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色,凝固无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高小强 Life is life. I been, I being, I be ...

博文

摄影的思维学解读

已有 4621 次阅读 2010-5-24 13:2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思维, 摄影, 逻辑思维, 表象, 视觉思维

      李楠提出了一个问题——“谁决定谁的瞬间?”http://linan.blshe.com/post/73/544440  
     “决定性的瞬间”不论作为一种理论还是一种实践都是摄影的一种流派与方向,多种流派、多种表达方式和语言的共生共存是摄影发展和繁荣的基本前提。抬高或贬斥某一种都会有害摄影本身的健康发展。
     不论哪一流派,重要的是摄影者用一种技术手段把一种对世界观察的结果或对世界的认识(原本是以表象存留于观者头脑,模糊、不完整、不稳定)用影像这一技术手段存留或表现出来并可与人分享,相对于观者本人头脑中的表象而言,影像更具有稳定性等特点。影像的观者更可在影像的基础上,提取自己的空间思维加工材料并进行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在情感的层面上,这种思维的结果可能导致影像观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本质上,摄影是把一种由摄影者观察到或写入观察者个人经验的现实世界某一时刻的空间场景或事件“凝固”下来,成为摄影者本人或影像观者在另外一个时间可以再次观察的静止的场景。这些场景反映出在摄影者特定视角或经验下当时场景中各元素自身特征及相互关系。
     因此,从思维的意义上,可以说摄影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特定视角或经验下的空间场景的记忆,特别是把个体的表象存储变成社会化的表象存储。
     而电影摄影、电视摄影更可以把一种摄影的“凝固时间、凝固无常”的特征拓展到“凝固时空”。
     以这种"凝固"为基础,影像的观者的情感可能被激发,也可能展开以表象为材料的形象思维或直觉思维。因此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必然是记忆了“值得记忆的“场景或事件,并能:或吸引作品观者视觉注意、或撼动作品观者心灵、或引发作品观者形象思维或直觉思维甚至逻辑思维的的具有摄影者视角和经验写入的技术化表象。
    “谁决定了谁的瞬间”这个问题问的好,会促进对摄影者和被摄对象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因为表象的形成与认识主体的既有经验和视角有关,而“读图训练”包括纪实摄影师的社会学、历史和文化等知识和经验的积淀是认识主体既有经验的源泉。
      视角人人可以相同,而经验则个个都有差异。当我们的视觉被相机拓展并能以光圈、快门、焦距甚至明暗对比、亮度、白平衡,更甚至于可以平移、旋转、拉伸变换等加以调节的时候,社会表象就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是一个有更多进化选择的社会,也一定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社会。
      同样,一个拥有丰富表象的社会或个体,更容易有新的丰富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对摄影师而言,不能愉悦他人,总可愉悦自己;不能成为社会化表象,总可以丰富自己的表象存储......
      如此而已。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587-328055.html

上一篇:殇七

2 赵星 chiqi85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