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bby

博文

为什么要进行科技翻译? 精选

已有 10154 次阅读 2008-9-25 23:23 |个人分类:科学感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科技翻译

 

侯捷先生在《科技翻译面面观——从计算机领域谈起》一文中曾谈到“做为一个科技输出量少於输入量的国家,我们的科技教育的确需要仰赖良好的翻译。请注意,我说的不是科技研发,而是科技教育。科技圈中最顶层的研究圈,并不存在翻译的需求,但是教育圈亟亟需要大量的优质翻译,以补国内严重贫血的高阶技术读物。高阶技术读物的读者,一方面是国家未来科技研发的生力军,一方面对于技术的本质,还在学习阶段,对英文的掌握度,大多还没能够成熟到可以快速而精准地吸收国外成果。他们阅读原文书或许问题不大,但不可能像阅读中文书那麽快、那麽印象深刻、那麽有效率。”

 

就国内科研与教育界而言,对于做基础科学的人来讲,翻译可能不是那么重要,你直接用英文写作、发表、交流就行了。但你要介绍科研成果和学术研究进展给国内初学者,或者在国内进行学术交流,科技翻译还是必要的。我总觉得,一个华人面孔的科学家,在国内进行学术交流,使用中文似乎感觉要好一些,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华文母语听众的一种尊重。有的华人科学家由于在国外生活、居住时间较久,说中文已不如英语流利,或者因不知专业术语在国内的译名而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也是情有可原。另一方面,即使你搞的是基础学科,你如果要编写汉语教材专著科普图书,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英译的问题。

 

对于那些做应用基础或应用学科的科研工作者而言,比如农业科学或应用类生物学的人来说,翻译是必要的。要知道,中国有省、县、乡各级农业技术机构(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有数以千百万计的农业技术人员,还有数量更庞大的农民和种植户,需要将最新的农业技术研究成果介绍给他们,翻译就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科研人员不仅有科研创新一个任务,还有传播科学技术的任务。因此,翻译对于这些科研工作者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同样,编写这方面的教材、专著或技术普及类图书,英译也是需要的。

 

在对外科技交流的日益频繁的今天,科技英语翻译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实用。我国虽然初中以上的学生就开始学英语(有的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但真正既掌握英语,又懂专业的人才还是廖若晨星。在实际工作中,你会有很多机会用到科技翻译。在中文期刊上发表论文需要翻译《摘要》(甚至全文),有的文章内容可能需要直接译述介绍(如综述类、译介类)。即使是投稿国外期刊,有的人也习惯先写成中文,再翻译成英文或请人翻译成英文。除此之外,国外专家来讲学交流,如果台下的听众的英语水平较差,科技翻译就很必要了。领导出国科技考察或接待国外专家,通常也用得到科技翻译。即使是一般的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年龄大一点的同志),可能笔译没什么问题,听力和口语还是差得很;有一大部分甚至笔译都不好。这一点你可在中文期刊论文的英文摘要翻译上得到验证。如果是国内外招商引资,项目介绍英译也是必需的。科技信息情报传播、新闻媒体及中文科技期刊的从业人员也会经常用到科技翻译。在工程技术领域,不同层次的工程师一般英语水平也不过关,买来的设备说明书也要翻译,国外专家来组装维修也用得到口译。不少学英语的科班人士改行做经济、金融、新闻、法律等文科类专业翻译通常是容易的,但改行做科学技术或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很少。因此这方面也急需科技翻译人才。黄里云在《高端外语翻译匮乏呼唤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指出,“中国的注册翻译公司有近3000家,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仅在北京注册的就有400多家。全国翻译从业人员多达50万人。从规模来说,中国已成为“翻译大国”,但并非“翻译强国”。因为这支队伍中的专业翻译人才只有6万,真正有水平的、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仅占5%。”因此科技翻译人才培养还任重道远。

 

最后一点,翻译是学习掌握英语的一种重要途径。科技翻译是初学者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掌握英语的必要途径。尤其是对于身在没有英语语言环境的国内,学习英语不可能立刻抛弃汉语思维习惯,直接用英语思维来反应。就象初学习五笔打字一样,要先搞清笔划所在键的位置,然后用相应的手指就按;等到熟练之后,就不需要经眼看脑想这一环节,直接用手指反应就是了。如果你中英文互译得很好,说明你中英文特点已很了解,转换能够自如,学习和使用英语也会更深入——这一点对于没有英语语言环境的人来讲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你日常语言主要是汉语,而不是英语;每天交流、说话、写文章面对的是说中国话的中国人,而不是金发碧眼有英美人。

 

本文是对徐磊先生评论的回复扩展而成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731-40362.html

上一篇:英语专业文献的翻译:长句和复杂句的翻译
下一篇:不要让读博士行同坐牢

8 武夷山 刘玉平 马昌凤 曹广福 王安邦 王涛 cgy readers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