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打油 偶一为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zq

博文

儒林小史:“屁屁地”新时代

已有 4132 次阅读 2009-9-27 09:50 |个人分类:大学漫话|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记得我曾说过,学生我可能是潘老众多弟子中最早实现彻底“换笔”的一个,盖因自己手写的汉字羞于见国人也。十六七年前为博士论文的写作遵导师示就近到广东各新办院校调研,我拎着那台1992年回母校读博士时(不惜代价)花了五千大元,貌似笔记本电脑的国产“四通”牌文字编辑机,相当相当娴熟地一边与采访对象(校领导)聊天,一边敲打着那台“四通”,颇让校长身边的年轻秘书们艳羡,这当然都是后话了(多年之后,不止一位与我重逢时还会提起那个刺激他眼球的场景),因为那时我已经可以利用五笔输入法实现“盲打”,速度近于速记,目光则完全可以与谈话者保持零距离,回到宿舍,稍作整理,便成一篇“某某校长访谈录”,只是机上没有硬盘,我得随时存于软盘之中,现在回想,当时自我的感觉也应该是很爽。

近来读了几篇关于课堂教学滥用PPT的文章,颇有同感。电子技术真是好东西,当然也是双刃剑。上课时间(当然不是我迟到)我偶尔走进教学大楼过道,不论楼外是风雨如晦,还是春光明媚,亦或是阳光灿烂,几乎所有的课室都门窗紧闭,如同星级宾馆使用的遮光窗帘也是全付武装,一个不落,一间间教室如同坠入幽幽之洞中,唯有透过门上那小小的(窥视)窗口,可以看到一个个闪烁的屏幕与巍然端坐的教师,更有甚者,有的课堂几乎看不到讲演者,估老师正埋头猫在高大的操控台后盯着自己眼前的电脑屏幕,偏偏这位老师身材又不是很魁梧,这样的近乎于“幕后”的教学过程在今天的高校应该算不上另类,甚至也谈不上搞笑,有学生就曾向我描述过这种只见“屁屁地”不见人的“上课”过程。

记得三十年前还作为本科生的我们那一届同学,有一回也被要求到市政府的一个礼堂去听一位美国大牌学者的学术报告(也许是学校自己的会堂太简陋不好意思向外宾展示吧),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金发碧眼的老外在开场白中(也可能是要调节一下过于严肃的现场气氛),说自己只要被邀请上了台面要说话,总是要求投射到自己脸上光线必须达到多少多少的亮度,听众如看不清本人嘴角眼纹,则绝不发言!并声称这是自己几十年教学形成的“坏毛病”。

PPT的确是个好东东,今天已没有几个名师教学能完全离开她,但过分依赖真到了喧宾夺主份上,咒一声“屁屁地”也是情有可原。我们的一位小女生前年毕业可谓双喜临门,一喜是嫁给了一位威武雄壮的军人,二喜是在临城的一所师院觅得一个教职。小女生是个顾家的人,便与老公商量要买部车以方便随时回汕头家中与老公团聚,老公倒是体贴得狠,说象你这么小巧玲珑的身材,咱们绝不能买大奔什么的,小QQ最合适了,买了大奔驰,你坐在方向盘下(后)面,其他开车族还以为过来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岂不……。

PPT的确是个好东东,正如有了大奔驰,还得有付好身板好行头才得,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418-258101.html

上一篇:“乱七八糟”话予新生知
下一篇:儒林新探:院长公开招聘可有鲜招?

0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