织“拓扑量子输运和器件”专题,从多个方面较为全面和深入地报道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专题将陆续在《物理学报》刊出,欢迎持续关注!

客座编辑微信图片_20231129222445.jpg

翁红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获日本仁科纪念财团“仁科亚洲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美国物理学会“Outstanding Referee for 2021”等。主要从事计算凝聚态物理研究,通过发展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稀磁半导体、过渡金属化合物等关联电子体系的磁性机理,预测拓扑电子材料并计算其拓扑物性等。

微信图片_20231129222504.jpg

沈  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耶鲁大学(2013—2015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微软量子实验室(2015—2019年)做博士后。物理所怀柔综合极端条件装置-极低温量子输运实验站负责人。2021年获北京市科技新星。先后在Science、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发表40多篇文章,引用4500余次,h因子17。

专题文章

研究论文

自旋简并节线半金属中表面态诱导的自旋相关散射

刘力硕,陈伟

物理学报.2023, 72 (17): 177202.

doi: 10.7498/aps.72.20230811

原文链接    PDF

摘要:拓扑节线半金属指的是电子的导带和价带在倒空间相交于一维的环或者线,其体能带拓扑体现在节线携带π的贝里相位。根据体边对应原理,在系统边界存在色散较弱的表面态,由节线在表面布里渊区的投影所包围,称为鼓面态。大部分节线半金属中,自旋-轨道耦合效应较弱,因此在单粒子图像下表面态不存在自旋构型。与此同时,鼓面态特有的弱散射也使得其中的电子间相互作用效应变得显著,并诱发铁磁失稳使得自旋简并的表面态发生自旋劈裂。本文考虑自旋简并的节线半金属中铁磁表面态导致的自旋相关散射,发现自旋劈裂的两个鼓面态均会导致共振的自旋翻转反射,该物理过程体现为自旋电导谱中的双峰结构。具体地,分别用散射矩阵和格林函数理论处理了普通金属和节线半金属异质结中表面态导致的散射问题,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的工作指出了自旋简并节线半金属表面态依旧可以导致自旋相关输运,这为其输运探测和在自旋电子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综   述

拓扑激子绝缘体的实验进展

黄月蕾,单寅飞,杜灵杰,杜瑞瑞

物理学报.2023, 72 (17): 177101.

doi: 10.7498/aps.72.20230634

原文链接    PDF

摘要:电子空穴在库仑相互作用下会发生从半金属态到激子基态的相变,在费米面附近自发打开能隙,该基态被称为激子绝缘体。该物态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吸引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的实验证据一直在寻找中。近年来,在浅反转InAs/GaSb量子阱中,激子绝缘体的光学能谱和输运特征首先被观察到,证实了激子绝缘体在二维体系中的存在。令人意外的是,在这一激子绝缘态中,电学输运测量探测到了对磁场和温度不敏感的一维类螺旋拓扑边缘态。这一观察到的激子基态很难用现有的单粒子理论进行解释,被称为拓扑激子绝缘体。本文系统回顾了在该量子阱中针对拓扑激子绝缘体的实验研究,包括电学输运、太赫兹透射谱、电容测量等。这些实验结果综合表征了拓扑激子绝缘体的体态与边缘态性质。拓扑激子绝缘体作为一个由玻色子构成的基态,在极限条件下有望相变为具有宏观相干性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为研究低维电子相互作用提供新的平台。

磁性拓扑材料中贝利曲率驱动的非常规电输运行为

杨金颖,王彬彬,刘恩克

物理学报.2023, 72 (17): 177103.

doi: 10.7498/aps.72.20230995

原文链接    PDF

摘要:近年来,磁性拓扑材料特别是磁性Weyl半金属越来越多地被发现,为研究拓扑输运行为提供了重要载体。磁性拓扑半金属材料具有动量空间的强贝利曲率,显著增强了电子的常规横向输运行为,也使得曾经被忽略或无法观测的输运效应逐渐浮现出来,导致当前广泛采用的经典输运方程不能准确地描述磁性拓扑电子的输运行为。本文从半经典输运方程出发,介绍磁性拓扑材料中新近出现的非常规电输运行为,内容涉及化学掺杂、磁场调制拓扑电子态、贝利曲率相关的线性正磁电阻及磁场线性依赖的输运行为。这些行为为磁性与拓扑相互作用下的电输运行为提供新的理解和思考。最后,对非常规电输运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磁性拓扑绝缘体中的量子输运现象

刘畅,王亚愚

物理学报.2023, 72 (17): 177301.

