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厚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othere 计算语言学博士 希望在这里留下学术的足迹

博文

从语言学分析东北小品火爆之谜

已有 4072 次阅读 2008-10-5 12:16 |个人分类:Linguistics|关键词:学者

语言的功能是什么,也许不是很难回答;当我们问标准的官方语言(如,普通话)应该有什么功能时,大家更容易回答;但问到普通话是否承载了人们表达日常情感的需要时,问题就复杂了。
您也许有过这样的感觉,用普通话,您无法完全过瘾地表达出对一个事物的赞叹、喜爱、厌恶、憎恨,您所能做的只是用高雅的文字和理性的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想痛快地表达情感,请用您真正的母语——方言!
这里,我卖了一个关子。意在说明母语对表达情感的重要性,它是任何第二语言所难以代替的,因为我们学习的第二语言往往都是某种语言的标准语,表情功能非常欠缺。
因此,纯粹用普通话的节目完全没有情感的感染力,无论艺术家用怎样的词语和修辞技巧,他们也只能在高雅和思想上做文章。
比如,相声,用北京话讲和用普通话讲,完全两种感觉;再比如,小品, 普通话的小品完全占不了主流,大家印象深刻的是能逗乐的东北话,土的掉渣的河北话,粗硬的山东话,嗲嗲的上海小男人话,暴发户的广东话,这些是地域方言;社会方言也很明显,我们知道的官腔,卖保险的口舌,商人和播音员的港台腔,学者的洋腔……;还有我们熟悉的丹丹东北味儿的“相当”——一句话,那味道够足。
所以,标准普通话的小品只能走高雅、思想深度之路,而贴近情感与生活的小品完全是方言作品的天下。这是语言的功能问题。由于东北话与普通话很接近而且好懂,一不至于遭到官方的推普的抵制,二不至于让人听不懂,三东北方言区面积大人口多民间艺术发展较好,所以其“火”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写下这些,是为了正视听,网上的人们对于方言作品总有以下偏见:
1. 方言作品是末流,上不了大雅之堂。小品本就是大众娱乐,为何一定要上大堂呢?上了大堂,也就失去了世俗味。
2. 方言作品无非靠丑角和低级趣味吸引人。那不是什么丑角,而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大忽悠”和“傻大厨”是多么鲜活的人物。
3. 方言作品靠抖包袱等技法吸引人。普通话作品抖包袱少么,怎么不见吸引人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714-41508.html

上一篇:Wilks的优选语义学
下一篇:答:黄金分割的那个神秘数

2 李侠 章成志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1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