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教授是否把自己当回事并不重要 精选

已有 9437 次阅读 2011-10-15 01:40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office, style, class, xml

无论你是什么身份的人,你是否把自己当回事都不能决定社会是否把你当回事,因为社会对你的认同度并不取决于你的自我感觉或心态,而是取决于你在社会中的表现。

我借用院士那句“别把教授当回事”的本意是身为教授,别把自己当成社会的特殊分子,你在你从事的领域是教授,但在社会上,你与普通公民是平等的,既不比别人高一等,也不比别人低一等(与那位院士的原意截然不同)。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教授也应该遵守社会公德与“游戏规则”。有人认为教授不把自己当做教授就成了“叫兽”了,真不知这是什么逻辑,难道教授把自己当教授就不是叫兽了?公众把你当教授还是把你当叫兽与你把自己当什么没有任何关系。教授不把自己当回事并不意味着教授可以不要自尊、自爱,可以不遵守社会公德与法律,而是教授不要把自己当成高人一等的特殊公民。无论是教授被人打还是教授打人,或者是普通公民之间的斗殴,都应该用同一把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尺子来衡量,既不要因为是教授而从严,也不要因为是教授而从宽。古人都知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二十一世纪的公民连这点浅显的道理都不懂?我们凭什么因为被打的是教授而要求对肇事者严加惩处?难道教授与普通公民有不同的法律?那么教授打人又应该按照什么法律与尺度呢?

社会可以把教授当成精英,但如果教授自己把自己当成精英未免自视太高了点,你把自己当精英未见得自己就是精英,只有社会把你当精英你才是精英。教授这个称号仅仅表明你在你从事的领域达到了某种水平,它与你的品德、为人没有本质的关系,在学术上你是教授,但在其他方面也许你连农民都不如。教授更不是道德的化身,正如领袖人物不是神一样。教授与普通人有着同样的感情、同样的秉性、同样的品格,普通人会犯的错误教授也会犯。我们把教授看成高于普通人的群体,不仅不符合实际,也会让教授戴上沉重的道德枷锁,这恐怕是教授承受不起也不想承受的。如果说教授与普通公民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教授比普通公民具备更多的知识,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为你比普通公民接受了更多的教育,懂得更多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授更应该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换言之,普通公民可能会做的事教授可能不会去做。例如,农民可以动辄骂骂咧咧,教授则不可以,那样有失教授的身份,这就好比在科学网,匿名游客可以骂博主,但博主却不能像匿名游客那样肆无忌惮、口不择言地回骂,否则大家会把矛头指向博主,会认为博主没有修养。由于知识、修养的差别,对教授有特殊的要求没有错,但如果从道德、法律层面上看,无论你是什么身份,都不应该有不同的道德与法律要求。道德分几种,包括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教授与公众不同之处在于彼此遵从着不同的职业道德,却不应该有着不同的社会公德要求。既然是社会公德,那就是针对社会每一个公民而言的,任何人都要遵守,谁违背了社会公德都要受到谴责。法律也一样,不会根据不同的身份使用不同的法律,否则如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常常听到领导指示对某某要“从重从严”,这是典型的人治高于法治的表现,既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院断案的基本原则,那么从重从严或者从轻从宽都是违背这一基本原则的。

教授是否把自己当回事无关紧要,社会是否把教授当回事则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成功与否决定了社会是前进还是倒退,当一个社会失去了对教授最基本的尊重,说明教育彻底失败了。



关注教授意外身亡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247-496927.html

上一篇:别把教授当回事
下一篇:啥叫别把教授当回事?

28 许培扬 吕喆 张玉秀 李学宽 钟炳 李方和 杨正瓴 汤治国 赵新铭 刘用生 张俊鹏 白亮飞 肖重发 黄锦芳 葉一隆 王辉辉 刘立 许洪光 王修慧 何宏 党晓栋 曾泳春 Imperfectionist wgq3867 xqhuang zzjtcm crossludo xd

发表评论 评论 (7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