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haolb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haolbl

博文

Science:The Great Power of Ag Clusters (银团簇发威)

已有 2666 次阅读 2020-7-25 01:2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png

环氧丙烷是一些重要有机合成的关键原料,可以用来生产表面活性剂,合成树脂等重要化工产品。最初,它的生产方法主要是有机合成法,即丙烯与氯气在一定温度的水溶液中形成氯丙醇(亲电加成反应),后经氢氧化钙进一步处理后提纯得到环氧丙烷(消除反应)。

image.png

Scheme 1.合成环氧丙烷的传统工艺

但是传统工艺会产生含氯的废水,对环境不友好。基于多相催化的环氧丙烷工艺受到很大的关注,即丙烯在催化剂的表面上(主要是Ag)直接通过分子氧选择性氧化制备环氧丙烷,在实验室以及初步的工业放大中都取到很好的进展。但是原子尺度上的催化反应机制目前已经不是很清楚。接下来,我们将用发表于Science的经典文献,来阐述Ag团簇在丙烯环氧化在反应机理上重大成果。

image.png

Scheme 2.合成环氧丙烷的新工艺

image.png


实验方法

质量选择团簇合成法(mass-selected cluster deposition method):以本文中的Ag3团簇cluster)为例,首先通过高能激光打到金属Ag的靶材(target)上,产生的存在一定质量分布的Agn的分子束带电(charging)后,通过“漏嘴(Skimmer)”引入到真空腔室,然后通过四级杆技术(quadrupole ,一般用的质谱即四极杆质谱)选择出分子束中的特定质量数的Agcluster后沉积到特定的衬底上,该衬底是硅的 wafer上通过原子层积技术(ALD)制备的3层厚度的Al2O3薄膜。因此,通过上述方法即可制备了质量数均一负载型Ag特定团簇催化剂(本文中质量选择的是Ag3 cluster),然后进行后续催化剂的常规后处理,表征以及性能测试。

image.png

1. Ag3/Al2O3催化剂制备过程的示意图

实验结果

1Ag3 团簇催化剂在反应中的结构演化:

通过掠入射的X-ray散射技术(Grazing incidence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GISAXS,其通过pattern的展宽程度分析样品的粒径分布)研究了制备后的Ag3团簇催化剂的团聚(sintering)行为:在120 oC以下,该团簇结构稳定;但是温度超过120 oC后,就会发生催化剂的sinteringAg3之间发生团聚后形成平均粒径为3.5nmAg纳米粒子(nanoparticles, NPs),该纳米粒子在后续的反应气氛下保持很好的结构稳定性

image.png

2. A) Ag3团簇随反应温度升高尺寸的演变过程,B) Ag3团簇在25 oC以及200 oC下的GISAXS图案;C) GISAXS原理图

2)活性测试:

Ag3/ Al2O3的活性

反应活性测试显示,产物主要是环氧丙烷(PO, 丙烯醛(Acr)以及CO2。三种主要产物的活性均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其中环氧丙烷的TOF110 oC接近1 s-1,远远超过文献中报道的50 nm或者660 nmAg催化剂的活性(0.01 s-1),同时也远高于同样方法制备的Au6-10团簇型催化剂的活性(0.25 s-1)。

image.png


3. Ag3/ Al2O3催化剂的(A)活性以及(B)产物分布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

 

Ag NPs/ Al2O3的活性

3.5nmAg NPs / Al2O3催化剂同样显示出了优越的反应活性,与Ag3高温段的反应性能相比,两者的产物分布以及TOF 均很接近,说明高温反应条件下Ag3发生了sintering,反应过程中也形成了3.5nmAg NPs。对比低温段可以发现:3.5nmAg NPs/ Al2O3性能更好,尤其在110 o,催化剂维持高反应活性的同时副产物丙烯醛(Acr)的含量很低。燃烧产生的CO2副产物的生成温度整体上相对于Ag3来讲也提高了70 oC

image.png

4. Ag NPs/ Al2O3催化剂的(A)活性以及(B)产物分布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图

 

