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杂耍”回放: 洋院士等问题

已有 2202 次阅读 2013-4-7 18:08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洋院士

“杂耍”回放,之九。洋院士等问题
作者: mirror (*)
日期: 04/05/2013 23:17:50

送交者: mirror 于 April 30, 2003 00:36:23:
回答: PNAS, Blood有几篇文章就当上外籍院士了,看来中国的国力是提高了。 由 pilgrim 于 April 29, 2003 22:42:49:
美国人的“院士”大约是每几十名“scientist”里选一个角色。

同用一个“科学院”的名字,内容完全不同。可以讲美国的“科学院”是个“学界”的一个“理事”机构。尤其是对“学界”以外发挥着作用。

苏共开党代会,请中共代表团参加了。就是这点。“延安整风”后的共产党,不会因为是参加了苏共的大会,就另眼相看。也不要把外国人讲的看得太重。一百多年,国人对这类事还是没有“摆正”。中国大约也是世界上数得上的大“医疗市场”。按市场规模给几个“配额”,并不是什么纯“学术”上的事儿。

送交者: mirror 于 April 30, 2003 00:11:22:
回答: 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九条的问题 由 田牛 于 April 29, 2003 15:42:16:
“国体”还得有,记得有个叫国家的军事委员会,其成员和主席与党的中央军委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三权分立”的想法。不过是对“司法”和“司军”的认识不同而已。

  宪法这个档次的法,只能讲到“属于人民”的程度。具体如何能保证它属于人民,还得另立法。但是,这事儿目前还讲不通。因为还没有一个吃“法”的阶层。法科儿走红,不过这十年,那代人还在三十出头。再等20年,这些人当部长了,就好办了。

  “所有(属于)权”和“使用(行使)权”的分离处理,以国人的“智慧”很早就有了,不过没有象今天这样明确罢了。

送交者: mirror 于 April 29, 2003 22:59:19:
回答: 突发奇想,追根溯源 由 Smilecracker 于 April 29, 2003 14:00:11:
如果能割断和以往的各种联接,美国的制度,是人脑能够设计出来的“最好”的版本。

  问题是当年美国人的“割断”,并不是“人为”的。可以认为是一种“天然”。人们对飞来横祸和自杀的认识不一样。虽然都是一个人的“死”。因此,“割断”就不是象想象那样的简单。

  需要加注的是:
1)“最好”并不是见得是“唯一”,
2)和购物一样,“最好”并不是见得能“买”得起,
3)“最好”并不能保证是“永远”,
4)“最好”并不见得是所有人都认可,
5)“最好”的到手之前,总得有个“次好”的东西用着,
6)“最好”和“最合适”是两个概念。看看“磁悬浮”就知道了。
7)增长率7%的时候,没有工夫想“最好”。等增长率到了2~3%甚至更低的时候,“否定”现状就是第一位的了,选“最好”的事儿了也不见得就能成。
8)“先”“后”往往是“人为”的。比如“先”结婚,“后”生孩子。自然里并没有为什么要这样的“道理”。

送交者: mirror 于 April 30, 2003 04:12:18:
回答: 关键问题: 由 Smilecracker 于 April 30, 2003 03:45:11:
没见过癌吧?没得过癌吧?没治过癌吧?要是能有“关键”存在,癌就和心脏血管的疾病一样,有些办法了。
  割下去就能治好的,是猴子、是鸡眼、是包皮。连男人掉头发都讲不清楚的时代,论清十几亿人的事儿,而且还是“关键”,就有些不着边际了。
  不怕没有“关键”,记着有这档子事儿就可以了。可怕的是大家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去套、去找、去造“关键”。

送交者: mirror 于 April 29, 2003 22:12:27:
回答: 问个低级问题:李慎之到底牛在哪里 由 sinoMD 于 April 29, 2003 21:34:18:
牛在是这(那?)段历史的“数据库”。
 “经历”了不见得就是“理解”了。那一代包括新生代里,能“理解”的人不多。这个“理解”并不仅仅是“哲学”意义上的,而是更接近生活中强烈的“恋爱”后又不得不分手、同时又生活在恋人身边的那种。

