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寻找藏在城市中的宁静,为美好充“植”

已有 1165 次阅读 2023-11-3 17:5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秋高气爽的时节,不少人都选择在周末逃离城市,和大自然来一场亲密的接触。远离城市的喧嚣嘈杂,体会自由呼吸的感觉,想必是每一位奔波在城中的“打工人”最向往的时刻。

梭罗说“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适时地拥抱自然,大口吸氧,对于身体和心灵都是一场治愈。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如何才能在城市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小森林”,给身体和精神“充能”?

城市公园:大型情绪“收容所”

提起城市,人们想起的都是高楼林立,人潮汹涌的画面。随着城市的扩张,自然环境被不断压缩。城市过度拥挤的环境、缺乏光线的布局规划,以及暴露在空气中的污染,都在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在由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森林中,绿地与花卉成了重要的色彩点缀。MDPI Sustainability 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强调了颜色“影响我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力量”,并得出结论:通过颜色和气味感知大自然,对我们的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梁启超曾说:“一日不到公园,则精神浑浊,理想污下。”城市中的“小森林”非公园莫属。与自然的接触,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感受,对自然美的切身体悟,都有利于缓解人们的孤独情绪。逛公园,是门槛最低的接近大自然的方式。

公园是城市高楼中透出的一扇天窗,也是治愈心灵的归属地,一个大型情绪“收容所”。公园提供给我们的是真实的生活。生活不仅仅由DDL、KPI和PPT组成,也需要时常接受自然的抚摸,欣赏花卉的缤纷与植被的绿意,与鲜活的生命互动。在公园晒着太阳,吹着微风,享受独属自己的惬意时光。哪怕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的坐着,就能感觉自己“活过来了”。

城郊农场:打工人的心灵加油站

从陶渊明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到梭罗的《瓦尔登湖》;从王维的“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到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回归本心,亲近自然的田园牧歌,一直是古今中外人们所向往的生活。

“到了一定年纪,中国人骨子里的种菜血脉就会觉醒。”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今年带火了“共享菜地”这种新型商业。一到周末,城郊的小农场就挤满了人。大家争先恐后的来体验田园生活,譬如种菜、钓鱼、采摘水果。这些返璞归真的劳作正在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

研究表明,拥抱大自然的频率与个人幸福感成正相关。在城市日益扩张的现状下,许多人从出生至今都不曾体验过田园生活。城郊农场牧场的一系列宣传,不仅给年轻人和孩子们提供了拥抱自然的机会,也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异化。

个人花园:仲夏夜之梦

如果嫌公园太吵、农场太远,不如在家里营造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绿色空间。

许多人心中都有一个花园梦,在阳光正好的午后,看着自己精心照料的花花草草,享受生活的宁静。照顾室内植物也可以从许多方面促进健康,包括改善空气质量,增加注意力、正念和意识,降低血压和压力等[4]。

即使住宅面积有限,合理利用家里的空间,将植物作为家居装饰中的重要元素,也能拥有自己的“小花园”。

1. 悬挂种植

高效利用家里不起眼的小角落悬挂绿植,不仅让植物更好地享受光照,还可以营造出一块绿油油的背景墙。

2. 墙面种植

使用绿植墙代替家里传统的墙面装饰,给家里带来更多的艺术性,在最小的范围内实现“植物自由”。

3. 叠式种植

将花盆由小到大堆叠起来,完全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其独特的造型还能让人眼前一亮。

除了摆放的方式,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也十分重要。在室内布置绿植,会有阳光照射不足、通风不良等问题。因此,种植喜欢阴凉、不喜光照的植物能够更加省心。例如,龟背竹、红掌、吊兰和文竹。如果有采光充足的阳台,蟹爪兰、芦荟、和铜钱草也是不错的选择。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万物起源于自然,身在闹市也不要忘记“闹中取静”,拥抱绿意。

科学网banner (1).jpg

Picture15.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08348.html

上一篇:记忆会褪色,但爱不会:对话 Geriatrics 期刊编委 Virginia Boccardi 博士
下一篇:Web of Science (WoS) 和 Scopus:当今学术界文献信息巨头 | MDPI Publication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