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人舒化鲁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uhualu1016 厚德载物夯实管理基础!

博文

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核心就是对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化

已有 4476 次阅读 2010-12-30 10:01 |个人分类:SH研究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舒化鲁, 规范化管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核心

      作者:舒化鲁
        企业管理不规范,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也就是企业管理人员实施管理的行为不当,存在过多的随意性。正是这种不当的随意性行为,导致企业组织运行过程中不同的单位、部门和岗位角色的行为活动相互之间不协调、不配合,降低了企业组织运行的效率和效益。所以企业规范化管理首先就必须对企业实施管理的行为本身从总体上进行限定。
对于管理行为,很多人都存在一种误区,认为管理就是运用权力约束他人,让他人不得不把工作做好。因而认为对于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不应该有什么约束,管理者愿怎么管,就怎么管,在管理者实施管理的行为活动上要给予管理者不加限制的自由。
之所以会陷入这一误区,是他们把管理等同于对下属被管理者的指令、控制和监督。认为有了这种指令、控制和监督权力,无论怎么运用也不会有错。很显然,这是混淆了管理行为与管理目的的关系,甚至是把几个具体的管理行为当作了管理目的本身。管理就是通过他人做好工作的意志努力,意志努力的方式就是管理行为。其效果是好还是差,得用他人是否做好了工作来检验。管理行为如果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让他人把工作做好,这种管理行为也就失去了全部意义。企业管理规范化,也就是对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化,在选择确定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基础上,全面制定实施管理的行为标准要求,让企业管理人员,上至董事长,下至基层作业组长,都严格遵循。
不同的管理行为是与不同的管理效果联系在一起的。要保证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也就必须把普遍有效的管理行为,作为管理人员实施管理的共有标准。在管理方式、方法上探索创新应该倡导和鼓励,但必须保证所探索创新的方式、方法,比普遍有效的管理行为方式、方法更有效率。既不能让管理人员随意按照自己的偏好行事,也不能让管理人员拿企业组织的管理工作做无谓的试验。
企业规范化管理从总体上分析,其行为标准要求,主要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即:决策程序化、组织系统化、奖惩有据化、业务流程化、管理行为标准化、绩效考核定量化、权责明细化、目标计划化、措施具体化、控制过程化(参见舒化鲁:《拥抱辉煌的六根魔杖——企业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第16-2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企业管理的行为所包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这里主要是根据当代世界上管理得最有成效的企业所通行的具体做法进行的归纳。这十个方面的内容,也远远覆盖不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内容。但是,有一点是确定不移的,这里所讨论的十个方面的企业管理行为标准要求,如果都具体实施,落到了实处,企业管理也就大体上实现了规范化,也就可以保证企业组织的运行获得充分高的效率和效益。并且,如果是一个不成规模的小企业,在其企业管理中全面贯彻落实了这十个方面的行为标准要求,也就基本上实现了管理的规范化。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8604-399002.html

上一篇:员工激励奖什么?
下一篇:企业组织是企业领导人延长的四肢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