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鲍元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yk0104 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博文

炎黄风情20周年音乐会

已有 3002 次阅读 2012-1-19 11:46 |个人分类:炎黄风情|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市音乐家协会天津音乐学院天津交响乐团人民音乐出版社           
 
联合举办
 
《炎黄风情》首演20周年纪念音乐会 
  
燕赵故事:小白菜 小放牛 茉莉花 对花 
云岭素描:小河淌水 放马山歌 雨不洒花花不红 猜调
黄土悲欢:女娃担水变奏曲 夫妻逗趣 走绛州 蓝花花
巴蜀山歌:槐花几时开 黄杨扁担 绣荷包 太阳出来喜洋洋
江南雨丝:无锡景 杨柳青 拔根芦柴花 紫竹调
太行春秋:走西口 闹元宵 爬山调 看秧歌 

  天津日报讯记者 张连杰 见习记者 翟志鹏 摄影 王建一 昨晚,“中华情”中国作曲家作品系列音乐会之一,“鲍元恺《炎黄风情》首演20周年纪念音乐会”在中华剧院隆重上演。演出由《炎黄风情》20年前首演原班人马再度登台打造,用原汁原味的演奏为天津观众展现了一幅幅汉族人民原生态的生活画卷。
  《炎黄风情》于1991年10月在天津音乐厅首演,由王钧时指挥天津交响乐团演出。整场交响音乐会包括《燕赵故事》《云岭素描》《黄土悲欢》《巴蜀山歌》《江南雨丝》《太行春秋》6个组曲24首乐曲。20年来,《炎黄风情》从天津出发,一路奏响在欧洲、北美等地,获得各地华人的共鸣,还赢得了众多西方交响乐团的青睐。  演出现场,王钧时携天津交响乐团,再次用恢宏大气的乐曲感动了观众。6个组曲富于鲜明的地方特色,有如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神游。鲍元恺表示,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有着独特的形态,是世界音乐宝库的一部分。了解传统音乐的表现形态与历史背景,是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以独立姿容走向世界的基础。音乐会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市音乐家协会、天津音乐学院、天津交响乐团和人民音乐出版社联合举办。
  作者:张连杰 翟志鹏 王建一
 
新华社天津10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       "中华情"中国作曲家作品系列音乐会将于10月21日晚在天津中华剧院推出"鲍元恺《炎黄风情》首演20周年纪念音乐会",音乐会将由首演的原班人马再现20年前的演出盛况。     1991年10月鲍元恺的《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由王钧时指挥天津交响乐团在天津音乐厅首演。这部由《燕赵故事》、《云岭素描》、《黄土悲欢》、《巴蜀山歌》、《江南雨丝》和《太行春秋》六个组曲24首乐曲组成的交响音乐会,以脍炙人口的民歌旋律和绚丽多彩的管弦乐色彩,向听众展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汉族人民的生活画卷。     20年来,《炎黄风情》从天津出发沿深圳到香港、台湾,又经北京到欧洲、北美。通过国内外交响乐团在大江南北、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的演出,通过唱片、广播、电视和网络的传播,《炎黄风情》获得了各地华人的共鸣,引起了西方乐坛的广泛关注。伦敦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芝加哥管弦乐团、芬兰西贝柳斯乐团、澳大利亚国家广播乐团等著名乐团,柏林爱乐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以色列国家歌剧院、慕尼黑大厅、鲁尔勃拉姆斯厅等世界著名音乐厅,都曾奏响这些以西方音乐形式演绎中国传统民歌的管弦乐曲。近十年来,经国家教育部推荐和审定,《炎黄风情》又陆续进入各地中小学音乐课本,成为通过课堂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教材。     鲍元恺表示,我们中华民族包括民歌在内的传统音乐,有着完全不同于西方专业音乐的形态与背景。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世界音乐宝库的一部分。让青年一代了解这些音乐的表现形态,了解产生这些音乐的历史背景,是我们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以独立姿容走向世界的基础。     国家艺教委委员、艺术史学者刘恒岳坦言,《炎黄风情》首演20周年纪念音乐会作为"中华情"中国作曲家作品系列音乐会正是基于"传承华夏文明,建设中华乐派"的宗旨。向世界公众介绍中华文明、介绍中华艺术,对于每个中国知识分子是责无旁贷的。天津音乐学院教授鲍元恺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了有益的探索,实践证明是成功的,鲍元恺的荣誉是天津的荣誉,也是中国音乐人的荣誉。"炎黄风情"作品的成功是中国音乐人"中国意识"的自觉,这种自觉将对当代中国音乐的创作、表演、研究与教育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本场音乐会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市音乐家协会、天津音乐学院、天津交响乐团和人民音乐出版社联合举办。
http://www.tj.xinhuanet.com/news/2011-10/19/content_23927072.htm
    


