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iers 开放科学平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ontiers

博文

陈庭贵/李公法/崔志华/Xiao-Zhi Gao/Honghai Liu 主持专刊 | 仿生计算及其应用

已有 2842 次阅读 2021-8-24 14:44 |个人分类:前沿专刊|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LOGO_frontiers_GIF.gif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专刊,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投稿,能够进一步提升仿生计算的实际应用能力,包括在生物医学、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领域的应用,促进仿生学的快速发展。

『 该 研 究 领 域 的 重 要 性 』

仿生计算是一种基于生物系统原理或模型来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计算智能技术。典型的仿生技术包括蚁群算法、蜜蜂算法、萤火虫算法、布谷鸟搜索、粒子群算法等。由于其解决复杂问题的惊人能力,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并已成功应用于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分子生物学以及医学工程的几乎所有科学和工程领域。本主题就是对国内外仿生计算的进展进行系统分析与梳理,指明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 该 研 究 领 域 的 前 沿 趋 势

仿生计算的发展逐步呈现出解决复杂问题的趋势,并在算法的求解效率与求解精度上吸引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当前对于这个领域的中国科研人员,多以设计高效算法为主要目的,相对而言现实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建议相关人员多做实际应用。

『 征 稿 信 息 

建议作者严格按照征稿范围准备稿件,多将自己最新的、前沿性的论文投稿,欢迎研究论文、综述论文等各种形式稿件。

本专刊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通过完全公开、公正、严格的同行评审后在线发表。文章一经上线,即可被引用。

RT - BGI.png

此前沿专刊发布在:


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 IF: 5.555 / CiteScore: 3.4 )


此专刊仍接收投稿,截稿时间:

  • Abstract - 2021 年 10 月 31 日 (可选)

  • Manuscript - 2022 年 02 月 28 日

专刊详细信息及投稿方式,点击链接 https://is.gd/Tf3dxK 了解更多详情。


『 客 座 主 编 团 队 』

Picture1.jpg

陈庭贵,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研究所所长)

陈庭贵,男,湖北武汉人,1979年4月生。浙江工商大学应用统计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2015年),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拔尖人才(A岗)(2021年)。出版学术著作4部。其中,《面向复杂系统的群集智能》与《复杂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解耦原理与方法》获国家科学技术出版基金资助,资助比率13.3%。在国际知名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近50篇,被SSCI和SCI收录40余篇,其中8篇论文进入ESI高被引论文,3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作为主要参与人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项5项。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其他厅级教改项目5项。

Picture2.jpg

李公法,武汉科技大学,教授(院长助理)

李公法,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院长助理,冶金装备及其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武汉科技大学精密制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武汉科技大学生物机械手与智能测控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公派访问学者(英国朴茨茅斯大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会员,湖北省人工智能学会会员。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常务理事。

主持国家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企业项目20余项,研究领域为智能机器人、机器视觉、智能制造、视觉检测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90余篇,高被引论文20余篇,热点论文6篇,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和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第十五届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1项,第十六届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1项。曾被评为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等。

Picture3.jpg

崔志华,太原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所所长)

崔志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仿真学会智能仿真优化与调度专委会副秘书长,自动化学会推荐A类期刊IJBIC主编。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2021)、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0)、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2013)、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010)研究领域为网络安全、区块链、智能优化建模与仿真。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在《IEEE TSC》、《IEEE TII》、《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英文版)、《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SCI收录8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中国仿真学会创新技术奖一等奖(2019)及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各1项,获山西省优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4篇。

Picture4.jpg

Xiao-Zhi Gao,University of Eastern Finland,Professor

Prof. Xiao-zhi Gao received his B.Sc. and M.Sc. degrees from th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na in 1993 and 1996, respectively. He obtained his D.Sc. (Tech.) degree from the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ow Aalto University), Finland in 1999. He has been working as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Eastern Finland, Finland since 2018. Prof. Gao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400 technical papers in refereed journals 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His current Google Scholar H-index is 34. Prof. Gao’s research interests are nature-inspired computing methods with their applications in optimization, data mining, machine learning, control, signal processing, and industrial electronics.

Picture5.jpg

Honghai Liu,University of Portsmouth,Professor

Prof. Honghai Liu received a PhD in Intelligent Robotics from 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He’s a Chair in Human Machine Systems at the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the Director for Biomedical Robotic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since 2005. He previously worked in industry on large-scale industrial control and system integration projects, and held appointm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and University of Aberdeen.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motion sensing and understand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human machine systems, particularly those approaches which coul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intelligent connection of perception to action with applications in exploring solutions to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stroke patients. He appreciate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Royal Society,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EPSRC, EU 7th Framework Programme, SEEDA, 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and the British Council, as well as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and academic partners.

「 客座主编对于前沿专刊模式的看法 」

这种前沿专刊形式非常不错,建议进一步扩大宣传,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稿源。


原文内容整理自陈庭贵教授的文字采访   


点击查看 Frontiers 前沿专刊 案例:

前沿专刊(Research Topic),是 Frontiers 赋能学术工作者的创新方式之一:前沿专刊由客座主编确定某领域内的研究方向,接收相关领域作者的投稿,最终以文章合辑的形式发表在期刊正刊


成为客座主编的优势在于:

  1. 享受开放获取出版优势,快速提升您的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2. 推动本领域的科研进展,领导更积极的学术讨论;

  3. 加强您与本领域科研同行的合作与交流;

  4. 丰富学术履历,提升您与合作者的学术影响力。


作为客座主编,在前沿专刊正式建立之前需要完成三个步骤:

  1. 确定专刊主题;

  2. 邀请1-3位专家(需至少包含一位国际专家)作为共同客座主编组织专刊;

  3. 建议潜在的作者名单。


如何成为客座主编?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用 1 分钟 填写表单,如您符合要求,Frontiers 相应领域的出版总监将与您 1 对 1 交流。

腾讯问卷-客座主编.png

https://wj.qq.com/s2/6382246/9363/


Frontiers 总部位于瑞士,是全球领先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出版商,致力于使科学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开放。关于 Frontiers 的更多详情,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 https://www.frontiersin.org/ 

微信 - 底图.png

扫码关注我们,成为开放科学的推动者!欢迎在公众号后台与我们沟通!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65500-1301208.html

上一篇:田冰/朱成成联合国际专家 主持专刊 | 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 ESUS 的影像学和治疗新进展
下一篇:开放科学馆 | 化石证据揭示远古蜥蜴实现双足快跑的运动机制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