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iswh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oiswho

博文

导师-研究生的互选

已有 4561 次阅读 2013-2-23 05:13 |个人分类:生活经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研究生, 导师, 标准, 建议, 互选

      新学期开学了,研究生成绩也出来了,开始陆续收到研究生找导师的信件,有学生问到我选学生的依据和标准,其实一个普通教师也没啥要求,大体有三点,第一,较为勤奋,有上进心;第二,一定的专业基础;第三,善于沟通。诠释,所谓较为勤奋,能保证每天工作8小时的效率即可,加班根据自己情况也不反对;第二,专业基础至少本专业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要知道,专业外语也要略知一二,第三,善于沟通交流,我不是特别擅长,所以提一点点要求。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生不同。每年这个时候直到开学都是学生导师互选的季节,其实所谓双选应该在开学后的见面会上,可现在的学生都比较聪明,一般分数刚出来或者没出来就开始练习导师了,在此有几点建议,1,确定你所选的方向是你喜欢的或者说符合你的规划;2,看导师简历,更要跟教师、同学、师兄弟等多了解,从学生视角的一般更符合学生的口味;3,说话注意礼节和分寸。(这里解释下第三点,很多学生不拘小节,联系好像探路,没有称呼和署名,可能有自己的考虑,但显得真诚度不够。另外学生一般联系多个,我就听说很多老师都收到一个学生的申请邮件,每个邮件都说特别喜欢这个老师和方向,也显得不真诚,老师每年都遇到的话,自然了解一些客套话,不要过头就好。)4,本校的学生有优势,一是老近水楼台先得月,二是人望高处走,从学校所谓的“档次”来讲,本校的学生已经算好的了(虽然不准确,我就招过一般院校的,但工作很出色),不管观点对不对,有此观点存在且会影响招生;5,谨慎选择,自己挑选,国内换导师相对较难;6,最后一点,都能找到导师,不要太担心,有些青椒没人选的也不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766-664277.html

上一篇:文人相轻?-饶李争议的建议再思考
下一篇:工程博士凭什么不收费

2 陈桂华 时志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