   那一代人里,能把事儿讲清楚的并不多。因为大学生本身就不多。有人格兼有头脑的人更是少数。李先生是少数里的少数,所以“牛”。尤其是在多少知道那段历史的人里。

送交者: mirror 于 April 30, 2003 01:33:15:
回答: 不上大学等于无知? 由 鹏归 于 April 30, 2003 01:10:23:
将“知”译为“知识”,就是悲剧的开始。
民可是“由”之,不可是“知”之的道理就在此。那一代人里,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并不多,知道自己周围发生什么事儿的人也不多。远的不说,就是“8x8”的当事人们,也不见得就都知道他们在作着什么,周围发生着什么。

送交者: mirror 于 April 30, 2003 02:03:45:
回答: 问题更严重了 由 鹏归 于 April 30, 2003 01:39:33:
非常合格的理解。“大学”是干什么的?是“知”的化身。
“知”和“神”的分离,不过是这几百年的事儿。用“科学”作为训练“知”的程序,也不过是这百年的事儿。对付无“知”的办法,叫“智慧”,从有“神”的时代就有。无“知”加无“智”,大约是最悲惨的时代。中世的“黑暗”,就是这个情形,“文化大革命”也是这个情景。

  跟那些玩儿“哲学”的“过不去”,也是为了“知”一事儿。至于“反”什么,倒是无关紧要的。


送交者: mirror 于 April 30, 2003 02:35:15:
回答: 这招高明 由 鹏归 于 April 30, 2003 02:14:50:
挺象那么回事儿的。再“点”一下儿:金字塔的最高“高度”,并不是最顶上的那块石头决定的。而是由最低层的石头的强度决定的。此道理不比“跳蚤”跳高更难,可是能知道,能会用的人,并不多。

知道其中的“科学”原理,可谓“知识”;而能将此原理应到此处,可谓“知”也。
就高40分,虽不多,也够用。道理是“在‘用’字上很下工夫”。

镜子是吃饱了反“胃酸”来玩儿。可有几个“愣青”没饱肚子,拿瓶里半满的醋也敢当“胃酸”。服了。

送交者: mirror 于 April 30, 2003 02:45:48:
回答: 又长知识了 由 鹏归 于 April 30, 2003 02:39:33:
用词准确!不过将“知识”化为“知”还得再“跳”。
不然,那百科全书就成了“知”的化身了。


送交者: 鹏归 于 April 30, 2003 03:53:38:
回答: 用词准确!不过将“知识”化为“知”还得再“跳”。 由 mirror 于 April 30, 2003 02:45:48:
还有问题:不上大学则对文革"无知"这样的大道理深奥了点,你给介绍一下,古埃及的大学是如何给金字塔设计师颁发博士学位的?从知识到知不难,贴一块狗皮膏药把识字盖上不就得了。


送交者: mirror 于 April 30, 2003 05:13:05:
回答: 还有问题 由 鹏归 于 April 30, 2003 03:53:38:
“大学”有没有不知。“私塾”一类的会有。
“学位”大约是论“成分”。是这个“成分”的人就有资格了,不用象“科举”那样费劲。
“从知识到知不难”是一家之言。也许就是这样的认识,导致以为再过若干年就可以“创一流”大学呢。

一般认为“从知到知识不难”。也就是讲,懂了万有引力了,算个什么天象,预报个潮汐不难。而从知道“几大定律”、也知道苹果不往天上飞的现象,反推“万有引力定律”就难了。这个“作业”并不是逮个人就可以承担的。

  单论金字塔的高度,底下的一块和上面的一块的“贡献”等价。缺了哪一块也不行。甚至可以讲就顶上的那块是“关键”。而要论能够达到的高度的话,顶上的那一块石头的意义就不大了。最底下的石头(们)的能力,决定了能够达成的一切。
 
  “把‘识’字盖上不就得了”的理解可以给“鼓掌”。“识”是用肉眼,而“知”是用“心”眼。肉、心混在一起,当然分不清。把“肉眼”一遮,在一片黑暗的条件下,“知”就起作用了。“洋药”的造法儿就是“知”的方法,“中药”的造法儿就是“智慧”的方法。也难定优劣。让他们并存,也是个“智慧”的办法。哪个合适用哪个。

  数据库(软件)的“伟大”不在于能存多少条知识。而在于如何能在查找人本身并不十分明确的情况下,把有些关联的东西调出来出示。这个机能就是数据库的“知”了。“知”发达了,有些就可能变成“智慧”的形式“储存”起来了。


