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iswh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oiswho

博文

省市 类基金申请限项

已有 4561 次阅读 2013-1-22 09:53 |个人分类:科研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基金, 公平, 限项

又到各类申请基金的准备时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各类自然基金等等。其中国家自然基金以其良好的体系获得了较好的荣誉。各个省市也有其各类基金。但省市的基金一般限项,即每个学校每个学院限报多少项,本人工作至今10年有余,博士毕业6年,凡限项的项目如生自然基金,科技厅基金等等从来未出过校门,倒不是有啥意见,总归有报出去的有报不出去的,人才济济,能人辈出的,自己不给报出去也没啥,每年假设学院5项,10年50项,仅科技厅省基金两项即100项,全学院这些年变化从50-100人(含学工教辅实验人员),即10年内平均每人只有一次申报机会,如果只算专业教师,可能平均2-3次机会。还好比较走运,申请到国家自然基金,也幸运的拿到国家博士后特别资助和部分企业开发的硬骨头项目,虽然普通也兢兢业业,算进行了科研起步,可是如果没有这些自由申报的平台和机会?如何起步?只是在想,如果指定更好的规则来体现公平呢如何支持科研人员的岂不和发展?限项让报出去的依据是什么呢?自己思路也不开阔,提出几个想法,第一,模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报,同行评议,至少给大家一个竞争的机会和平台,不至于不让站上起跑线;第二,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联合基金,借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体系;第三,不限项,自由申报,建立良好的同行评议体系,作为教育大省,那么多专家呢,应该有足够合格的专家。不过好像提的这三点不咱老百姓定不了,从学校和学院的角度呢?第一,积极向省市建议如上方法或者更好的方法;第二,在限项不能更改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哪些是更好的呢?几个人或者一个人坐下来评审下?领导也好专家也罢,都是熟识的同事,难免有所倾向,可有啥好办法呢?至少应该给些评审依据和公示?呵呵,真是个难题?领导估计也为难,咋整呢?

基金申请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766-655416.html


下一篇:我不是“间谍”

1 杨洪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