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龙珠 阅读,思考,体验宁静

博文

逆反需要创新思想和实干精神

已有 4491 次阅读 2009-11-7 09:49 |个人分类:高等教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钱学森, 近期科学网博客读后感, 海归原因

—— 近期科学网博客读后感之四

    了解历史人物,我觉得更多的是应该学习他/她的优点和吸取他/她的教训。过分纠缠于无关于其后来的人品表现和杰出贡献的某个事件或环节,这种逆反思想是否有意义,值得思考。

    钱学森先生逝世一周以来,无论正式新闻稿(如12)还是网络博客论坛文章,对他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历都有大量的介绍和评论,使得钱学森先生于1948~1955在美国的遭遇和回国原因逐渐回归于事实。只是我觉得,即使钱先生当年在美国确实申请过要加入美国籍、美国麦卡锡主义的迫害促成了他的回国,也不能影响他在回国后对中国国防逐渐强大起来所做杰出贡献的伟人形象,他回国后对科技事业的干劲、对国家的忠诚和被美国政府驱逐后再也不愿踏上那片土地的性格和精神,永远值得敬佩!

    世界有了多元化思想,才会丰富多彩。但我要讨教的是,有些网友在强调,钱学森先生当年申请过美国国籍未获批准、回归祖国不是出于爱国而是迫不得已,这又能绘制出咋样新的一幅绚丽的画卷呢?

    我还是那个看法,海外华人华侨的爱国对国家的发展是一种难得的外部力量,而这丝毫不能由此否定爱国者现在和将来的爱国言行包含着自己在精神和物质上的有所祈求,但这只要于国于胞能实现双赢,都是应该欢迎的!

摘编朱迅垚-钱老离去,让当下中国学术界更显尴尬

    关于钱老回国的话题,坊间版本与主流叙述有所不同。我们对历史的细节其实不必过于苛刻,斯人已去,身后论其短长颇不厚道,还有人把“文革”中钱老的表现拿来说事,就更不厚道了。科学家身处在时代的漩涡中,本来就是时代的问题,与科学家本人有什么关系?科学家们迫于形势小心翼翼地作出一点点政治表态,实在是人之常情。我们不必因为否定过去的政治就否定与过去的政治有关联的科学家的表现。因此,我们也无需计较钱学森本人是否申请过美国国籍,无需再追问他回国的真正动机。钱学森能回国就已经够了,不是吗?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070-269210.html

上一篇:Taleb:疯子的叙述
下一篇:转上海世博轴“阳光谷”夜景照

6 曹广福 杨秀海 毛克彪 徐鸿儒 刘晓瑭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