doi: 10.7498/aps.72.20230690

原文链接    PDF

摘要:磁性拓扑绝缘体是过去十年里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拓扑非平庸能带结构与自旋、轨道、电荷、维度等自由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丰富的拓扑量子物态和拓扑相变现象。对磁性拓扑绝缘体输运性质的研究是探索其新奇物性的重要手段,对于深入理解拓扑量子物态以及开发新型低功耗电子学器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磁性拓扑绝缘体输运实验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包括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中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拓扑量子相变现象、本征反铁磁拓扑绝缘体MnBi2Te4中的量子反常霍尔相、轴子绝缘体相和陈绝缘体相,以及在脉冲强磁场下陈绝缘体演化出的螺旋式拓扑物态。最后,本文对未来磁性拓扑绝缘体研究的方向和该体系中尚未充分理解的输运现象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拓扑绝缘体中量子霍尔效应的研究进展

张帅,宋凤麒

物理学报.2023, 72 (17): 177302.

doi: 10.7498/aps.72.20230698

原文链接    PDF

摘要:三维拓扑绝缘体因其独特的物性备受研究人员关注,而拓扑表面态的输运是探索其新奇物性的重要手段。其中,拓扑表面态的量子霍尔效应则是拓扑绝缘体输运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简要回顾了拓扑绝缘体中量子霍尔效应的实现与发展。比较了拓扑表面态量子霍尔效应与其他体系的差别,讨论了其材料体系的发展,并介绍了其中的标度律行为。之后详细回顾了实验上对拓扑表面态量子霍尔效应磁性近邻与栅压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最后,展望了拓扑绝缘体中量子霍尔态的研究前景,希望能促进拓扑绝缘体的应用。

狄拉克量子材料中的输运理论进展

王焕文,付博,沈顺清

物理学报.2023, 72 (17): 177303.

doi: 10.7498/aps.72.20230672

原文链接    PDF

摘要:狄拉克量子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可以用无质量和有质量的狄拉克方程描述。从奇异的量子流体到晶体材料的多种系统均已发现了狄拉克量子材料。由于其拓扑非平庸的能带结构,狄拉克量子材料表现出丰富有趣的输运现象,包括纵向负磁阻、量子干涉效应和螺旋磁效应等。本文介绍狄拉克量子材料输运理论最新进展,总结了基于狄拉克方程的相关量子输运理论和量子反常效应,重点关注有质量的狄拉克费米子和量子反常半金属,介绍了半磁拓扑绝缘体中宇称反常和半整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实现。

马约拉纳零能模的输运探测

徐磊,李沛岭,吕昭征,沈洁,屈凡明,刘广同,吕力

物理学报.2023, 72 (17): 177401.

doi: 10.7498/aps.72.20230951

原文链接    PDF

摘要:理论预言拓扑超导体能够承载服从非阿贝尔统计的伊辛任意子—马约拉纳零能模,因而可用于实现容错的拓扑量子计算,是凝聚态领域最受关注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重点回顾了电学输运手段在研究马约拉纳零能模中的应用。在简要介绍拓扑超导、马约拉纳零能模和非阿贝尔统计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当前实现拓扑超导的多种方案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利用低温输运手段探测马约拉纳零能模的实验方法,涵盖了超导/纳米线中广泛使用的电子隧穿谱、库仑阻塞谱和非局域电导探测,以及约瑟夫森器件中使用的(逆)交流约瑟夫森效应探测和电流(能量)相位关系的探测。同时,对利用上述测量手段得到的实验结果可能存在的平庸解释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说明。最后对马约拉纳零能模的输运探测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专题文章网站链接

http://wulixb.iphy.ac.cn/custom/topics

《物理学报》2020—2023年电子期刊,点击下图即可阅读。

640 (3).jpg

专题精选

(上下滑动浏览)

磁约束等离子体中的高能量粒子

华南师范大学建校暨物理学科建立90周年专题

阿秒物理

国防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专题

虚拟专题磁学与磁性材料(I) 

高能重离子碰撞过程的自旋与手征效应( II )

非线性系统理论及其前沿应用(I)

功能氧化物薄膜新奇物理性质(I)

拓扑量子输运和器件(I)

高能重离子碰撞过程的自旋与手征效应( I ) 

二维转角莫尔超晶格(I)

阿秒物理(II)

量子计算新进展:硬件、算法和软件(II)

阿秒物理(I)

低维材料的新奇物性(II) 

非厄米物理前沿(II)

面向类脑计算的物理电子学 (I)

非厄米物理前沿 (I) 

低维材料的新奇物性 (I) 

二维材料的宏观制备

固态单量子体系的调控与应用 

纳米工程和热物理(II)

微纳光电子与激光

太赫兹生物物理

非平衡量子多体系统(I)

纳米工程和热物理(I)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

热电材料及应用物理

原子制造: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III)

