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经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hong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江学者

博文

为何撤稿?

已有 1860 次阅读 2024-2-15 11:2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为何撤稿?

2024年2月15日 星期四

       今天出版的《自然》杂志报道说,我国首次对撤稿和研究不端行为进行全国性审查。高校必须宣布所有撤稿,并对不当行为案件展开调查。2月15日之前高校必须向教育部提交一份全面的清单,列出过去三年中从英文和中文期刊上撤稿的所有学术文章。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司11月20日“关于开展撤稿论文自查的通知”的通知,各高校需要澄清这些论文被撤回的原因,并调查涉及不当行为的案件。

       政府发起了全国性的自我审查,主要回应出版商Wiley在伦敦的子公司Hindawi撤回了大量中国作者的论文。通知指出,这些撤稿以及其他出版商的撤稿“对我们国家的学术声誉和学术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自然》杂志的一项分析显示,去年,Hindawi发表了9,600多篇撤稿,其中绝大多数(约8,200篇)在中国有合著者。2023年,所有出版商共发出了近14,000份撤稿通知,其中约四分之三涉及中国合著者。

       自2021年1月1日以来,我国合著者发表的论文有17,000份撤稿通知,这是教育部通知中规定的审查期的开始。其中撤稿信息来自于撤稿观察数据库,并增加了从Dimensions数据库整理的撤稿通知,还得到了法国图卢兹大学计算机科学家纪尧姆·卡巴纳克(Guillaume Cabanac)的协助。

        撤稿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撤稿通常只有当论文的核心数据或结论存在明显错误时才会使用。多数情况下,研究者自己发现错误,主动要求期刊撤稿。但是,由于科研工作者的道德水准、眼光见识参差不齐,也有不少撤稿是由科研机构、出版社/期刊发出的,这被称为被动撤稿。

       当我们看到撤稿时,往往会联想到学术不端,例如抄袭剽窃、一稿多投、伪造数据、篡改数据和实验资料、论文不正当署名、一稿多投导致的重复发表等等。

       撤稿对于出版界是一种资源浪费,对作者和依托单位是一种名誉损失,对于学术界是一种污染。

      另外,开放获取(OA)出版期刊,例如Hindawi旗下期刊,是撤稿重灾区。为何选择OA期刊?主要原因是为应付考核、晋升、毕业,把论文投送到这些发表门槛相对较低的期刊获得发表。一旦这些OA期刊被调查,这些期刊上的所有论文都遭殃。有时候并不是说有些被撤稿的论文有问题,而是被连带撤稿了,这种情况对于作者而言却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所以投稿时,需要擦亮眼睛、慎重选择期刊。

      论文撤稿,作者本身、依托单位考核机制、科研管理政策等等都有值得反思之处。需要不依赖于论文而考核、晋升、申请项目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而这个问题,本身就很难有合理解。

      解决大面积被动撤稿事件,任重道远。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184-1421722.html

上一篇:为什么又有突破
下一篇:Sora来了

5 郑永军 王安良 刘跃 杨正瓴 guest1216015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