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chuan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anchuanhao

博文

住房供应不足还是空间失配

已有 3546 次阅读 2010-1-12 06:0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空间失配, 住房供应

中国目前的住房总量以及占地总量非常高,但是存在严重的空间失配问题。

一方面,我们看到城市房价节节高涨,大量的城市新移民(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中低收入家庭)只能享受非常糟糕的居住条件,虽然一些城市开始做些保障性住房项目,但是这些人群基本上都被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另一方面,这些城市新移民在农村的“豪宅”几乎常年空置,空心户、空心村现象非常严重。

我走在农村调研的时候,常常在想,人生就是一套房子吗?这里大量的漂亮的住房一年也没有多少时间有人住,呆在家里的基本上是老人孩子,这个房子是我的,但是实际上我无法享受,因为我需要到城市里去挣钱。当然,人生不仅仅是一套房子,不过现在希望留在城市的新移民,比如大学毕业生,对他们而言,房子几乎就是人生的一大部分。

毫无疑问,这种现象虽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造成了大量的效率损失,需要进行制度方面的改革。一种是通过行政手段,以新村建设、农居点整理等等名目来集中建设农民公寓或者住宅,以宅基地换住房和社会保障等等,这是不少城市在实际操作的部分。这种方式虽然有其好处,但重要的是不可能涵盖远郊农户。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他们的住房空间失配问题在这种模式下是无解的。另外一种模式,是通过市场机制,但是既然是远郊农村,就意味着商业价值不高,开发商是否有足够的动力进入这个市场?当然,假设现在的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限制已经全部放开才能讨论。我个人持怀疑态度。

我想,住宅的空间失配问题主要来至于产业空间分布与住宅空间分布不匹配。在交通可及性增强的情况下,区域内部的空间失配问题可以得到比较有效的解决,这是城市规划所要考虑的内容;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和集聚的时期,仅仅通过交通可及性的增强无法解决问题。简单的说,四川农民到沿海城市打工,在如何完善交通,他也无法居住在自己家里然后乘坐公交系统或者私人交通工具来进行工作。

如何用空间失配的思路来考虑中国快速城市化时期的住房问题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2873-286391.html

上一篇:很傻很天真
下一篇:浙大玉泉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