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似是而非的英语“助动词、情态动词”—去动词化与新词类“助词”

已有 6321 次阅读 2012-7-29 15:39 |个人分类:语言文化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虚拟语气, 助动词, 张道真

   助动词是一个比较怪异的说法,似乎游移于动、助之间。当然,它们的“力”量是无法忽视的。你说它是助词,它就是助(动)词;说它是动词,它就是(助)动词。
  《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与《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章振邦主编)等语法书通常都将助动词作为动词的一类进行介绍。
   我觉得,助动词与普通动词的差异之大已难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为便于国人学习,应当将英语所谓的“助动词”称为“助词”,还原其本质,褪去不伦不类的外衣。
    章振邦先生在《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中批评了其它语法书籍中对于“虚拟语气”的人为复杂化、以致难以把握与运用。
    章先生可能已经一定程度上已经意识到“助动词”的荒谬性。为了给助动词找一个合适的名份,章先生可能从英语语法理论中借用了“主动词和助动词”的分类。我认为,这种分法是不合理的。 此分法人为地使符合人类心理、行为逻辑与次序的动词变得面目模糊。章先生介绍:“英语动词按其在构成动词词组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主动词(Main Verb)和助动词(Auxiliary)两大类。主动词构成动词词组的语义核心,它表示动词词组的基本意义,因此,主动词又叫‘实义动词’(Notional Verb)。助动词的语法功能是协助主动词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或情态意义,比如表示某一动作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应该’做某事或‘不应该’做某事。”  
    对于助动词自身的分类,章先生称“英语的助动词分为三类:基本助动词(Primary Auxiliary)、情态助动词(Modal Auxiliary)和半助动词(Semi-auxiliary)。”
    我很赞同章先生将所谓的“情态动词”纳入“助动词”的阵营。但我不太赞同半助动词(Semi-auxiliary)的分类,借用章先生对虚拟语气复杂化的批评,我认为将本不属于助词范畴、仅起辅助作用的所谓“半助动词”视作“助动词”使“助词”人为的复杂化。
    现在,我表达我的助词观。我认为,应创设英语新词类——助词来统领“基本助动词、情态助动词”,也可将之改称为“形式动助词、情态动助词”或者干脆称“形式助词、情态助词”。但必须申明,将“助动词”视作“动词”的做法应当改进,它们是“助词”。如此一来,可以看出,所谓“主动词”之“主”就显得累赘了,实乃普通动词而已。
    在具体用法上,形式助动词用法与基本助动词一样。章先生介绍:
   “基本助动词只有三个:be,do,have。作为助动词,be,do,have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在动词词组中起语法作用或者说只表示语法意义。比如助动词be通常用来协助主动词构成进行体或被动态,助动词do通常用来协助主动词表示否定意义或构成疑问句,助动词have通常用来协助主动词构成完成体或完成进行体。
     情态助动词共有13个,其中包括一些过去时形式。它们是can/could,may/might,will/would,shall/should,must,ought to,dare,need,used to。情态助动词表示情态意义,其过去时形式并不一定就表示过去时间。情态助动词不能重叠使用,随后的主动词无一例外地是不带to的不定式即动词原形。”
     我怀疑情态动词后的动词是所谓“不带to的不定式”,但我无英语语源考证依据。如确系“不定式”,那么“情态助动词”可以保留为动词类型。新助词将只有“形式助词”。
     现在简单介绍我不太赞同,由章先生所作的“半助动词”论述:“半助动词指某些兼有主动词和助动词特征的语法结构,比如haveto,seem to之类的结构既可与主动词搭配构成复杂动词词组并表示情态意义,从而像是情态助动词,又能与其它助动词搭配,像是主动词,而不完全像情态助动词。所以我们说,半助动词兼有助动词和主动词的双重特征。”
    此文纯系本人的假说与推断,旨在从新角度对英语词类进行一些探索。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0729-597060.html

上一篇:母系社会是怎样兴衰的(群婚制实为无婚制)—《非诚勿扰》的启示
下一篇:儒家的先天软弱性与依附性——字源学角度的玄想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