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尊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唯我独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

博文

我国电视购物发展与就业前景

已有 5196 次阅读 2009-8-2 10:33 |个人分类:生活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经济, 就业, 营销, 电视购物, 销售

 
 电视购物是继超市、网络销售后,一种新型的商业零售模式。比较三种销售模式,由于超市受空间地域限制,网络销售受信誉影响,而电视购物,商品新颖、物美价廉、解说详细、广告属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与厂家,发展较为迅速。
 
 统计显示,2003 年至2005 年,中国电视购物每年增长幅度为25%,2008 年增长高达30%,市场规模过百亿元。有人乐观估计,到“十一五”末,全国电视购物市场规模可达2500 亿元。2007年后电视购物运营商出现暴发性增长,目前已拥有电视购物运营商近百家,并出现了如橡果国际、快乐购、东方CJ、红蓝国际及七星购物等品牌运营商。目前品牌运营商的销售额占电视购物市场总销售额50%以上。
 
 然而,由于竞争剧烈,管理无序,行业起伏较大。1992 年,电视购物进入中国,经过“井喷”式发展,到2000 年猛增到上千家公司,行业收入一度达200 多亿元。一窝蜂上马的电视购物产品搅乱了市场正常秩序。2000 年底,随着广告夸大宣传、产品质量不过关、售后服务欠缺等问题的逐步显现,电视购物运营商从千余家公司锐减到不足百家,行业收入缩水至不足40 亿元。目前尽管已有复苏迹象,但随着国内电视购物竞争日益激烈、电视频道费用日益高涨,不少运营商已处于举步维艰的局面。2008年4月,著名品牌运营商七星视频购物(上海)有限公司,宣布 “改行”做电子商务(网上购物),拟结合视频呼叫系统,通过IPTV、网络或3G与导购员来实现视频网络购物。
 
 不用置疑,电视购物将是商品销售重要发展渠道之一,然而逐步规范、整合仍是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电视导购员(SHE)由于收入高、可上镜等优点,吸引着不少年轻貌美的女性。那么这个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目前随女性在职场的日益活跃与自主性日益提高,女性入错行对其一生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每个女性除要嫁对郎,还要入对行!
 
 电视导购员除在容貌、语言、知识上要求较高外,实际上仍属于销售服务人员,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人员。
 
 劳动密集型人员与技术密集型人员区别在于:劳动密集型要求特殊的身体技能,其贡献与收入随着青春的消失而逐步降低,一般30-35岁以后就需要再就业(错过了年轻时学习的大好时期,30-35岁以后由于年龄增大,家务事增多,新业务上手较困难);技术密集型则是专攻某一个技术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所处领域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日益增多,其贡献与收入也呈逐步增长的态势。
 
 电视导购员可能面临的困难:
 
 1.  工作的不稳定
 
 由于电视导购员有收入高、门槛低、可上镜等优点,职业竞争十分剧烈,行业淘汰率很高。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淘汰率近30%,即大多数人从业时间不超过三年。被淘汰原因依次为技能、容貌、年龄等因素。同时,全国职业容量不足万人,淘汰后再就业非常困难。
 
 2. 积累的知识经验作用
 
 就每个行业而言,大学主要学习书本知识,毕业后几年主要为经验摸索及新知识积累。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业知识的积累,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促使其成为该行业不可替代的专家,其收入与地位也呈逐步增长的态势。并且,在一定的时候,多会厚积薄发,出现收入与地位暴发性提高的机会。
 
 然而,归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电视导购员,尽管每日都在努力地辛苦学习,然而由于吸取的知识面广不深,积累的知识与经验较难发挥作用。因此,收入难以逐步增加,也难以出现收入与地位暴发性提高的机会。
 
 3.  中年再就业问题
   
 如果能有幸做到5-10年,由于年龄的限制,下岗再就业仍然是要面对的事情。由于长时期从事电视导购,电视导购员在电视营销方面有着一定的经验,部分电视导购员或可转为电视购物策划人员。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电视购物策划人员强调的是策划,不受技能、容貌、年龄等因素限制,可选范围大,而该行业职业容量小,因此,电视导购员成功转为电视购物策划人员的人数不会很多,大多数仍要考虑再就业。显然,已至中年,已错失了学习大好时光,同时面临繁杂的家事,再学习,再就业是十分困难的。
 
 对电视导购员的建议:
 
 1.年轻时风光一阵,尝试一下新生事物,是有积极意义的;
 
 2.建议不要将其作为终生事业来考虑,要积极为后半生寻找机会,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行业尽早介入;
 
 3.大多数电视导购员都具有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性格活跃、工作努力等优点,可考虑从事自己专业方面的营销工作,或从事网站营销方面的工作,但应加强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683-246978.html

上一篇:人才突破是中国经济突破的关键
下一篇:中国A股拉响了红色警报

1 苗元华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