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那点儿事——贾鹤鹏の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hepeng 横贯古今中西,纵论创新玄机

博文

MIT: 因为科学,所以传播

已有 5265 次阅读 2011-8-26 11:51 |个人分类:科学传播|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科学传播, 麻省理工

 今年适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150周年校庆,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特地开设了“MIT风格展”,重点不是以展品,而是以对MIT精神中关键之处的点评并以最典型的科研成果或人物展示来说明这种精神。
 展览的第一个口号是“MIT的波士顿”,用波士顿中央交通工程来说明麻省理工学院对波士顿城市规划贡献之大,第二个口号是“仿生的MIT”(Bionic MIT),极言MIT生命科学研究力量的强大,第三个是解决问题的MIT,第四个就是“播放中的MIT”(Broadcasting MIT),也就是科学传播中的MIT。
 展览的设计者如此诠释这一点:“自从其创建,麻省理工就迅速变成了科技的象征,从参与世界主要的展览到开设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opencourseware),这些都体现了麻省理工学院让社会参与其科研和让公众理解科技的多种方式。”
 在“播放中的MIT”之后,才是学术的MIT和创意的MIT,可见在麻省理工历届主政者心中,传播和科学传播的位置之重。该校现任校长Susan Hockfield博士讲道,“对于我们很清楚的是,只有把知识想作一种公众福利泽被四方,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我们才能与众不同。”也正是由于这一点,MIT博物馆从100多年前就开始不断搜集各种展示科学进步的独创的展品,以一个大学博物馆之力,收集了上百万件展品。不光是展示麻省理工自身的成就(这方面展出的内容实际上很少),更多地是展示科技进步的辉煌。
 
 创意中的传播
 尽管麻省理工学院诞生了无数重要的发明和科学成果,但让这里的传播者津津乐道的,首先却是一个搞笑的作品,那就是学校主楼穹顶上被放上去了一辆学校巡警的警车。事情发生在1994年的某天,那天早晨锻炼的人们突然发现,光滑的主楼穹顶上,突然出现了一辆警车。消息迅速在麻省理工所在的剑桥市传开,也扩展到了查理斯河对岸的波士顿,记者们云集而至,数家直升飞机盘旋在主楼穹顶进行直播。原来,学生们不是真的把汽车钓上了主楼楼顶,而是卸下来了一辆警车的外壳并分解,然后用木头做成了汽车的内部框架。所有的组装工作都在黎明前在主楼穹顶上完成。
 而在这个迅速传遍全美的恶作剧中,科技因素其实大行其道,因为学生们不仅需要精确计算每个模块的体积,还要设想出最便捷的安装方式,才能让整个工作能在天亮前完工。
 主楼穹顶的警车搞笑太经典,让很多后来者难以出其右。直到后来,MIT学生的学生们想到了把一串用木制小车连接成的“火车”,从一座宿舍楼的楼顶直接飞射了下来,停在半空。要做好这个恶作剧,需要的功夫更不一般,除了“火车”组装外,还要计算各种角度和运行速度,不能让火车失控造成危险,或者摔落一地。
 在这些看似轻松的科技恶作剧背后,隐藏了学生们极大的智慧和想象力,而它们带给人们的则是“Science is fun(科学是有趣的)”这样的理念。
 
 学科交叉促进传播
 尽管麻省理工已经有150年的历史,尽管从1950年代该校也开始大力发展文科,并涌现出了大批知名的人文社科学者,但直到今天,MIT还只有一个相对纯文科的学院,即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简称人文学院)。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大学要“进步”得多,各种学院都在迅速膨胀。
 然而,MIT尽管不增设学院,却在不断开设各种交叉项目,最为典型的就是以计算机科学为背景的媒体实验室(Media Lab),先后与人文学院下的科技与社会项目(STS)合作开设了比较媒体研究专业,又与生命科学的院系所合作,既以计算科学深化其研究,又以多媒体手段展示其科研中的精彩之处,普及该领域的科学和趣味。
 按照MIT人的说法,一门学科要发展,不是先设立一个学院把其地盘圈起来,而是先充分外延出去,尽可能扩展出这门学科的精彩有趣之处。
 在专门的科学传播领域,麻省理工也有相同的套路。虽然科学传播在这里相当受重视,上个世纪90年代出版的《MIT科学传播指南》还一度成为一部经典的科学传播手册,但在MIT,既没有新闻传播学院,也没有科学传播系或科学新闻系,充当这方面主力的,首先是一个只有研究生的科学写作项目,而这个小小的项目,却为全校学生开设了从不同层次的科学写作到科学新闻到科幻作品创作到数字化写作到多媒体科学传播在内的多门科学传播相关课程。
 在科学写作项目中,大部分教授并非学院派知识分子,只有个别人有博士学位。大部分都是资深的科学记者或科学作家,他们交给学生的,是站在市场和社会需求最前沿的科学写作技能。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115-479793.html

上一篇:黄建始,以科学传播健康
下一篇:媒体专业精神的探讨—纪念我的导师、中国日报驻美首席记者黎星

1 邸利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