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巨磁阻

已有 3071 次阅读 2010-12-30 06:41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巨磁阻

他对巨磁阻的认知很落后了。2009年还认为
作者: mirror 
日期: 12/18/2010 02:28:20

信息存储的今天和明天
Quote

由德、 法两国科学家在 1988 年所发现 (并获得 200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的巨磁阻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效应有可能为解决磁阻随机存储器的存储密度问题提供帮助, 不过这方面目前尚无具体成果。

国人教育的影响结果,造成了读物理的人都去读“理论物理”。科学网上的李老师说极力不主张一般学生读理论物理的研究生,很有些道理。“理论物理”与国人的士大夫思想有共鸣,对年轻人的“毒害”很大。

他的《从日晷到原子钟》也不很成功。关键还是对技术的本质理解不深。这个本质不是做理论物理的人能够把握的,需要一些动物性的直觉。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今天的硬盘中都是用的这个原理的器件。有十多年了。
作者: mirror 
日期: 12/18/2010 06:43:23

下一代也是巨磁阻,但是属于隧道型的,不是你介绍的那种了。电流方向不是在薄膜内,而是垂直于薄膜的那种。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吴嫂介绍的是开始阶段的巨磁阻现象。后来发展到材料间有绝缘层,
作者: mirror 
日期: 12/18/2010 08:21:39

像约瑟夫隧道效应那样的材料结构,在有磁场和没有时的电流(电阻 )不一样的现象。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不是的。亏着您也写过这个课题。
作者: mirror 
日期: 12/18/2010 09:52:46

2007年诺贝尔奖的工作是磁性层与非磁性层的夹层结构。那个夹层一般是Cu这样的物质。tunnel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是说几个nm的绝缘夹层。跨越着这个夹层,隧道电流随外界磁场的强度变化。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398932.html

上一篇:煮饺子的物理学
下一篇:滑雪去喽!年后成百万富翁,各位新年快乐!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