 

鲍元恺 BAO YUANKAI 炎黄风情  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 1991

CHINESE SIGHTS AND SOUNDS  24 Pieces on Chinese Folk tunes for Orchestra   

 

第一组曲 燕赵故事

Stories on the Lands of Ancient Yan and Zhao

1 小白菜 Little Cabbage

2 小放牛 The Little Cowherd

3 茉莉花 Jasmine

4 对花 Can You Guess What Flower It Is

 

第二组曲 云岭素描

Sketches of the Highland of Yuannan

5 小河淌水 Flowing Stream

6 放马山歌 Song of Wrangler

7 雨不洒花花不红 Blossoming for Rainwater

8 猜调 Song of Riddles

 

第三组曲 黄土悲欢

Sadness and Happiness on the Yellow Soil Highland

9  女娃担水 A Girl Who Carries Water

10 夫妻逗趣 The Amusing Couple

11 走绛州 Going to Jiangzhou

12 兰花花 Lan Huahua

 

第四组曲 巴蜀山歌

Mountain Songs of the Ancient States Ba and Shu

13 槐花几时开 Expecting the Blossom of Scholar tree

14 黄杨扁担 Yellow Poplar Shouldering Pole

15 绣荷包 Embroider a Pouch

16 太阳出来喜洋洋 Happy Sunrise

 

第五组曲 江南雨丝

Drizzle in the South

17无锡景 The Scenery of Wuxi

18杨柳青 Green Willow

19拔根芦柴花 Pulling out a Reed Catkin

20紫竹调 Bamboo-flute Tune

 

第六组曲 太行春秋

Seasons in Taihang Mountains

21走西口 Going to West Gate

22闹元宵 Happy Lantern Festival

23爬山调 Mountain Tune

24看秧歌 Going to Watch Yangge Dance

 

让民歌在文化更替的断层中获得新生 鲍 元 恺
中国古代首部诗歌总集《诗经》,后人以歌词内容和音乐风格将其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悠悠长河,大浪淘沙,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证明,其中真正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璀璨明珠是“风”,是周朝十五个地区那令后人一唱三叹的160首民歌。
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了庞大的音乐机构,从事民歌的搜集和整理。入乐的歌谣,被称为“乐府”。这些歌谣,凝练传神,情真意切,记载着先民的劳作与爱情,折射着先民的苦难与欢乐,为后来盛唐时期音乐与诗歌的傲世颠峰奠定了基础。
到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纂整理了两部清新泼辣的吴地民歌专集——《挂枝儿》和《山歌》。他在为《山歌》所写的《叙山歌》中留下了这样一句名言:“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 
  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以农业经济为特征的中国封建社会在20世纪初宣告结束。在西风渐进的时代,先哲们没有忘记那些产生在中国漫长封建社会,又不断与时俱变,寻求自身发展的民歌。他们做了倾尽全力却成效甚微的努力:1918年,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校刊上发表校长启事,“征集全国近世歌谣”。1920年,郭沫若先生也提出了“编集成一部《新国风》”的设想。在内忧外患的战乱年代,他们为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扼腕长叹。
从20世纪五十年代起,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的中国政府,支持各地文化机构进行了初步的民歌搜集整理工作,但还没有形成规模就因“文革”而中断。1979年,文革刚刚结束,虽百废待兴,但包括民间歌曲卷的《中国民间音乐集成》工作,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助下,由文化部和全国文联组织,财政部拨款,自上而下规划,自下而上筛选,以超过历史任何一次的空前规模在全国范围层层推进。二十多年来,这个被称为“中国文化万里长城”的伟大工程取得了举世惊叹的成果。
这些未被现代文明异化的原生状态的民歌,曾经活生生地伴随着我们先辈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伴随着他们的送往迎来,春种秋收,伴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它们是具有鲜活艺术灵性的生命释放,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心灵记录,是具有独立认知价值的历史传承。
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民歌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给我们的博物馆增加几块失去生命的斑驳化石,也不仅仅是为了给我们的研究所增加几本远离社会的尘封册页,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一种活的文化形态,在同现实生活的结合中,打开同世界文化隔绝的封闭状态,在文明更替的断层中获得新的生命。
所谓同现实生活结合,一方面是通过表演、传播和再创作,通过同其它艺术形式的结合,使它获得再生机能,从而进入世界音乐文化的国际循环,从空间上扩展影响;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学校和社会,将民歌的原本形态记录和它的原生环境记录,置于文化接力的教育环节,使它得到系统传承,从时间上延续生命。
前一方面的工作,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同早已经建立了创作、表演、传播一整套完整体系的欧美相比,其差距是不言而喻的。而后一方面的工作,目前更显薄弱滞后。我们的音乐教育,无论是专业音乐教育还是普通学校教育,目前大部分采用以18、19世纪欧洲专业音乐为标准的单一音乐体系。而这些音乐,只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地理疆域产生的人类音乐精华的一部分,它不能涵盖地球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的极其丰富的音乐遗产。正是这些与各地区的生活共生共存,与各民族的文化相依相和的多种形态多种背景的音乐遗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元音乐世界。
我们中华民族包括民歌在内的传统音乐,有着完全不同于西方专业音乐的形态与背景。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世界音乐宝库的一部分。让青年一代了解这些音乐的表现形态,了解产生这些音乐的历史背景,是我们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以独立姿容走向世界的基础。
我们的下一代,要知道咏叹调,要知道宣叙调,更要知道“长调”“短调”,《赶马调》和《太平调》;要知道《雪绒花》,要知道《花的圆舞曲》,更要知道《对花》《茉莉花》和《拔根芦柴花》;要知道《月光》,要知道《月亮河》,更要知道《月儿高》和《春江花月夜》。数典忘祖,缺乏本民族文化根基的人,永远不可能以独立人格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人民音乐出版社届时将在剧院前厅举行作曲家签售如下乐谱和唱片:

(1)《炎黄风情》2006年版管弦乐总谱  

(2)《炎黄风情》2008年版钢琴谱精装礼品版(乐谱及唱片)

(3)《炎黄风情》2008年版钢琴谱平装(乐谱及唱片) 

(4)《炎黄风情》2008年版钢琴谱平装(乐谱,无唱片)

(5)《炎黄风情》2008年钢琴版 沈文裕演奏唱片(两张一套)

 

炎黄风情有关资料和评论

 关于《炎黄风情》的部分资料(787/1) 2009-08-09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2184

鲍元恺:《中国风》的理想与实践(中文 英文)(2507/1) 2010-07-07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1589

让民歌在文明更替的断层中重生(2680/20) 2011-01-11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0074

艺术的出路在于融合 作曲家鲍元恺访谈录  侯军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0049

学东 鲁琦:贵在创意 美在情真(1071/0) 2010-11-22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7530

紫茵:《炎黄风情》首演15年启示录(2411/0) 2010-08-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6077

卞祖善:《炎黄风情》蔚然成风(1454/1) 2010-08-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9956

王安国:《炎黄风情》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启示 (2006年12月9日发言视频)(1964/3)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8440

阿镗:对《炎黄风情》的四篇评论(1531/0) 2010-08-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8440

1996年炎黄风情两岸同步演出报导(1297/1) 2010-08-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8663

鲍元恺《炎黄风情》视频资料(2106/0) 2010-08-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7512

张萌:植根本土 跻身世界(1149/0) 2008-11-08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9955

王东路:音乐批评与音乐美学(1464/0) 2010-08-23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0069

过客: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1216/1) 2010-09-29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0579

石惟正:热土·热泪·热望(1992年)(1055/0) 2010-04-12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9962

台湾最早演出《炎黄风情》的是高雄交响乐团(2796/0) 2010-06-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1263

王巍:探索与启示(1992年)(991/0) 2010-06-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7679

台湾 胡峻贤:《炎黄风情》美学研究与音乐分析2003 (2788/1) 2010-05-19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9990

朱培宾:我是怎样改编《炎黄风情》的(1290/0) 2010-08-05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5849

在网络上看到的《炎黄风情》(1121/2) 2010-07-18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6011

16年前的一篇报导:壮哉,鲍元恺!壮哉,中国风!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7524

广州交响乐团演奏的《炎黄风情》(517/1) 2010-11-06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7812

炎黄风情20周年,伍国栋老师的礼物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5658

管弦乐炎黄风情和四重奏华夏弦韵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5639

《炎黄风情》第二套组画完成(627/1) 2011-01-12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3938

《炎黄风情》1995年香港演出(1884/0) 2011-01-12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0051

鲍元恺:炎黄风情(1960/2) 2011-01-11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7522

2010年全球华人新春音乐盛典上演出《炎黄风情》选曲录像(571/0) 2010-10-23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7425

