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忌口

已有 2208 次阅读 2010-8-5 02:17 |个人分类:镜子医疗卫生专栏|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科学, 忌口, 经验法则

“第二种”不同理解 (27898) 
Posted by: mirror 
Date: October 18, 2006 11:07PM 


“有科学依据的忌口”,“无科学依据的忌口”在现象论上看,并没有区别。因为过敏这类事儿是很“个体”的。 

从“有这样的事例”到“普遍禁止”的分布中,应该有个“忌口”的台阶。如果以J师傅的工程背景说事儿,那就是“经验”(~现象论)不见得都有科学的解释。即便有科学的解释,也可能有个时间差。这个差很可能就是几十年、上百年。 


“科学的”在某种意义上看是属于“冒险的”,而“经验的”在某种意义上看是属于“保守的”。这个感觉只有体验过在前沿上的感觉,才能本能地把握住。 

因此, 
引用: 2)有科学依据的忌口和没有有科学依据的忌口有本质的差别。 
的主张,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理论没有办法“用”。因为这里有个不确定性。

 
葡萄橙的忌口问题,也是这几年才认识的。来生理不吃冰棍,与其讲是有“科学道理”不如讲就是“经验法则”。没有必要拿“科学”往自家身上套。吃医生的药不适应,停下来是最妙的选择。当然,精神病的药就是另论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吃药的问题上,可以很负责任地讲,有忌口。 (27856) 
Posted by: mirror 
Date: October 18, 2006 07:44PM 


中药的忌口与西药的在原理上是等价的。因为是在身体内的反应。如果,方博士不知道这个“常识”,那就是误导大众了。 


至于“拳击跳高跑步射击啥项目中有武林高手为国争光的”,有些原因是因为规矩,有些是技术的“饱和”。习武的对平常人有优势。但是同样对习武的人,就不是什么“招数”、“路数”的问题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347207.html

上一篇:mirror - 也说办丧事儿
下一篇:mirror - 真正的、科学的和逻辑的?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