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liusd070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eliusd07017

博文

给不出学术理由,以“我不相信理论会随便的就出错”为依据拒稿是学术不端

已有 475 次阅读 2024-5-13 08:4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 Proof by intimidation

推翻主流理论的稿件,编辑和审稿人通常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阅读稿件

(台面理由是这类稿件审理很费劲),

真正的拒稿依据是“我不相信,理论会随便的就出错”,但是给不出站得住脚的学术理由。

特别是反主流的观点已经在很多有影响的主流期刊发表出来后仍然出现这种情况,

是编辑和审稿人的学术不端。

任何期刊发表的文章可能都是错的,

科学家有权怀疑任何发表的东西。

但是你不能没有学术理由以“我不相信,理论会随便的就出错”为依据拒稿。

===============

任何期刊发表的文章可能都是错的,

但是反主流理论的稿件,很难发表,

这种稿件能在主流期刊发表出来,就说明稿件的论证是认真的和严肃的、是值得认真对待的。

=====

当所有人都不认同反主流理论的观点时,

不能以"不要认为他人是笨蛋,自己才是最清醒的"来合理化科学界的共识。

科学界,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给不出学术理由,

仅仅以“我不相信,理论会随便的就出错”和"不要认为他人是笨蛋,自己才是最清醒的"为依据拒稿,

都是"proof by intimidation"。

这个就是学术传统与传承。学术名家的背后思想性的东西,

说句实在的话,只有面对面的长期交流,才会出现。

外人很难理解,也很难知会。只有全面的通盘去精读某个名家的所有文章,仔细揣摩,方能领悟。”

你可以用这种理由不让人家否定公认理论,

但是你得有具体论证支持你的“学术名家的背后思想性的东西

否则你是"proof by intimidation"。

自视甚高,傲才。这个毛病我年轻时很反感,但是不知不觉中自己也犯有这毛病。

最近几年反思自我,心态平和了许多。对事情的看法,也有了多角度。”这种理由本身就是自视甚高,

更是"proof by intimidation"。

===

科学上不能用大道理压人,

科学讲究的是严谨,

你的大道理必须有严格的证据支持,

如果你不看反方的文章,如果不深入研究反方的论证,你就只能"proof by intimidation",

你不可能拿出有力量的反击。

如果你不相信对方的观点,你需要仔细研究对方的论证,你需要读对方的文章,

否则你只能proof by intimidation。

====

一个天才做出伟大的突破,需要一个伟大的传统。个人想做出突破,这不是不可能,但是需要奇迹。”

有些似乎很合理的东西,在历史进程中,往往并没有发生。

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东西,在历史进程中,经常发生。

------------

很多事情,似乎很难一个人或几个人完成。

但是历史上的很多伟大理论,

主要都是一个人或少数人创建的,

这里面不无道理。

-------------

拿推翻微波现行理论,建立膜微波吸收波动力学理论的过程来讲:

我们头几篇文章是最初的灵感,很重要。

当时我就认为取得重要突破。

------

但是如果就此止步,后面的发现都是别人取得的,

那么,因为我们是小人物,在这个重要进程中我们的第一步别人不会当回事,

我们前期的工作会被淹没,主要成绩将不是我们的。

======

然而因为推翻主流理论,问题太重大,主流权威不愿意看到,极力阻止,

其它主流科学家也不敢跟进,

没有人敢于沿着这条新思路走,因为这样做文章发表很艰难,又拿不到项目,

整个学术界更不敢承认。

-------

结果只有我们在这个方向孤独地继续,所有最重要的结论都是我们自己取得的,

而且只有我们一个课题组顶着压力,在根本拿不到研究经费,文章几乎发不出去的条件下,

正是这些阻力,使我们独立地进行了很深入研究,在我们的努力抗争下把结果都发表了出来,这样别人就抢不走新理论的创建权。

从这里,我们能体会到为什么伟大的理论创立这种艰难的工作都是少数人完成的。

科学网—中国科学究竟是什么水平?应该有一个权威的结论 - 王涛的博文 (sciencenet.cn)

推翻现行微波吸收理论的主要论文

2 请不要高估我们的科学家,很多科学家是草包

“不要认为他人是笨蛋,自己才是最清醒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video.php?mod=vinfo&pid=3695

上海交通大学杨枫教授-把学术界改造成美丽世界

=====

https://doi.org/10.1007/s10854-021-07496-9

当第一个教课书水平的错误解释出现后,马上有91个同样的错误跟进,

也属于“任何一个人提出一种新观念、新概念,... 就会迅速传播开”。但是这是跟风。

-----------------

当有一个人给出Gibbs-Duhem方程的错误理解后,马上有无数文章跟进。

标志现代科学标新立异、不求甚解:

