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海边拾贝壳的孩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yercls  liyercls@hotmail.com

博文

元问题与“头脑风暴”—— 教育心理学课的学习心得 精选

已有 4902 次阅读 2010-6-4 18:15 |个人分类:教育杂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学习心得, 教育心理学, 教学案例

                                                                  元问题与“头脑风暴”

                                                                                              —— 教育心理学课的学习心得

                     

实验过程:

1.将班级成员分成AB两个小组,并从中随机选择一位同学C

2.B组同学到教室外休息,由CA组同学描述事先给定的纸上所画的一组正方形(见附图1),A组同学根据C的描述将图形在自己的纸上画下来,时间为三分钟。

3.A组同学到教室外休息,由CB组同学描述事先给定的纸上所画的一组正方形,B组同学根据C的描述将图形在自己的纸上画下来,允许B组同学向C提问,时间为三分钟。

4.A组同学回到教室,向大家公布正确答案,记录AB组同学画对的正方形的个数(见表1)。

5.向大家解释刚才所进行的实验的具体过程,首先请C同学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再请AB组同学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

6.将大家的意见进行整合,并启发大家深入思考那些尚未被发现的原因。

 

 


 6   5   4   3   2   1

A

 

B

 

                                             图1

 

                                                                                          表1

   

    

    以上是在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主讲中学化学教学法的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课的其中一个教学片断。这堂课上得很精彩,这个老师首先从化学中经常提到的一个名词“系统”出发,将教学看作一个系统,将教师和学生看作这个系统中的元素,元素与元素之间通过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这个系统保持稳定并得到发展,然后,老师和我们一起做了这个实验。

    这也许是众多优秀教学案例中极为普通的一个教学案例,但对于作为师范生的我来说,它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为在这短短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我不仅经历了一个最基本的教育和心理研究的基本过程,而且还在不知不觉间经历了几次角色的转变:首先是我作为实验的被试,满怀好奇的想知道老师做这个实验的真正意图,接着是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从一个学生的视角来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在我大概明白老师的真正用意以后,我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思考这个教学片断对于我今后的教学有什么借鉴作用,之后,我又从一个教育研究者的角度来看这个教学片断,思考它对于教育研究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可以说正是这个实验使我第一次真正觉得教育非常有趣,仅仅通过老师简单的几个问题或是几个眼神,就足以使你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明白很多道理,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启发你去思考更多的问题,甚至能改变你的一生。

    在本学期教育心理学的汇报课上,我重新做了这个实验,有意思的是,在本次实验中出现的许多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竟然与大二时做的实验相差不大,如A组的总体成绩不如B组;在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时,大家都会很容易想到B组允许向C提问这个因素;AB组同学总是倾向于分析AB组成绩的组间差异,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归因于环境因素和C同学的描述方式,而往往会忽视进行组内差异比较,倾向于忽视自己的个人原因,如注意力、空间想像力等。

    但是,两次实验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现象,如在后一个实验中,C同学认为B组同学允许向她提问,这对她的思路产生了干扰,使她不能顺利、流畅的将图形描述清楚,C同学还提到她的思维方式与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存在不同也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一个因素。另外,B组的一个同学提到,在B组的其他同学向C提问时,他们之间的互动对他产生了干扰,使他在本来理解正确的情况下,修改了原来的认识,以致最终不能正确完成任务。

    两次实验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同时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使我对这个教学案例更加充满兴趣,如果将这个教学案例进行推广,是否会发现其中的某些相同点是稳固不变的,是否会发现更多的不同点?如果其中的某些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在若干次的实验中仍然存在,我们可否将其归纳总结成为教育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如果我们发现更多的不同点,那么哪些因素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怎么判定它们是否是主要因素?