送交者: mirror 于 May 11, 2003 06:36:27:
回答: 别把葵花宝典当真 -- 回应王晋康的“高论” 由 老歪 于 May 11, 2003 05:43:05:
医学、病菌、病毒和人自己。
  控制感染症是2战后医学上的一个飞跃。但是就今天的人类寿命而言,决定性的因素仍然取决于人的生活方式本身。

  传染病的危害固然有病菌、病毒等“引子”的作用,但是近代的人类生活方式,流通的发达,无疑大大地助长了“传染”的威力。这个因子,比议论“免疫”云云的因子要大得多。死亡的前三名里,癌症算是不知原因,心脏、脑血管都是人本身的因子造成的。不同的是,人们都是对己宽,对人严。把事儿都怪到病菌、病毒的头上了。当今萨斯流行之际,人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也不可误解,不可忘了理性的思维。


关于卡文迪许一文的一点儿补充:

  科学的“贵族”精神的一个“活化石”,正是体现在此研究所。亨利卡文迪许(1731-1810)是当时英国的巨富,其财富可以和英王室比。他去世后的财产的基金,对研究所的运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类的基金,不论它的来历如何,哪怕是来自厕所的门钱,也没有任何“异味”儿。这对于其它剑桥的学院的运作,也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精英”不同于“贵族”,它是个大众社会的概念。卡皮查被斯大林“请”回去后,他们能把卡皮查实验室的全套东西送给苏联。这就是“贵族气质”,倘若在大众社会里,一定会再找个人代替。

  对于有这样的“贵族”文化,百姓能认可。这是那个岛上人的智慧。问题不是跟“潮流”,也不是领导“潮流”。而是其“创造”性的研究形成了“潮流”。在“贵族文化”里,这都是“分内”的事儿。因此,他们能够“平常心”地看待这类“创造”。在很多事情并不十分明确的时候,历代的所长们能够看准并确定将来的学术方向本身,远非是炸药奖可以评定的内容。那里的“大学人”的血脉里,流着如何维持“大英帝国”繁荣的史命感。也可以说,中世纪的“黑暗”,带来了“文艺复兴”以及今天的繁荣。这一点,人家的祖先也是付出过“代价”,不是轻易就可以学来。包括他们的“分家儿”,在这一方面也还没能学来。

  “搞钱”有这样、那样的难度,同样“发钱”(=投资)的难度也决不亚于要钱,甚至责任更重。总的投资数量上去了,“搞钱”就容易些;而能在回报按投资比例条件下保持“投资”风险不变,可是一个天大的难事儿。这个难事儿的承担者一方,恰恰又是要钱的人。


就“建立一个象美国NIH那样的机构”与亦明商榷


  在“江湖”上自然看不到“院士”,但是看得见“亦明”。“凭借着自己对美国科研体制的一知半解,趁着目前这个混乱时机,想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之外另立山头,自搞一套,既不合时宜,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的陈述不太合适,讲NIH的成立“几乎完全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也显然是低估了美国人的智慧。

首先得对医(科)学的特殊性有所认识。可以讲,没有“科学”之前就有“医学”。“医学”也不屑、也完全没有必要称自己为“生命科学”。与挑战“未知”的“科学”比,医学更象土木工学,是个有明确的“担保”的领域。所谓“担保”是指:有疾病患者,有投保人,有保险机构,有医疗系统。有这样一个相互依靠、又相互制约,利益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准“闭合”体系,以及这个体系内的货币流通量为“担保”,“投资”进去不但不会有大的风险,而且还能得到各种各样的“回报”。早独立出去、早造福人民(被保险民)。因此,把它从“担保”不明确、有风险的“科学”投资领域里分出来,另起锅灶,比把它栓在没有这样的“担保”的“科学”研究的体系里无疑是个更明智、更合理的选择。

“废除中国的院士制度”当然也不是明智之举。因为有个“法则”叫“傻子过年看隔壁”。隔壁街坊都有“院士制度”,而恰恰是没有“科学院”制度。所以,首先要“解放思想”,就是要废除“社会科学院”;其次是“打碎枷锁”,就是要废除“科学院”。只留下两个机构的院部的一些机能和职能,很多事儿就好办了。两个“科学院”都是过去了的时代的产物,今天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存在意义。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677946.html

上一篇:“杂耍”回放: 从网上“调研”,也是个省钱省力的办法
下一篇:围脖:如何称空气的重量?

2 陈楷翰 吴飞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