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厚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othere 计算语言学博士 希望在这里留下学术的足迹

博文

朴素唯物主义者做不好语言研究——逍遥游、avatar

已有 5753 次阅读 2010-1-31 13:45 |个人分类:Linguistics|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在中国,是一个特别熟悉的字眼,熟悉得有点恶心。这不是唯物主义的错,看看名词背后是什么?
您一定觉得我要开始批判教育、政策等,暂时还没有这个必要。
批判的是思想。一旦批判,就不可避免地落入辨证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讲的是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那么活生生的人在哪里?人被抽象为社会人,抽象为意识。辨证唯物主义的厉害之处便在这里,无论怎样挣脱,辨证一下,就得回来。
看看朴素唯物主义,这个东西方几千年前就存在之意识。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所在,怪力乱神都不存在。也 许,今天觉得这个道理很简单,古人也比较蠢笨,因为众人皆知,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这个问题,西方哲学很热衷,两千年的名实之争还不够,70年代,人工智 能界刊出了著名的《朴素物理学宣言》,以为计算机可以模拟出整个世界。朴素唯物主义,不只是一种哲学之争,它几乎存在于每个自然科学研究者的脑海中。对自 然运行之律的追求,生生不止。
朴素物理学,在1980年代的人工智能界,达到了高峰,美国的CYC计划、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都在这样一种朦胧的哲学基础上,投下重金。图灵奖得主费恩鲍 姆指导了这两个项目的展开。俗话说,十年磨一剑,10年后,这两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在距离既定目标十万八千里的境况下,终于停歇了。可是CYC计划并没有 就此终结,Lenat自己转向了公司模式,依旧照着百科全书的思路客观地描写世界。朴素物理学也有成功的地方,他们建成了一大批高效的专家系统,在军事、 医疗、化工、旅游等领域,将领域知识有机得整合在一起,进行自动推理、判断。伊拉克战争的指挥调度平台,便是这样的系统。近30年过去了,朴素物理学难以 攻克涉及语言的领域。
语言学领域,境况语义学取代了真值语义学,用语境的变动性改进了孤立的真假逻辑判断。可是,境况之说,和马克思一样,忘记了“人”的存在。
1970年代开始,美国,追随Chomsky的一群学生,开始反思形式句法的僵化,因为在Chomsky那里,“语言能力、机制”抽象了“人”的存在。他 们各自反思,另辟蹊径,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认知主义的语言研究策略。有人说,这是认知科学的革命使然。那么,认知革命的背景又是什么呢?西方始终还有另外一 种哲学传统,是被我们国家批判了60年的“主观主义”、“唯心主义”。主观主义不难理解,只是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便是这样一种 观点,不得已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外衣。
辩证唯物主义,我们看到的是“唯物”,忽视了“意识”之意,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退化为了“朴素唯物主义”。一千个人,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雷特,从何而来?
无论是唯物还是唯心,都无法找到确证,是争论不绝的根本。朴素唯物主义者,也探究意识的奥秘,认为意识是可以研究的,只是比较复杂,一时研究不透。唯心主 义者,又不得不先认定物之存在,仅把物存在之世界作为在心的表象。表象派在文学上特别出彩,在心的世界畅游,于是有《逍遥游》、《浮士德》、《尤利西 斯》。辩证唯物主义,正是两种主义的一种结合,更强调物质的确切存在,人可用意识来改造世界。
绕来绕去,“主义们”的前提假设不同而已。这个前提,没法再讨论,而且不管人类的科学多发达,也无从打破这样的怪圈。可是,“主义们”对主客观、物质意识的区分是如此重要,体现在科研上也存在巨大的差距。牛顿、爱因斯坦晚年之惑,第一推动力在哪里?
回到人工智能上看,想造出杀人的机器人很简单,想造出能和人交流生活的机器人却很难,生活认知体验能力的缺乏是人机最大的隔阂。
再回到语言学上,语言与人的各种主观体验密切相关,仅用从符号到符号的方式很难奏效,辅之以各种百科知识,则是没有看到语言的体验性。而认知体验,从生理 学角度上看,很可能就是生物电、细胞、酶的作用,也许可以抽象为符号模型。于是,神经语言学做了大量的实验,看看人的词语、记忆是不是和特定的脑区、生物 电、脑活动模式相关。这项研究,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做不到“avatar”描绘的那样实时扫描读取人脑活动。说起avatar,也可见卡梅隆是个懂哲 学的人,要理解和同情土著,只有化身为他们,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
最后,预测一下未来的语言研究,脑科学之计算验证,多媒体的语境信息的刺激和反馈,将取代现在纯符号运算方式。目前的认知语言学家,受限于知识和科技水平,没法做。但我相信,不出20年,这样的论文一定会出现在science上。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714-291600.html

上一篇:生活的理想和理想的生活
下一篇:春晚主题——救救孩子

0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