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ruansiy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aruansiyu

博文

我将来能够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何种专业人才? 精选

已有 4449 次阅读 2024-6-3 15:2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我将来能够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何种专业人才?

 

 

我们的南粤政治学论坛专题聚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已非首次,自从2020年创办南粤政治学论坛以来,我们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了三期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经验分享交流会。为什么要举办这样的经验分享交流会?这主要是因为,论文写作经验的问题,是我们永远需要学习和交流的重要问题

一是要向师兄师姐学习论文写作经验。研究生学习,不只是要向导师学习如何写作论文等,还要向师兄师姐学习论文写作的经验与技艺。实际上,师兄师姐是如何完成论文的,包括他们的论文选题、研究方法、理论运用、资料来源等方面,都能为师弟师妹们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二是鲜活的经验分享是最有价值的。研三的同学刚刚完成论文写作,他们不仅有最新鲜的经验,还可能吸取了不少教训。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大家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他们刚刚答辩完,体会最深,感悟最深,说得也最真切。假使等到若干年后,他们未必能说出当下总结的经验。而且,最新鲜的经验往往也是最有价值、最容易被师弟师妹吸收的。

三是我们的师弟师妹特别需要这些来自“前人”的宝贵经验。教科书上的论文写作规范,可能我们大家未必能够在短时间内吸收消化;并且那些一般性的、往往只是原则性的规范和要求,既缺乏有血有肉的叙述和分享,又没有与具体的研究问题结合起来。相比之下,刚刚完成论文写作经验分享的同学,可以把最及时的新鲜经验传递给大家。这样的经验是大家在接下来的论文开题和写作中可以充分去吸收和消化的。

刚刚听了五位同学的精彩分享,以及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吴春宝教授和黄迎虹教授的专业评论,受益良多。我想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实际上是要回答如下八个问题如果这八个问题想清楚了,那么我们不仅能够高质量完成学位论文,而且能够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真正对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专业人才。

问题一:我想做什么研究?

 

每个同学的学位论文,都要遵从个人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对我的研究所抱有的期待是什么?我对什么问题感兴趣?我的兴趣点在哪里?我特别想做什么研究?从兴趣出发,做自己感兴趣的选题,这是很多研究生同学希望做的事,也是很多导师鼓励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向。由于每个人的兴趣不同,做的研究自然也就不会相同。做自己喜欢的选题,自然也会投入更多,更加认真,质量往往也会有保证。所以,每一个准备完成学位论文的同学,都要认真问问自己,我的研究兴趣在哪里?我打算做什么研究?多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或许你就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实际上,很多导师也是这样指导学生的,例如我个人就是这样指导学生的。只要学生有感兴趣的选题,我都会尽量鼓励其围绕相关选题做下去。

 

问题二我能够做什么研究?

 

如果说我想做什么研究,这是兴趣使然的话,那么,我们还要思考“我能够做什么研究?”我能够做什么研究,这就是能力问题。我想做什么研究,并不等同于我能够做什么研究。我能够做什么研究,往往要涉及我的研究基础,我的学术训练基础,我的专业和学科基础,我的研究方法相关训练积累,我在理论方面积累、分析和运用的能力等。要想回答“我能够做什么研究”,最好是跟自己的专业基础及学术训练基础结合起来,不要做自己驾驭不了的问题。我能够做什么研究,最好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研究,能够在学位论文完成周期里完成的研究,也就是说,需要从时间上、研究可能上、理论和方法驾驭上去完成一项研究。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想做的研究有很多,而真正能够做的研究,则需满足现实期待。

 

问题三我能够做好什么研究?

 

在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大家都想写出一篇像样的学位论文,都想把学位论文做好,所谓“做好”,就是完成一篇较为优秀的学位论文。实际上,这涉及的是高质量完成论文的可能性问题。做出一个好研究的可能性有多大?这往往又涉及到个人的研究基础,研究能力,学术态度,努力情况,与导师的互动交流等方面。上述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可能会影响你的论文质量,使得论文与好的研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发现,不是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就一定能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往往是那些学习比较认真,努力写作论文,与导师互动比较好的同学,论文写作质量会比较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与导师的互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论文完成质量。好的研究一定是师生共同努力的产物,而不是学生闭门造车的结果。

问题四我如何去做好一个研究?