于润洋:坚定地走自己的路(1917/1) 2008-11-08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7818

苏夏:《炎黄风情》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1923/8) 2008-11-08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4063

郑小瑛:用西方乐器奏出中国人的感情(1860/1) 2008-11-08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3024

陈志音:他用金矿做成了金首饰(1258/0) 2008-11-08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9228

张京平:从苦难到辉煌—2008年10月18日第六版天津日报(1650/4) 2008-10-18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0213

视频 鲍元恺《炎黄风情》王钧时指挥厦门爱乐乐团(1943/1) 2010-08-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6998

赵珊珊:浅析鲍元恺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1150/1) 2010-08-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3041

炎黄风情首演节目单1991 (1212/0) 2010-08-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5480

《炎黄风情》钢琴版2009年获国家出版集团图书奖、音像出版物奖(3739/3) 2010-08-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9828

鲍元恺与易友伍在北京和香港关于《炎黄风情》的广播对话(989/1) 2010-08-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7517

视频____座谈《炎黄风情》2006年12月(1204/0) 2010-08-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2741

植根民族音乐之土 跻身世界艺术之林_北京人民广播电台(1403/0) 2010-06-26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1590

鲍元恺:在《炎黄风情》钢琴版首发式音乐会上的讲话(1863/7) 2010-06-3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1351

《炎黄风情》英文资料、视频资料、研讨会发言(2348/0) 2010-11-16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8441

汤春晖:民族风吹皱香江水 炎黄情连接中国心1995 (1273/0) 2010-08-23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5363

王东路:对于“跨世纪音乐工程”的联想(2751/6) 2010-08-23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7636

视频 于润洋谈《炎黄风情》2006年(865/0) 2010-07-13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2652

鲍元恺:中国风1994年第二期 《音乐研究》 附手稿(951/0) 2010-07-11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1738

周凯模教授在厦大(831/5) 2010-07-1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5953

植根民族音乐之土 跻身世界艺术之林 (1993年3月《国际音乐交流》)(765/0)  2010-07-07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3894

李吉提:走出学院派的桎梏 不失学院派的精致(1123/1) 2010-07-07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9957

《炎黄风情》手风琴版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1266/3) 2010-05-09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0413

万爱民:《炎黄风情》和声技法研究(359/1) 2010-05-08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4895

丁永钢:从炎黄之“风”到世界之“乐”_鲍元恺配器技法研究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5056

广州交响乐团演奏的《炎黄风情》(517/1) 2010-11-06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7812

音频 王菁菁演奏的《炎黄风情》五首选曲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2131

梁茂春 给我们时代留下深深的印记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9454

李晶晶:中国风,中国情——评钢琴版《炎黄风情》(350/0) 2009-10-28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5538

CCTV-9 SIGHTS AND SOUNDS OF CHINA (1755/0) 2010-06-29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5374

隔一湾水两岸共奏《炎黄风情》1996年第六期(总140期)《台声》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3273

  

炎黄风情 音频视频 

http://www.tudou.com/home/diary_v8289761.html

 

《炎黄风情》之01《小白菜》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429

 

《炎黄风情》之02《小放牛》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522

 

《炎黄风情》之03《茉莉花》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521

 

《炎黄风情》之04《对花》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520

 

《炎黄风情》之05《小河淌水》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518

 

《炎黄风情》之06《放马山歌》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516

 

《炎黄风情》之07《雨不洒花花不红》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514

 

《炎黄风情》之08《猜调》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513

 

《炎黄风情》之09《女娃担水》变奏曲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510

 

《炎黄风情》之10《夫妻逗趣》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509

 

《炎黄风情》之11《走绛州》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508

 

《炎黄风情》之12《蓝花花》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507

 

《炎黄风情》之13《槐花几时开》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505

 

《炎黄风情》之14《黄杨扁担》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477

 

《炎黄风情》之15《绣荷包》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476

 

《炎黄风情》之16《太阳出来喜洋洋》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475

 

《炎黄风情》之17《无锡景》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471

 

《炎黄风情》之18《杨柳青》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470

 

《炎黄风情》之19《拔根芦柴花》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460

 

《炎黄风情》之20《紫竹调》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458

 

《炎黄风情》之21《走西口》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450

 

《炎黄风情》之22《闹元宵》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449

 

《炎黄风情》之23《爬山调》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441

 

《炎黄风情》之24《看秧歌》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7434

 

 

炎黄风情钢琴版

http://www.tudou.com/home/diary_v10738349.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974-530185.html

上一篇:答网友:关于初学作曲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链接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