Liu Ying, Liu Yue, Drew Michael G. B. Natural mathematical derivation of the 

Gibbs-Duhem Equation related to ΔG and ∂G/∂ξ,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 2022, 43, 73 doi: 10.1007/s10765-022-02998-y.

https://doi.org/10.1007/s10765-022-02998-y

J.N. Spencer, ΔG and G/ξ, and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a Derivative (author's reply),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76 (1999) 1188. DOI: 10.1021/ed076p1188.2

Liu Ying, Liu Yue, Drew Michael G. B. Natural mathematical derivation of the Gibbs-Duhem Equation related to ΔG and ∂G/∂ξ,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 2022, 43, 73 doi: 10.1007/s10765-022-02998-y. Natural Mathematical Derivation of the Gibbs-Duhem Equation, 2022-03-10 | Preprint, Research Square, DOI: 10.21203/rs.3.rs-1061987/v1

-----------

无论国际国内,对于什么新鲜玩意,不真正搞懂底层逻辑的跟进的确很快。这是跟风,不是科学研究。

但是如果涉及个人利益,如果推翻的是公认理论、如果要花力气才能真正搞懂原理,

无论国际国内,没有人愿意花力气去绞汁。这是现代科学的时弊。

科学界的如此现状由来已久,没有人愿意捅马蜂窝:

“some scientists wondered how a questionable line of research persisted for so long …

 experts were just too timid to take a stand.”

Harvard calls for retraction of dozens of studies by noted cardiologist, New York Times, http://www.staradvertiser.com/2018/10/16/news/harvard-calls-for-retraction-of-dozens-of-studies-by-noted-cardiologist. 16 Oct 2018

Can so many scientists have been wrong over the eighty years since 1925? ... 

Scientists are often tardy in fixing basic flaws in their sciences 

despite the presence of better alternatives.

Ziliak, S. T. and McCloskey, D. N. (2008). The cult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how the standard error costs us jobs, justice, and liv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一旦你在Science和Nature发表了文章,你就可以毫无忌惮地吹嘘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是因为主流科学家学术水平极低,他们根本没有真伪鉴别能力,

他们只会根据期刊的级别鉴定文章的质量。

他们只会根据SCI影响因子的高低鉴别文章的质量。

大多数研究者见到学术权威、见到权威期刊就麻爪。

只要是推翻主流权威的理论,

一定是你错了、你一定是民科,

他们对你的理论不肖一顾,

不送外审就退稿,

不看对方的论证就下结论。

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看你的文章,

他们也没有能力看懂你的文章,即使只需要初中知识水平

-------

现代学术界存在的问题是主观认为公认理论只能改进,不可能全错

因此当有人推翻公认理论时,多数期刊的普遍做法是不看你的论证,直接不外审

然后叠加上很多主流科学家是大草包,看不懂你的论证而给出拒稿意见(请不要高估我们的科学家),

以及一些主流权威(知道自己错了)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故意拒稿。

这些歪风邪气不能听之任之,不能做老好人,必须有人站出来与之斗争。

参与到这种斗争中来,不是为了让我们的理论被人接受,

因为我们的文章已经发表出来了,论证都摆在那里,

无论你接不接受,正确和错误,历史都会有正确的裁决。

3 微波吸收理论为什么错了

我不相信,理论会随便的就出错 ... 但是如果能说出为什么会出错 ...

如果不看反方的文章,你是没有资格说这种话的。

=====

如果原来的理论不完善,然后进一步完善,是一个问题。

但是微波吸收理论是原来的理论完全错了,这是另一个不同的问题。

错误的理论不可能得到实验结果支持,尽管他们宣称他们的理论被实验支持

如果一个理论错了,从任何角度看都不对;

如果一个理论是对的,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对的;

这是为什么我们能发表那么多篇文章批判错误理论的原因。

=====

主流科学家说现行微波吸收理论(行业公认理论)是建立在传输线理论(物理公认理论)基础上的,

但是我们证明现行微波吸收理论与传输线理论是相冲突的。

现行微波吸收理论是微波吸收行业的公认理论,

传输线理论是物理学的公认理论。

当两个公认理论相冲突,其中一个肯定错了。

当行业公认理论与物理公认理论相冲突时,大概率是行业公认理论错了。

===========

我不相信,理论会随便的就出错 ... 但是如果能说出为什么会出错 ...