    在未学习心理学之前,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很简单,我认为这个教学案例首先反映了一个简单的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而且我对实验结果的预计是B组的成绩肯定会好于A组,另外,我认为这个教学案例体现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而且它倡导要引导师生进行正确的归因。但在经过思考并提出了上述一番问题以后,我越发感觉到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教学案例中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的问题,包括人的归因、注意力、动机、空间想像力、语言表达,也包括人的社会交往、互动等。在本学期,我还同时选修了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课程,还阅读了与神经教育学相关的一些文献,我觉得这个教学案例还包括如人的视觉表征、表象的心理旋转等问题,并且这些心理过程都具有相应的脑机制。对这个教学案例进行在行为层次上的研究,使我们能发现这个教学案例中的特殊现象和规律,但单单通过这一层次的研究并不能为我们提供对这些现象和规律的实证性的确切解释,例如,我们可能会发现学生在根据C同学的描述画图形的时候,会倾向于在某个图形上犯错误,但为什么会具有这种倾向,是由于时间太短的缘故,还是由于C的描述方式不当,还是由于学生对这个图形进行表征时存在困难等,这其中的哪一个因素是造成这种倾向的主要因素?心理学和脑科学都是研究人的科学,并且认为人的行为活动都具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脑机制,尽管人的行为活动中包含的变量很多,尽管目前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还存在许多局限,尽管我们要讨论清楚这一个问题所需的时间很长,但是采用基于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以上这些问题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教学案例,而且我们也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因为我们需要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相应的脑机制的基础上来科学的设计教学和实施教学。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以上这些思考,使我明白教育的确是一门科学,但是作为科学,其意义并不仅仅只是为我们揭示各种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教师都能理解这些规律,但是要能正确的利用这些规律,并使之能为教育产生效益,仅依靠教育科学是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的,例如,大部分的教师在教授教育理念的课程时,通常都会采用讲座的方式,教师讲,学生记,大二时给我们上课的这位老师却从一个新的角度、采用新的方式来启发我们思考这其中的教育理念,并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映像。事实上,我们会发现,也许某一位教师可能并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他或她的教学方法能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和他们的人格魅力确实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所依赖的不仅仅是教育科学所总结的各种教育理念和规律,它还需要教师授课的技术与艺术。何为技术?简单说来,技术建立在科学之上,是一种规范的、可操作、可复制的程序和行为方法,教学技术是教师能熟练、有效的进行教学的基本前提。何为艺术?简单说来,艺术建立在熟练的技术之上,是一种开放、灵活、自由、新颖的行为方法,教学艺术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水平的教学方法,而审美化教学提倡将整个教学过程转化成审美欣赏和审美表现和美的创造,以减轻师生的负担,使师生获得身心愉悦,进而能提高教学质量,它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的教学。可以说,一个理想的教学设计、教育过程应是教育科学、教育技术和教育艺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却是教育科学与教育技术和教育艺术之间的脱节,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已成为怎样将这三者有机的融为一体,怎样使教育科学能指导教育技术和教育艺术的生成,怎样使教育理念能转变成实际的教学过程,以更好的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总结回顾以上这些对一个简单教学案例的思考,很难分清哪些是学习教育心理学课的学习心得,也很难区分哪些是对本门课的建议,但它们确实是经过我对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以后所总结出来的。在第一节教育心理学课上,我带着一个问题开始了对这门课的学习,即教育影响与人的心理是怎样联系起来,并相互作用的,也许在这门课程结束以后,对于这个问题我仍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经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即是我带着更多的问题进入以后的学习。回想起在本学期曾听过一位教授讲解有关“元问题”的知识,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元问题,比如,“1+1=?”,数学家认为它等于2,经济学家认为它大于2,元问题的重要意义不在于问题本身的意义,而在于这个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的思考,在于不同的人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得出的一系列的新的认识。如果将这个简单的教学案例作为一个元问题,我很想知道我从这个问题出发还有哪些思考,其他人又有些什么思考,我们的共同思考是什么,不同思考是什么……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9686-332069.html

上一篇:对中学科学实验教法课的体会

3 唐常杰 刘广明 baijiab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