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陨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rujun 让地球物理仪器飞起来

博文

比耶稣还牛的最伟大天才科学家- 牛顿贡献评价

已有 14216 次阅读 2009-4-27 22:24 |个人分类:哲学与科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科普, 科学家, 天才, 耶稣、牛顿

1978年,作家HART撰写了流行数十年的一本书-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排行榜(The 100, A ranking of the most infuential persons in history)。前5名分别是穆罕默德、牛顿、耶稣、佛陀和孔子。牛顿以其在科学上巨大的贡献成为唯一进入前5名的科学家。为什么牛顿的影响如此巨大,我们来看看牛顿的事迹。

 牛顿出生于1642年的圣诞节。与穆罕默德一样,他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当他还是小孩的时候,他就显示了在机械方面的天赋,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小孩。尽管他是一个聪明的小孩,但他在学校并不引人注目,没有吸引多少注意力。青少年时期,他妈妈让他离开了学校,想把他变成一个成功的农民。幸运的是,他妈妈被说服了,他18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在那里他很快吸取了科学和数学知识,之后开展自己独立的研究。在他21岁至27岁之间,他创立了后来变革世界的科学理论。

尽管牛顿在1669年以前就形成了他的基本科学思想,但他总是不愿意公开他的结果。他的很多理论直到很晚才公开。他公开的第一个发现是光的性质。他发现白光是由几种单色光混合而成。他研究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基于这些定律,他在1668年设计和制作了第一个反射望远镜。这类望远镜是今天还在使用的最主流天文望远镜。

牛顿在光学上的成就就足以使他成为最影响世界的100人之列。然而,他在数学和力学方面的成就更重要。牛顿可能在23岁或24岁的时候就发明了微积分。这是现代数学上最重要的发明。这个发明不仅催生了许多现代数学理论,而且是后来现代科学取得进步的必要工具。即使牛顿没有做其他东西,光是从发明微积分这一点就可以保证他在排行榜一个相当靠前的位置。

 然而,牛顿最重要的发现在力学领域。力学是关于物体怎样运动的科学。力学上最重要的问题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何远动。这个问题被牛顿用他著名的力学第二定律解决了。这个定律是经典物理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牛顿还有他著名的运动第三定律。这个定律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牛顿还有他最著名的科学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这些定律可以解释所有宏观的力学系统。从钟摆运动到星系运动,都可以解释。牛顿不仅提出了这些力学定律,他还用微积分显示这些定律如何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牛顿的定律已经用在非常广泛的科学和工程问题中。在牛顿在生之年,他的定律的最著名的应用就是在天文领域。在这个领域,牛顿也是领路人。1687年,牛顿出版了他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 牛顿在这部著作里介绍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牛顿指出这些定律是如何用来准确预测围绕太阳的行星的运动。动态天文学最重要的问题被牛顿完全解决了。牛顿常常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天文学家。

 牛顿的成就还有很多。包括在热力学和声学上的巨大贡献。发布的非常重要的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原理。他发现了数学上的二项式定律。

现在,我们可以授予牛顿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那为什么他的排名比主要宗教人物耶稣和佛陀还高呢?就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公元前1500年和公元1500年没有什么区别。在最近的500年里,现代科学的升起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穿不同的衣服,吃不同的食物,做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休闲方式。科学发现不仅仅是变革了技术和经济,而且完全改变了政治、宗教思想、艺术和哲学。牛顿不仅仅是最耀眼的科学家,而且是发展科学理论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因此,无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怎么排,他完全可以排在第二名。

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道,是牛顿!将一切暴露在阳光之下!  POPE这句话高度总结了牛顿的贡献。

 本文主要内容摘译自《The 100, A ranking of the most infuential persons in history》,Michael H. Hart 著,Carol Publishing Group Edition, 1993.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626-228594.html

上一篇:从CPS/SEG会议看勘探地球物理的一些发展趋势
下一篇:牙签行之池塘外传

2 樊晓英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