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JCM对话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杨智荣副研究员:真实世界证据的产生与整合,助力医疗循证决策丨MDPI 人物专访 精选

已有 5624 次阅读 2023-2-16 14:33 |个人分类:人物专访|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本期人物专访,我们邀请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的杨智荣副研究员进行交流。他致力于药品上市后评价、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方法与应用研究。他积极参与期刊审稿,目前担任 JCM 期刊客座编辑、评审委员会成员 (Reviewer Board Member) 以及期刊编委 (Editorial Board Member)。


受访人

640.png

杨智荣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

剑桥大学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助理教授。致力于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和证据整合技术开展药品上市后安全性、老药新用、效果异质性等方面的评价,为临床用药和药品监管提供决策证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国家健康研究基金、深圳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的多项药品上市后评价项目。现兼任剑桥大学客座研究员、国际循证医学组织 Cochrane 协作网方法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在多个期刊担任编委及审稿人。累计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包括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于 Lancet Microbe、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Neurology、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等国际医学期刊,总引用量逾 2700 次,个人 H 指数 29,参编药物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相关学术专著 5 部。研究领域:药品上市后评价、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医学大数据研究。


采访内容

Q1. 您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目前的研究方向?

我的研究方向是药物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主要从事药品上市后评价,为临床用药和药品监管提供科学证据。关注点包括药物远期不良反应、老药新用、药物效果异质性等方面,可以基于既往研究数据进行证据整合,也可以利用临床电子病历等真实世界数据来产生新证据。博士毕业后,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越来越普遍的现实背景下,我入职了深圳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背靠该学院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强大实力,结合本人的专业背景,我目前正利用临床医学大数据开展一系列药品上市后研究,近期关注的领域包括新冠疫苗、他汀药物、非处方药等。


Q2. 您认为领域内未来可能出现什么热点话题?

在我从事的科研领域,多学科专家学者正通力合作,力求打通从数据收集到证据转化的全链条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打破数据孤岛:在利用医疗大数据开展临床研究方面,国内外的发展程度不太一样。国内起步较晚,数据孤岛很普遍,不同医疗机构或卫生部门的数据很难连接在一起。而国外发展较早,比如英国,多年前已经把基层医疗与医院电子病历数据连接起来,近年来还实现了医疗数据与生物银行、专病登记、社会管理等数据之间的连接,使得覆盖人群更广、变量特征也更丰富。未来,在国内打破数据孤岛这一现状比较关键,构建分布式研究网络是其中一个重要选项,目前国内不少专家也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做努力的探索。

(2) 构建临床队列:真实世界的医疗数据并不是专门为研究而收集的,而主要是为了方便患者管理及医疗服务。当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研究时,首先应建立一个适用于回答特定科学问题的标准化临床队列。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会直接影响研究的质量,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适用性评价。此外,很多真实世界数据都是非结构化的,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费时费力,可以借助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为保证这一处理过程准确高效,需要对现有技术不断优化,也要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

(3) 研究设计与分析:真实世界数据的普及为药品上市后评价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但有了数据不等于就有科学证据,科学证据的产生需要严谨的研究设计,因此在方法学上也对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最能回答特定科学问题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是研究的重点,偏倚和混杂的控制则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一些前沿的因果推断方法,如随机对照试验模拟、准实验设计、G 方法、阴性对照等,在真实世界研究中越来越常见,这些方法有助于减少偏倚和混杂对结果的影响,提高结果的真实性。而机器学习方法,也开始应用于药品上市后评价,在药品安全信号挖掘以及个体化效果预测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4) 聚焦重要决策问题:前面我们一直在讨论数据和研究,但最重要最核心的还是科学问题,那是创新的源头。我们的研究领域跟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不太一样,基础研究的重点在于揭示生物学机制,而我们的研究主要通过产生科学证据来解决临床或卫生决策直接相关的实际问题。实际决策的重点和难点在哪儿,我们需要着力解决的科学问题就在哪儿。针对特定科学问题,如果既往已有相关研究,我们可以通过证据整合技术来提供更全面的证据;如果既往没有相关研究,或者既往研究存在明显局限性,我们可以收集和利用合适的数据来开展新的临床研究。只有以问题为导向,我们创建的科学证据体系才能真正服务于医疗管理与决策。


Q3. 是什么吸引您加入 JCM 期刊作为客座编辑?

最开始关注到 JCM 期刊是因为收到期刊发来的审稿邀请,后面被邀请加入 Reviewer Board。在审理过一些稿件后,感觉到期刊内部编辑工作的认真、细致和高效。后来又很碰巧一位熟识的老师推荐我加入 JCM 筹备一个特刊,特刊主题很符合我的研究方向,就成为了 JCM 期刊的客座编辑。最近我还应邀加入了 JCM 的编委,期待能与期刊一起进步。


JCM 期刊介绍

主编:Emmanuel Andrès, University Hospital of Strasbourg, France;
Michael G. Hennerici,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Germany

主要发表所有临床及临床前研究方面的论文,涵盖但不限于心脏病学、胃肠病学和肝胰胆病学、临床神经病学、肿瘤学、骨科、内分泌与代谢、肾脏科和泌尿科、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口腔科、肺病学、眼科、妇产科、免疫学、血液学、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耳鼻喉科、皮肤科、临床药理学等研究领域。

2021 Impact Factor:4.964

2021 CiteScore:4.4

Time to First Decision:18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40 Days

Picture15.jpg

科学网banner (1).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16770-1376513.html

上一篇:东北林业大学研究团队揭示东北雨蛙基于皮肤真菌毒素的新型化学防御策略 | MDPI Toxins
下一篇:急性脱水会损害专业柔道运动员的身体和运动表现吗? | MDPI Biology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