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是很值得称赞的

已有 2455 次阅读 2011-4-21 16:58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阿Q, 修养, 精神胜利

思路大世界。想开了,也就没有什么了。 (10176)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22, 2006 08:20PM 

所谓修养,不过是驾驭自己感情的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驾驭知识的能力。首先要承认人与人的这些能力都有不同。能认识到这步,至少有一半口水仗可以不掐。 

驾驭自己感情的能力,也是天分、也是来自训练。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是很值得称赞的。计算机“发疯”了,可以按个复原键。人发怒了可以有些个“复原”的穴位,比如:我名校、我富有、我健康、我有名、我年青等等的,甚至于我傻都可以成为感情复原的穴位。 

对于多数人而言,作到“一个超脱了低级趣味的人”实在是不容易。上半身与下半身的“司令部”不同,只能是分别对待。

“和而不同”的难度。也说各位的“掐架”。 (9868)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22, 2006 06:05AM 

  总是一个“方话题”,也的确是没有新异。有一个视点:如何判定“总”?往往大多数人是按数量计的,实际上从时间上看,并没有“总”。讲“间歇”也许是合适的,但听上去有些象“癫痫”。 

  国人的传统文化里,对人和对事儿是不能区分、不容区分的。这个传统渗透在各级的教育里也表现在这个虚拟空间里。“骂人”用马甲,可以认为是回避这种
不可分的一种智慧,不想撕破脸面么。 

  区分人和事儿的能力的不发达,使得传统的理念总是强调做事要先做人。葛兄一类型的“反方”群体基本上是来自认为其为人处事的不妥。“挺方”的除了一些被洗脑了的之外,多是出自“论事”派论理。两类意见属于立体交叉,不可能有共识。因为讨论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对象。产生“误会”的原因不过是两个“剖面”同时出现在一个“载体”上。 

  一个活人有“情绪”不能发泄,按照洋人的说法就是有“应力”了。不发泄出来,于精神卫生不利。发泄出来也就好了,这个坛子也许就是为了这种发泄筑的。按法理讲,读书坛是个“私家”坛,言论是要受管制的。很多人对这个管制不能够理解,这也很不妥。 

  情绪调整的最好的法子,还要数“精神胜利法”。不要以为阿Q用了就不好意思拿来用。只要是管用,拿来用就是了。活得健康、自在,才是第一位的。 

  方比一般人还是聪明些,至少是比起很多“恨方”的人来说。至少他能够比较快地察觉到镜某唱的与他不是一出戏了,而反方的很多人还以为镜某是“属狗”的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435768.html

上一篇:镜子微博:科网好友的档次分类
下一篇:“小家子气” 与 “大家子气”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