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龙珠 阅读,思考,体验宁静

博文

跟着折腾吧,中国高等教育就大有希望了

已有 3086 次阅读 2011-3-4 09:24 |个人分类:高等教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高等教育, 通识教育, 全面教育

    近10年来,折腾中国大学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还没感觉到真谛,却已见到已经“落伍”的结论。没有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实践,也不想想美国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实质性环节在哪,整天跟着美国人后面屁颠屁颠的,凭着一个“全面教育”概念,就能整出一个大有期望的中国高等教育
   
文摘

        文汇报:如果“全面教育”和“通识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那么请您解释一下,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丁学良:“全面教育”和“通识教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传达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育人观念。

        “全面教育”来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的General Education,是哈佛自2007年启动的一项新的教学改革。为此,学校花费数百万美元,邀请美国、欧洲的教授以及自己的学生,经过长时间讨论进行课程设计。

        此前,哈佛实施了30多年核心课程教育,即很多国内大学正在推开的所谓“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建立在各个知识大类基础上,每位学生入学后第一年,必须先选择一些核心课,这些课可能与专业有联系,也可能没有联系。而现在实施的“全面教育”,是指所有课程都必须包含除了知识以外的更多内容,例如伦理、情感、态度、能力等等,使学生永远都处于探索和接近真知的过程中。

        举个课堂案例。美国人很爱吃冰激凌,但是肥胖已经成为美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因为肥胖导致合格的服兵役者越来越少,还增加了国家的医疗和公共卫生费用支出,以及其他一系列问题。老师会就此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课题:重新设计冰激凌配方,让它又好吃又好看,副作用少。如果研制出来,学生还必须找到公司加工这种冰淇淋,争取上市销售。对学生来说,这个课题涉及的领域太多了。学生不是在上不同的课程,而是在完成一个课题的过程中,对很多领域进行研究。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070-418589.html

上一篇:中国博士生真是严进的吗?
下一篇:社会价值观念现状会左右科教风气吗?

2 侯成亚 杨正瓴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