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锋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livia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博文

林奈,达尔文和海克尔谁更伟大?

已有 1205 次阅读 2013-1-26 18:2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达尔文, normal, style, center

林奈,达尔文和海克尔谁更伟大?

 

         系统学、进化和生态之间到底之间有什么内在关联?如果把系统学鼻祖林奈、进化生物学鼻祖达尔文和生态学鼻祖海克尔放在一起比伟大,他们三人谁的贡献更大?

          这样做比较似乎毫无意义。笔者认为:系统学、进化和生态互为关联,密切联系,不能分割。植物系统(分类)和进化需要来自生态学方面的证据(如生境等)来进行类群的区分与辨识。同时,认识植物名称是进行植物生态学的基础,搞植物群落生态的人,打样方认识样方里的所有物种名称是群落生态学的前提,如果物种名称都认不清楚,植物多样性也无从谈起。

生态学,系统学和进化(plant ecology,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国外有很多高校或研究所将三个学科放在同一研究单元里,例如:美国Alabama生物学系(Biological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EES);德国慕尼黑生态学、系统学和进化学研究生院(Munich Graduate School for Evolution, Ecology and Systematicshttp://www.eeslmu.de/index.html);以色列耶路撒冷的亚力山大希尔伯曼希伯来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进化生态系(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The Alexander Silberman Institute of Life SciencesThe Department of Evolution,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此外,还有国际学术期刊: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Perspectives in Plant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等,也是将三者放在同一话题中。贴出三人的baike介绍,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三人谁更伟大吧:

         林奈:瑞典博物学家。动植物双名命名法的创立者。自幼喜爱花卉。曾游历欧洲各国,拜访著名的植物学家,搜集大量植物标本。归国后任乌普萨拉大学教授。1735年发表了最重要的著作《自然系统》,1737年出版《植物属志》,1753年出版《植物种志》,建立了动植物命名的双名法,对动植物分类研究的进展有很大的影响。为纪念林奈,1788年在伦敦建立了林奈学会 ,他的手稿和搜集的动植物标本都保存在学会。

        达尔文:英国 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 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 》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 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海克尔1834216日-191989日)生于波茨坦卒于耶拿德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同时也是医生教授。海克尔将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进化论引入德国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了人类的进化论理论。

    海克尔本来的职务是医生,后来任比较解剖学教授。他是最早将心理学看作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的人之一。他引入了一些今天在生物学中非常普遍的术语如生态学等,他将政治学称为是“应用生物学”。他的一些理论和主张后来被纳粹理论家利用,成为其种族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由。海克尔也是优生学的先驱。

    海克尔比较知名的文章主要是他的科普、嘲讽文章或者他的游记,但他的学术文章今天依然可以提供新的启发。比如他1866的《形态学大纲》是世界上第一部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教科书,在他的1874的《人类学》中他使用比较解剖学的方法来探讨人从动物世界的进化和人的来源。他的三卷长的《系统发生学》至今很少有人读,这是一部从18941896发表的巨著,其中海克尔描述了他对整个动物世界的进化和亲属关系的认识.

        生态学Ökologie)是恩斯特·海克尔德国生物学家 1866提出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 (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1] 德语Ökologie(最初:Oecologie)是由希腊语 词汇Οικοθ(家)和Λογοθ(学科)组成的,意思是“研究居住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的动物(Lebewesen)的学科”,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2] 环境 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是指生物物种之间和物种内部各个体之间的关系,非生物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土壤 岩石 空气 温度 湿度 等。[3]

       1935年英国的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 的概念之后,美国的年轻学者Lindeman在对Mondota湖生态系统详细考察之后提出了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由此,生态学成为一门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近年来,生态学已经创立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即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影响的小环境到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如今,由于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密相关而产生了多个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 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微观方面向分子生物学方向发展,生态学是向研究宏观方向发展的分支,是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直到整个生物圈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生态学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利用地质学 地理学 气象学 土壤学 化学 物理学 等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是将生物群落和其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互相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 循环和能量 流动的整体来进行研究。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677-656772.html

上一篇:城市中的保护学
下一篇:植物大战PM2.5

4 曹聪 应行仁 强涛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