等离子体物理及其材料处理超短超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原子制造: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II)原子制造: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I)超导及其应用固态电池中的物理问题百岁铁电: 新材料、新应用太赫兹自旋光电子低维材料非线性光学与器件柔性电子光学超构材料电介质材料和物理超材料探索凝聚态中的马约拉纳粒子载能离子束技术统计物理和复杂系统非线性物理拓扑物理前沿与应用纪念黄昆先生诞辰百年拓扑经典波动磁斯格明子专题

多铁性:物理,材料及器件专题

精密测量物理专题

铁基高温超导发现十周年

软物质研究进展水科学重大关切问题研究量子相干和量子存储研究进展冷原子-分子物理等离激元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钙钛矿光电器件与物理超导和关联体系研究进展新型太阳能电池太赫兹物理软物质研究进展超快强激光驱动的原子分子过程拓扑绝缘体高压下物质的新结构与新性质研究进展光纤传感电磁波衍射极限非晶物理研究进展与硅技术融合的石墨烯类材料及其器件研究硅基光电子物理和器件计算物理的近期发展和应用量子精密计量与操控液晶光学及应用庆祝南京大学物理学科成立100周年表面低维结构的电子态调控癌症生物物理

特邀综述精选

(上下滑动浏览)

单分子磁镊旋转操控和基因转录调控动力学

基元构筑的功能材料皮米尺度结构

磁子学中的拓扑物态与量子效应

聚偏氟乙烯基复合材料储能特性优化策略 

理论先行四十载 新篇再作八旬后——记杨振宁先生和冷原子物理

稳态微聚束加速器光源

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材料相变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人工微纳结构增强长波及甚长波红外探测器

后摩尔时代的碳基电子技术:进展、应用与挑战

凝聚态体系中激发态载流子动力学研究

基于石英增强光声光谱的气体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齿鲸生物声呐目标探测研究综述

褶皱状蜂窝结构的单层二维材料研究进展

从“魔角”石墨烯到摩尔超晶格量子模拟器

石墨烯在金属表面防腐中的应用

从高质量半导体/超导体纳米线到马约拉纳零能模

霍尔天平材料的多场调控

飞秒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最新进展

磁场中拓扑物态的量子输运

转录机器: 绳上舞者

论材料非晶形成中的焓与熵: 竞争亦或协同?

二维材料热传导研究进展

齿鲸生物声呐发射特性与波束调控研究

自组织结构的控制: 从平衡过程到非平衡过程

层状手性拓扑磁材料Cr1/3NbS2的磁学特性

膜间相互作用、开弦对产生和增强效应及其可能的实验探测

基于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技术的高分辨率磁畴成像研究

非晶态物质原子局域连接度与弛豫动力学

Verwey相变处Fe3O4的结构、磁性和电输运特性

纳米光学辐射传热: 从热辐射增强理论到辐射制冷应用

拓扑材料中的超导

基于聚焦离子束纳米剪纸/折纸形变的三维微纳制造技术及其光学应用

腔自旋波混合系统的研究进展

微纳尺度体点导热的拓扑优化

声学超构材料及其物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的超快脉冲激光器

重费米子材料与物理

在人工拓扑超导体磁通涡旋中寻找Majorana零能模

具有变革性特征的红外光电探测器

二维极化激元学近场研究进展

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薄膜的洁净转移

复杂声学环境中人耳附近空间有源降噪研究

利用光谱和质谱成像技术实现指纹痕量检测

类KBe2BO3F2结构硼酸盐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进展

二维有机拓扑绝缘体的研究进展

核壳结构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性能

高温压电材料、器件与应用

无衍射光束的产生及其应用

基于光量子态避错及容错传输的量子通信

双连续型乳液凝胶(Bijel)的研究进展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

观点和展望精选

  量子计算纠错取得突破性进展  硅基半导体量子计算研究进展  相互作用费米子的量子模拟  钒基笼目超导体  当代理论物理发展趋势之我见

青年科学评述精选

(上下滑动浏览)

面向先进光源线站等大科学装置的低温X射线能谱仪原理及应用进展

基于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同质结的光电探测器

里德堡原子多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液相外延层层浸渍组装金属-有机框架薄膜及其物理性能

自旋轨道耦合量子气体中的一些新进展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柔性基底体系的模型与应用

新型助熔剂助力铁基超导1111体系单晶生长和物理研究

《物理学报》在淘宝店和微店上线,扫码即可购买过刊和现刊。

640.jpg       640 (1).jpg

640 (2).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7348-1416662.html

上一篇:专题 | 生物分子模拟中的机器学习 (I)
下一篇:2433篇!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四刊综合影响力稳步提升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