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关于申报诺贝尔奖的故事

已有 6309 次阅读 2011-10-17 11:47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office, 诺贝尔奖, xml, 可爱, 小故事

今天很高兴,因为困扰了我个把月的小问题终于解决了,其实问题本身并不复杂,只是原来想的方向偏了,转换一下思路后豁然开朗。想起李铭先生提到的我一位可爱的同事,他的确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有一个关于他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基本上可以代表一些民科的风格,甚至比民科还要稍微“科班”一点,在这里写一写,说不定对大家有所启发。首先要说明,我对这个同事没有任何恶意,我们一直相处得很好,很欣赏他的执着。

有一天,我的同事X君来到我的办公室跟我探讨起股市的问题。他对股市似乎颇有研究,虽说自己不炒股,但喜欢指导别人炒股,先后发表40余篇相关文章,在股界也许算得上小有名气吧,至少很多报刊的编辑们应该是知道他的大名的。

他告诉我:“最近我写了一本专著,利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股市行情,可以通过两天的股市交易量计算出股市的峰值。”

我说:“好啊,这是了不起的工作,能否有幸拜读?”

他很高兴:“没问题。”于是给了我一张光盘,光盘中有他的最新杰作《XX宝典》。

我花了点时间拜读了一下。过得几日,他再次来到我的办公室:“院长,我想将这本书出版,院里能否给出版资助?将来书卖得好的话,赚的钱可以作为学院的创收。”

我诚惶诚恐:“呵呵,这是你辛勤劳动的结晶,学院怎么能把你辛苦所得的报酬据为己有?最多你发了财请我们吃顿饭就可以了。只是学院没有这方面的经费,学校相关部门有专著、教材出版资助专项经费,你不妨问问他们。”

他又问道:“那你能不能给我写个推荐信?”

我回答:“我对股市和哥德巴赫猜想是外行,对你的工作不太懂,我写肯定不合适,你还是找比较懂行的专家写比较合适,那样才具有权威性。”

果然有专家给他写了推荐信,他找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领导说:“得有出版社的合同才能给予资助。”别说,出版社很快给出具了一份合同,书终于顺利出版了,首次印刷500册。

数月后,X君找到我:“院长,我发现我的工作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工作全都覆盖了,我想申报诺贝尔经济学奖,学院能不能给推荐一下?”

我有点愕然,不过随即平静下来:“诺贝尔奖好像不是由自己申报的,需要诺贝尔奖评审专家委员会提名才行,你的书是中文出版的,不仅印刷数量少,而且出版时间短,大家尚不了解你的工作,目前可能不是很合适。我倒是建议你可以先把它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待到洋人们了解了你的工作后说不定会有人提名。”

他讪讪地走了。然而事情尚未结束,时隔数日,有关部门打来电话,声称X君递交了一份诺贝尔奖申报书,我有点不知如何回答,犹豫片刻,我笑曰:“你们不是给予了出版资助吗?能报就给他报呗。”同样的申请还呈交给了校领导。

一日,领导给我打电话:“你们学院是不是有个X君?”

我答:“有啊?”

领导问:“他是不是…?

我无言以对,只好答:“哈哈哈”。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247-497745.html

上一篇:我似乎没有没得过病的朋友
下一篇:百年暨南

23 王涛 鲍海飞 肖重发 许培扬 李学宽 张玉秀 钟炳 刘庆丰 武夷山 曹聪 刘立 吴吉良 吴飞鹏 陈绥阳 鲍得海 吕喆 逄焕东 赵凤光 肖传国 王春艳 李宇斌 xqhuang zzjtcm

发表评论 评论 (4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