 

有好的想法,要将其转变为现实,把研究设计转化为研究成果,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所谓做好一个研究,往往涉及到的是完成一个高质量的研究。要高质量完成一篇论文,真正做好一个研究,需要在很多方面发力。当然,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这是态度问题。我如何开展我的研究,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等。我如何确定研究问题?我采取什么方法进行研究?我如何设计研究思路?我要研究哪些内容?我如何进行理论讨论?上述任何一个方面,没有思考清楚,都会影响到研究成果的质量。研究成果的质量,与研究者自身对此的期待和定位有很大关系。要做好一个研究,既是能力问题,又是态度问题。如果研究者的学术研究能力本身不错,再加之有良好的研究态度,往往就可以做好一个研究;如果研究者的学术研究能力有限,但态度足够认真,也能够努力完成相关研究,或者说至少可以达到基本预期。

 

问题五我如何去完善我的研究?

 

论文初稿写完了,如何通过不断完善、反复修改,让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加完善,成为一个令人满意的成果?这就涉及到我们如何对待论文写作的问题。我们经常说,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要认真改好一篇文章,关键是要看我们是否付出艰辛的努力。改论文是枯燥的,同时也是有成就感的。从最初没有章法到逻辑清晰、结构合理,特别是在理论分析、理论讨论方面有所呈现,这需要经过认真的打磨和反复的修改才能做到。因此,认真修改和完善论文非常重要。而且,除了导师的专门指导,现在也有很好的机制能够帮助大家修改和完善论文,例如不少学校都有预答辩、外审、正式答辩,这些环节都是为了帮助大家修改和完善论文而设置的。只要按照导师、指导组、外审专家、答辩专家的意见去认真修改完善论文,可以说,大家都能够把论文改得越来越规范,不断增强文章的学理性和逻辑性。

 

问题六我对我的研究满意吗?

 

论文写好了,也经过了数次修改,最后自己再看自己的论文,总是会不自觉问自己,我对我的研究满意吗?实际上这就涉及到论文的评价(自我评价与专家评价)问题。导师如何看待我的论文?外审专家如何评价我的论文?我自己如何评价我的论文?论文提交到教育部学位系统之后,会不会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刚刚黄迎虹老师提到,特别希望参考和引用一些有研究价值的硕士论文,但总是很难找到这样的论文。一篇硕士论文如何被学术界有所关注,甚至广泛引用?其实,这就关乎硕士论文的学术价值问题。论文写完后,在修改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与导师反复的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论文会产生基本的判断。例如,对自己的论文在总体上是否满意,对论文的哪些部分写得比较满意,还有哪些地方是特别不满意的。应该说,自己对自己的论文要有类似这样的认识和判断。

 

问题七我将来可以独立开展相关研究吗

 

毕业论文写完了,也答辩完了,硕士毕业了,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将来可以独立开展相关研究吗?我能否开展相关研究,这就与个人的研究能力有关,尤其是与个人的专业分析研究能力有关。将来无论是继续读博,还是到党政机关工作,都要学会研究某些问题。当然,研究的方式有很多种,有学术研究、政策研究、智库研究;有规范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等等。对于硕士论文完成者来说,毕业之后应该要有独立开展相关研究的能力,这是一种基本的研究能力。即使你不研究某些问题,也要学会甄别和判断,哪些研究是好的研究,即所谓有质量、有价值、有份量的研究,哪些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存疑。独立开展相关研究,尽管未必是纯理论研究,依旧会在很大程度上考验我们的研究能力。

 

问题八我将来能够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何种专业人才?

 

上述所言,讨论的都是关乎“研究”本身的问题。实际上,研究生毕业了,我们还应该考虑更为宏阔的问题。我将来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什么?我能够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吗?这就涉及到个体的服务能力和贡献才干问题。所有的人,不管读书多久,终归是要到国家和社会中,去从事不管是事务性还是研究性的相关工作。这个时候,我们要不断问自己,我的研究能力,我的学术品质,我的学术关怀,我的学术视野,我的写作能力,我的学术胸襟,我的个性修养,将如何贡献于国家和社会?简言之,我在硕士期间的学术训练,将来能够为我的发展奠定什么样的基础?政治学要研究国家,政治学研究生要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因此,我们必须慎重思考政治学者的人生问题和未来发展问题

 

 

(本文系作者2024年5月3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第十期南粤政治学论坛“政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经验交流分享与论文质量全面提升”上的发言,经作者充实与扩充)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97820-1436712.html

上一篇:导生关系关键在于厘清研究生学位论文师生责任
下一篇:警惕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思维茧房陷阱

6 郑永军 王涛 崔锦华 许培扬 杨正瓴 信忠保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