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鹏翔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毕鹏翔

博文

《供电系统设施管理技术、方法及应用》(第二版)译者前言

已有 1811 次阅读 2017-6-4 13:43 |个人分类:电力科技|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老化, 输配电系统, RCM

本书《供电系统设施管理技术、方法及应用》(第二版)是美国Taylor&Francis Group所属的CRC 出版公司出版的《电力工程丛书》的第12分册。该书作者H.Lee Willis 是国际上输配电系统领域的权威专家,曾经长期在ABB公司供职,参与指导了世界各国250项输配电系统管理项目的实施,发表了300多篇科技论文,出版了多部专著,2013年2月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了H.Lee Willis的专著《配电系统规划参考手册》(第二版)。

美国电网主要经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大规模建设和改造而成,其电网中的大部分设备已经运行了40年以上,《供电系统设施管理技术、方法及应用》一书就是美国管理电网设施的经验总结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为了借鉴美国电网发展经验、电网设施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我们从2008年开始就着手《供电系统设施管理技术、方法及应用》(第一版)的翻译工作;2012年12月CRC 出版公司出版了该书第二版,全书的篇幅由548页增加到了821页,不仅改写了大部分内容,还提出了用于设备管理的可持续点方法。于是从2013年开始我们着手第二版的翻译工作。先后有9人参与了本书第一、二版的翻译工作。在本书第一版初稿翻译阶段,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张根周、毕鹏翔、薛军负责第1、2、3、4、5、6、7章初稿翻译工作;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恭娴负责第10、12章初稿翻译工作;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李依凡、眭肖钰、谢芳、王 丽负责翻译第8、9、13、14、15、16章初稿翻译工作。在本书第二版初稿翻译阶段,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张根周、毕鹏翔、薛军负责第1、2、3、4、5、6、7、11、13、14、15、16、17章初稿翻译工作;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恭娴负责第10、12章初稿翻译工作;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外语系毕蔚然负责翻译附录A和附录B。初稿完成后张根周、毕鹏翔、高恭娴对各章的术语和内容进行了统一。毕蔚然参加了全书的校核和定稿工作。

在本书第1章,作者指出“The authors havedeliberately used the term ‘Power Delivery’ rather than ‘T&D’throughout this book in order to make a point that is both crucialto success in dealing with aging infrastructures, but very often overlooked. Theinfrastructure involved in the issues being discussed here includes a good dealof the T&D system, but not all of it.”。另外,在本书第15章中还介绍了炼油厂等企业的电力系统,因此我们将“Power Delivery”翻译为“供电系统”。在本书16章和附录A中,作者指出“‘Age’is theperiod time a pole or group of poles has been in service.”。明确设备运行时间为“年龄”,并且书中用设备年龄、设备等效年龄来表征设备状态,为方便讨论我们设备年龄单位统一为“岁”。

本书从第一版初稿的翻译到第二版定稿历时9年,值此译稿完成之际,衷心感谢各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刘健教授、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张平康博士、朱跃高级工程师、倪建立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力出版社编辑陈丽、陈倩、中国水利水电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辉等对译稿初稿的修改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很多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尽管很多人为本书的翻译付出了宝贵的心血,但由于本书翻译校核工作量巨大,一定还存在一些错误,望读者见谅。读者如发现任何翻译不足之处,烦将相关情况发给我们(763752252@QQ.COM),以便我们予以纠正。





https://m.sciencenet.cn/blog-37332-1058984.html

上一篇:在公司卓越绩效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下一篇:Kathy Brush,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之前的国际历史研究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