反应机理

首先通过XPS 确实了制备的Ag团簇带一定程度的正电性,相对于商品的Ag 粉末的结合能的位置有0.3 eV的偏移。


image.png


5. Ag3团簇xps图(左)和(右)丙烯环氧化的不同产物的活化能(绿框为环氧丙烷)。

文中进一步以Ag3为例,通过理论计算机理进行了解释。选取Ag3原因可能是Ag3Ag NPs活性相近同时结构简单,理论上建模更加容易

Ag3/ Al2O3的特殊结构存在界面,因此氧物种主要有两种,另外一种是Ag3面上的氧,一种是位于界面处的氧,其中理论计算表面界面处的解离能垒更低,因此反应中,O2界面处解离,然后扩散到Ag3表面形成Ag3O物种,参与反应。随后就是该表面氧物种与吸附到Ag3表面的丙烯反应,氧原子插到丙烯的碳碳双键后形成特定的金属有机络合物中间体。随后该络合物分子内形成环氧键,对应放热过程。形成的环氧丙烷最后从Ag3表面脱附,完成催化循环。 在该反应过程中,金属有机络合物的形成以及后续的环氧键的形成的能垒均很高,以初始反应的势能为基准的话,达到0.8 eV。如果以Ag3O-1.76 eV)为势能基准的话,能垒约为0.12 eV,这和实验测得的实际活化能(0.27±0.1 eV, 23.3±4.2 kJ/mol)很接近。

image.png

6. Ag3/Al2O3催化丙烯环氧化过程势能变化图

 

 

总结以上,该文通过质量选择团簇合成技术可控地合成了特定质量分布的Ag3团簇,发现其具有优越的丙烯环氧化活性。通过后续的热处理,制备出3nm左右的负载型的Ag NPs,颗粒保持Ag团簇催化活性的同时,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得到提升。进一步机理研究表明,Ag3呈现一定的正电性,反应在Ag的表面发生,分子O2在金属氧化物界面活化之后,扩散到Ag表面与吸附的丙烯发生氧插入反应,并脱附。

 个人思考:

1. 新颖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往往可以带来新奇的发现,这种质量选择团簇合成技术突破了传统纳米粒子合成方法的限制,可以单独制备出不同粒径分布的催化剂,很适合研究催化剂的尺寸效应

2. 先前德国应化期刊(出处和原文链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 Compromising Science by Ignorant Instrument CalibrationNeed to Revisit Half a Century of Published XPS Data”的评论文章,很多亚纳米或者纳米催化剂,由于担载量低,XPS信号强度相对比较低,展宽严重。同时由于经常选择真空中的样品上的C 1s峰的结合能作为校正标准以及部分氧化物样品可能存在的charging现象等,得到的真实的XPS峰的位置因人而异。因此XPS 分析中要小心,否则所有的小粒子可能都“带电”

3. Sintering 后的催化剂性能不一定是差的,简单的热处理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效果。现在单原子研究很热,但是不代表纳米团簇不重要了。像这里,性能更好的实际上恰恰是3nm左右的Ag的纳米粒子。

 

关键词:环氧化,Ag团簇,烧结,表界面,

引文:

Lei, Y. et al. Increased Silver Activity for Direct Propylene Epoxidation via Subnanometer Size Effects. Science 328, 224–228 (2010).

原文链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28/5975/224

XPS技术链接:

【学术视频】中国催化史料馆呈献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盛世善研究员   


image.png

image.png

其他用户平台可直接微信搜索关注科学温故社

欢迎分享转载,共同进步!热忱欢迎志同道合之士提供稿件,分享见解

有意愿投稿的小伙伴请后台输入投稿”/“交稿获取相关流程!谢谢支持!

往期推文

1 甲烷活化制甲醇:致敬大佬之神仙打架
2 单原子催化之前世今生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动态催化过程

催化大牛Krijn P. de Jong 工作知多少

生物质能源转化奠基之作—James A. Dumesic组正刊三连

6 破千引用的电催化计算开山之作

封面美图:

ETH Javier Pérez-Ramírez 课题组精选封面一网打尽

Angew封面:CeO2的晶面效应在氧化/加氢反应中的影响

 一坛老酒:王野课题组纤维素变乙醇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38599-1243497.html

上一篇:跟Nature Materials学如何增强电催化剂活性
下一篇: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动态催化过程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