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用词的斟酌话题

已有 3412 次阅读 2010-5-17 03:17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气候系统

用词的斟酌话题。 (1630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16, 2010 02:22AM

有人问:气候系统比地球板块系统更像自组织临界系统吗? 有人答:气候不是自组织临界 。 

镜某有个“坏”毛病,不好好回答问题。遇到象这类“气候系统”云云的提问就让人气儿不打一处来。先搞清楚“气象”与“气候”的区别再来问吧。 

“好钢用到刀刃上。那刀刃是怎么粘上去的”?这是个好问题。国人说“百炼成钢”,显然这是个炼丹的路数,属于“不入流”的说法了。现代材料学的研究表明是“百锻成钢(刚)”,原理与多揉过的馒头好吃的道理是一样的。 

锻是个很费工时的过程,“好钢”并不是象高级合金钢那样有“高贵”的身份,不过是在于铁中碳的含量控制和热处理(组织处理)工艺上的技术把握。菜刀的刀体本身不需要这么复杂的处理过程,只要有适当的分量和大小也就可以了。因此从成本的角度和研磨的角度看,“好钢用到刀刃上”是个相当合理的设计方案。

刀刃是怎么粘上去的疑问应该说很“自然”,因为人们对铁等金属性质的理解多是在常温。高温条件下,原子的扩散速度很快。在高温下打铁,就如同可以把两块面团揉成一个馒头那样,也可以很简单地把两块不同质地的铁材料“粘”到一起去。如今,也可以通过爆炸的方法把熔点不同的材料金属材料压合在一起,比如把铜板和不锈钢就可以压在一起。高级的平底锅(诱导电磁锅)的锅底都是利用这样的复合材料来解决发热和传热的问题。 

过去有穿街走巷的磨刀人,肩抗着一条板凳,吆喝着磨剪子勒~锵菜刀。那时候的菜刀的刀口可以看出来是锻出来的,含碳量不同层的颜色也不同。如今很少有磨刀人了,不锈钢的刀具也不值得磨了。 

菜刀快了切手呢还是钝了切手?这个问题也是有两种说法。镜某是相信后者的。但是有很多人认为是菜刀快了切手,而且有“事实”依据:镜某磨刀的当天,就有人切菜时切手了。 

国人有个“快刀斩乱麻”的说法。显然这是不知道“快刀”性质的人、不会用“快刀”的人归纳出来的说法。因此这里的“快刀”是说挥刀频率上的“快”、斩乱麻心情上的“快感”,而不是说刀口锋利。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325253.html

上一篇:《甜甜花絮: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下一篇:mirror - 如何思考系列(十一):抓主要因素

1 金小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