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这样居高临下的教育态度只有两个字形容,没劲!"

已有 3855 次阅读 2010-12-20 23:15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素质教育, 阿伏伽德罗常数

"这样居高临下的教育态度只有两个字形容,没劲!"
作者: mirror (*)
日期: 12/20/2010 09:04:21

这是一个访客的留言,在也说说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测定。也许真是这样,没劲。
Quote

阁下这么大段的素质教育是……,谁规定的?有什么证据?此素质教育就是适应大多数人的教育原则?那小部分人呢?
这样的“问”题还真是不好回答呢。

对于中学的化学,镜某不甚理解为什么要学那么些没有用的分析方法。如同今天不学甲骨文一样,过去的分析方法是否也可以淘汰了呢?即便是不淘汰,是否可以减少一些这方面的课时,增加一些实际上大量使用的分析手段呢?

所谓大段的“素质教育”,不过是一些吃饱了不饿的大实话。“素质教育”的一个观点就是“正规化”,不搞“土法上马”。第二个“素质教育”的观点就是“有一说一”,第三个“素质教育”的观点就是“知道选择”,第四个“素质教育”的观点就是“识数”,第五个“素质教育”的观点就是“知难”,作为第六个“素质教育”的观点,那就是要知道在做什么事情,什么是问题。

中学化学课程中,有许多“意淫”的分析方法。比如这个测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题目就是个“意淫”。把题目说得很大,这是国人作文章的一个弊病。镜某欣赏的“美学”是看上去很不起眼的一个事情,细分析下去却有很大意义的那类事儿。比如卡文迪什测量地球比重的实验,人家并没有去主张说是测量“引力常数”。

测量比重、测量密度是个很实用,也很要紧的技能。人们对这类测量方法理解的重要性,要远大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直接说测量物体密度并不是个“丢人”的事情,反而是说测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很有些乡下人穿西装进城的感觉。

测物质的密度有很多方法。阿基米德的方法是个很著名的故事。用液体量测量物体的体积是个很常规的、很正式的方法。把握这个技能,理解这个思路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前几天就有朋友大老远的来电问,如何测量粉体的密度,以及产品的颗粒度与密度的关系等问题。这是关系到那个人“饭碗”的问题,所以她感到很重要。

“识数”的问题就不用说了。这“识数”不是说知道6个是半打儿,而是说知道有效数字。别是去年听说是五千年古国文化,今年就以为是要变成五千零一年了。这样的笑话儿不是没有,教育部的某研究所的文章里就有类似的事情。

“知难(男)”在人生中很要紧。不是说怕嫁错人么?就是这个道理。教育这类事情,说起来可以是大道理,而做起来都是些小事情。“识好歹”也是个素质教育的基本。什么叫做“美”呢?就是用苯这样液体,虽然是有毒、有害,来测量食盐细颗粒的体积。什么叫做“丑”呢?就是主张这样作可以测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做同样的事情,可以因为说法不同而决定成败。可以是“屡败屡战”,也可以是“屡战屡败”。

如果说这也是“居高临下”的话,只能说某些人的位置太低了一些。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395584.html

上一篇:煮饺子的物理学
下一篇:【甜甜花絮: 大宝弟弟的“求婚”问题】

4 武夷山 黄晓磊 刘广明 huxuanlai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