证据很多。在这篇文章的前言中,我们就用一张图概括了被忽视的膜和材料不同的实验结果。

Ying Liu, Yue Liu, Drew M.G.B, A re-evalu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microwave absorption in film – Part 1: Energy conservationMater. Chem. Phys2022, 290,126576.

image.png

=====

1 Why the current theories have confused film with material

Yue Liu,Ying Liu,Michael G. B Drew,Wave Mechanics of Microwave Absorption in Films - Distinguishing Film from Material,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2024, 593, 171850

https://doi.org/10.1016/j.jmmm.2024.171850

Ying Liu, Xiangbin Yin, Michael G. B. Drew, Yue Liu, Reflection Loss is a Parameter for Film, not MaterialNon-Metallic Material Science, 2023, 5(1): 38-48

2 Why the impedance matching theory is wrong

Ying Liu, Michael G. B. Drew, Yue Liu, A physics investigation on impedance matching theory in microwave absorption film—Part 2: Problem Analyse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23, 134(4), 045304

https://doi.org/10.1063/5.0153612

Ying Liu, Yi Ding, Yue Liu, Michael G. B. Drew. Unexpected Results in Microwave Absorption – Part 1: Different absorption mechanisms for metal-backed film and for materialSurfaces and Interfaces, 2023, 40, 103022

https://doi.org/10.1016/j.surfin.2023.103022

3 Why the quarter wavelength theory is wrong

Liu YLiu Y, Drew MGB. 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quarter-wavelength model  part 2: verification and extensionPhysica Scripta 2022, 97(1)015806.

https://doi.org/10.1088/1402-4896/ac1eb1

Liu Y, Liu Y, Drew MGB. 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quarter-wavelength model — part 1: analysisPhysica Scripta 2021, 96(12)125003.

https://doi.org/10.1088/1402-4896/ac1eb0

Ying Liu, Yue Liu, Drew M.G.B, A re-evalu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microwave absorption in film  Part 3: Inverse relationshipMater. Chem. Phys2022, 290, 126521.

https://doi.org/10.1016/j.matchemphys.2022.126521

Yue Liu,Ying Liu,Michael G. B Drew, The wave mechanics for microwave absorption film-Part 3: Film with multilayers, Preprint, Research Square, 13 Aug, 2023

https://doi.org/10.21203/rs.3.rs-3256342/v1

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Impedance Matching Coefficients for Interfaces and Films, Applied Physics A, 2024, 130, 212, please see section 2.3

http://dx.doi.org/10.1007/s00339-024-07364-3

A physics investigation on impedance matching theory in microwave absorption film—Part I: Theory,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23, 134(4), 045303, Please see section III.

https://doi.org/10.1063/5.0153608

A physics investigation on impedance matching theory in microwave absorption film—Part II: Problem Analyse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23, 134(4), 045304 Please see section III.

https://doi.org/10.1063/5.0153612

4 The correct absorption mechanism

Ying Liu, Yue Liu, Drew M.G.B, A re-evalu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microwave absorption in film – Part 2: The Real mechanismMater. Chem. Phys. 2022, 291, 126601.

https://doi.org/10.1016/j.matchemphys.2022.126601

Yue Liu,Ying Liu,Michael G. B Drew, The wave mechanics for microwave absorption film-Part 1: A short review, Preprint, Research Square, 15 Aug, 2023

https://doi.org/10.21203/rs.3.rs-3256944/v1

5 Other comment letters

Yue Liu, Ying Liu, Drew MGB, Corrections of common errors in current theories of microwave absorption caused by confusing film and material, Qeios, 2024/02/10

https://www.qeios.com/read/QQ1MFF

Yue Liu, Ying Liu, Drew MGB,  [Commentary] Comments on: “A perspective on impedance matching and resonance absorption mechanism for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by Hou et al. [Carbon 222 (2024) 118935]Qeios2024

https://doi.org/10.32388/9P8Q56

但是主流科学家即不相信人家的结果,又不看人家的文章。

在博客平台,只是告示大家有这么一件事,有兴趣的、不相信的就去读我们的文章,看看谁是正确的。没有兴趣谁也没有强求你干什么。

但是对于搞微波吸收的,你不能说你不感兴趣,你不能置之不理,你不能我行我素地继续发表错误文章。

在你发表文章之前你必须搞明白哪个是正确理论,哪个是错误理论。

在正确理论没有被发现之前,你发表了错误文章是一回事,

当正确理论已经发表后,你仍然发表错误文章就是另一回事了。

你需要对你发表的文章负责。

你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但是你的判断是你的能力的标志,你需要对你的判断负责。

不是你的文章发表了,你就赢了。

你必须为你的文章负历史责任。

明知是错误的文章,仍然坚持发表,是恶劣的学术不端

文章争论的是正确还是错误;

博客鞭笞的是邪恶(也有宣传作用,让更多的人知道有一个新理论被提出),

两者的功能是不同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89443-1433823.html

上一篇:编辑部的逻辑:错误文章比纠错文章有更大的意义
下一篇:有能力取得正确的理论认知,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7 宁利中 王涛 高宏 郑永军 杨正瓴 檀成龙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