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人舒化鲁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uhualu1016 厚德载物夯实管理基础!

博文

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已有 2115 次阅读 2011-8-29 10:18 |个人分类:SH研究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企业文化, 思维方式, 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价值

/舒化鲁

规范化管理实施指导网首席专家

企业文化建设是有规律有程序的,并且也无法一蹴而就,必须经过周密谋划,认真总结,领导认可,广泛宣贯,上下认同,共同践行,不断改进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就其时间花费而言,少则一年,多至三年,才能完成。因为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必须经过企业文化目标模式的选择——规划,按照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九个要素(参见舒化鲁:《为企业文化建设正本》)的内在构成完成要素构建——备料,把企业文化建设所确定的复制因子集合与企业组织运行的过程进行融合——施工,把企业文化规范所涉及的关系分组构成模块不断优化调整——完善等四个阶段才能成形。而大声疾呼则是第二阶段的重要内容。但这种疾呼主要是对着企业组织成员疾呼,让企业组织成员,身体力行,践行所归纳、整理、提炼的企业价值观念体系和经营理论体系。企业价值观念体系和经营理论体系必须通过疾呼进行强化和宣贯,以把构成企业文化的复制因子复制传播出去,嵌入到企业组织的每个成员的大脑中去,形成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行事习惯。

企业文化建设,其实并不神秘,就是通过带有信息指令的复制因子的搜集、整理、选择、加工,强化其复制能力,使之方便于复制和传播,也让人乐于接受。这首先是提升对于企业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行事习惯要求表达的艺术性。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强调的是,话是用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志的,如果言辞缺少文采,就不足以达成准确表达的目的。话不说出来,别人就不会知道你的意志愿望,如果说话粗俗,逻辑不顺,表意不准,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志就传递不出去,也传播不远。

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行事习惯的每一个要求,都是一个复制因子。这每一个复制因子中都包含有至少一个信息指令,信息不可能自己从一个人的大脑中复制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中去,这中间需要媒介,而具有承载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能力的人,是复制因子复制传递的最重要媒介。而只有表达富有文采,才有人自愿充当传递媒介。《弟子规》既不是儒家经典,也不是出自名家之手,其理其志都在《论语》、《孟子》、《礼记》、《孝经》等经典中,而它却深入人心,其原因也仅仅在于它“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而已。

所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强化文化构成元素的复制因子的精选和提炼。

 

 

本文著作权归舒化鲁教授所有,转载须署名,违者必究!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8604-480680.html

上一篇:岗位角色管理,打造杰出员工
下一篇:阻碍企业创新的七大障碍?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