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Cece1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gicCece123

博文

根据法规、适用性、准确性要求选择合适的标准品级别 - MedChemExpress

已有 574 次阅读 2024-1-24 10:34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科研 "汪" 实验必备—标准品,它来了!今天,小 M 将综合国内外的标准来给大家解读标准品的级别划分及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验需求,选择对应等级的标准品。

标准品也叫做标准物质,是量值传递的重要载体,在保障我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精确性上起着重要作用,如:仪器校准、分析方法验证、质量控制、结构鉴定、定量分析等。标准品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及认证资格,一般可分为三个级别:

①认证标准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CRM)

资质要求: ISO17025 及 ISO17034,CRM 要求提供特性值、均匀性、稳定性、不确定度、可追溯性(可追溯至国际计量单位)等信息,并附有 ISO 指南要求的相关证书。

②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 RM)

资质要求:ISO17034,RM 的要求比 CRM 低,定值方式参考 ISO17034 相关要求,并不要求可溯源性及不确定度。

③分析标准品(Analytical Standard)

资质要求ISO9001,分析标准品也是标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标准品根据生产商自己定义并提供相应的分析证书,但是随着质量体系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客户 优先选择或被推荐购买具有 "ISO 17025" 资质的生产商的分析标准品。 

对于我们平时细胞培养、体内给药所用到的研究级(生物级)化学品,有的生产商可能会提供分析证书,但这类产品并不具有标准品的特点,因此不建议用于仪器校准、分析方法验证、质量控制、定量等

准品的三个级别对应质量要求不同,导致三者的价格也各不相同,常规来说:CRM 价格  RM 价格  分析标准品价格。当同一个产品同时存在 CRM 级别、RM级别、分析标准品级别时,选择适合自己实验需求的标准品级别是极具性价比”的做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一般我们选择标准品的级别主要有以下几点来确定:法规要求、适用性、准确性要求以下是小 对一些较为常见的使用场景汇总,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由于 CRM 及 RM 种类有限,且进口价格较高,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分析标准品进行补充,因此选择符合要求的分析标准品是一种经济可靠的做法。

  关于 MCE

MCE 的标准品生产基地已通过 ISO17025 及 ISO9001 双重体系认证,每一批次产品均附有全面的分析文件以证明产品纯度,含量及结构,可进行计量溯源。

我们的标准品涵盖了多种化合物,包括活性小分子天然产物脂质同位素(内标物)等,适用于方法验证、药物分析、靶点筛查、生物标志物的结构鉴定及定量、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MCE 的所有产品仅用作科学研究或药证申报,我们不为任何个人用途提供产品和服务。

木犀草素(标准品)

Luteolin (Standard) 是 Luteolin 的分析标准品。本产品用于研究及分析应用。Luteolin (Luteoline), 一种黄酮类化合物,也是一种有效的 Nrf2 抑制剂。

孕酮(标准品)

Progesterone (Standard) 是 Progesterone 的分析标准品。本产品用于研究及分析应用。Progesterone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可调节月经周期,对怀孕很重要。

丙磺舒(标准品)

Probenecid (Standard) 是 Probenecid 的分析标准品。本产品用于研究及分析应用。Probenecid 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通道 2 (TRPV2) 激动剂。

雌二醇(标准品)

Estradiol (Standard) 是 Estradiol 的分析标准品。本产品用于研究及分析应用。Estradiol (β-Estradiol) 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和主要的女性性激素。Estradiol 可上调人子宫内膜干细胞 (hEnSCs) 神经标志物的表达并促进其神经分化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36222-1419152.html

上一篇:Nature | 挑食背后的免疫学原理?大脑:“退,退,退!” - MedChemExpress
下一篇:首例被攻克的 “不可成药”新靶点: PTPN2/PTPN1- MedChemExpress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