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厚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othere 计算语言学博士 希望在这里留下学术的足迹

博文

今日开始,只写学术

已有 3566 次阅读 2008-10-1 14:42 |个人分类:Linguistics|关键词:学者

今日开始,不写愤青文章了,写了于事无补,自欺欺人。
今天终于想明白一个语言现象。
小王正(在理发店由发型师)理发呢。这个句子,一直以来,大家都把它当作受事主语或者是受益性的施事。过去,我不同意这种看法,觉得这是一种共同参与事件的句型,如 他正在打针呢。
今天,我知道自己错了,两者确实还是施事、受事的问题。因为其他类型的动词,如“揍”就不能这样用。原因在于,这类动词实际上是一种主动行为,即小王是去理发的,他是这个事件的主谋(广义施事),至于谁给他理发完全就像工具一样。联系动词“烧”,人烧草原,并非人完全自己烧,也要用各种工具的。再如“买”,张三买东西,幸好有卖这个动词,否则,也跟理发一样看着眼晕。
这样,就不是什么受益不受益的问题了,而是在说话人的视野中,整个事件的主动者是谁的问题。至于语言中为何容许“歧义”的存在,那是另外一个复杂的问题了。歧义问题大致有两条,一是通过大小语境,说话-听话人达成事件认识的整个认知框架,人们一旦不看语境,问题就来了;第二,人们喜欢省力,有很多类推原则,很多语言现象一不小心就打架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714-41066.html

上一篇:转:人民日报二评三鹿事件: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下一篇:转:李嗣涔〈論科學〉

1 章成志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