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hink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cthinker

博文

对生命科学产业的一点思考

已有 3702 次阅读 2012-4-6 10:37 |个人分类:行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生命科学, 基础研究, 跨国公司, 生命科学产业链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基础科学不强大的情况下建立有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高科技产业。中国也是一样的。电子信息行业我们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至今仍然谈不上完整的IT产业链,完全自主的创新。至于投入更少的生命科学和药物产业,更是不能有高期望。
   生物技术产业断裂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原创科学发现太少。因为其活动本身所产生的产品需求创造的现金流,并不足以支撑提供技术产品的技术开发。而国 内的企业要想打开国际市场,想以技术立身,那更是可能性不大。要想促进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一个是要打开国际市场,一个是要创造内需,既加大我国的生命科 学研究投入和队伍规模。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身运行规律。如果把科研看成一个产业,则我们大部分原创思想来自国外(研发),实验是在国内进行(生产),而发表文章则是在国外的刊物上 (市场)。大部分有用的科研成果也会立即被资金雄厚的跨国公司收入囊中。这样的科研活动和我国其他的技术工业没有差别,只是利用了国内的廉价的学生劳动 力。因为文章是发表在国际刊物上,这决定了我们的实验条件要和国际接轨,所以国外的高科技公司具有先天的品牌优势和高质量同行的口碑。国内企业当然竞争不 过国外的公司。廉价成为大多数公司的武器。但是廉价只能维持生存,其可怜的现金流是不能支持技术研发活动的。
    另一个重要问题,我 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高风险的科学研究并不是国家的当前重要现实需求。通过仿制和二次创新是我们提升国家整体技术水平的主要的也是务实的手段,毕竟学 习现成的风险,难度和成本都要小。我们在评价我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产业发展时,也不能用美国的标准来衡量。而是要结合我国的科技基础和现实需求,务实的看 待自身。
    如何摆脱自卑的心态,摆脱对科技强国的心理依赖,是提升自身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对国外产品的依赖,使得国内产品先天遭受歧视性对待。这一方面打击民营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也直接扼杀了国内市场本该提供本国公司成长进步的机会。
    作于2010年秋
附:
生命科学在中国的困境:断了的产业链(饶毅 施一公)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6622-555952.html

上一篇:标准化的局限性
下一篇:礼来中国研发中心董博士求索讲坛后记

1 孙广东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