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已有 8891 次阅读 2011-11-28 09:10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被看成一种人生境界,但古今中外有多少人“知足”?又有多少人“无求”?如果人能知足,也许社会就不会进步了,如果人都“无求”,这个世界就没有戏可看了,大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这句名言出自何人之手,上述的解读或许是一种误读,“知足、无求”说的是一种心态,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知足不等于不思进取,无求不等于随遇而安,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遗憾的是,世间大多沽名钓誉、贪婪无耻之徒,那些劝说别人不要苛求要知足的人往往正是贪得无厌之人。因为他们早已大腹便便,中饱私囊,于是高举起贞节牌坊告诉世人他是多么的高尚、多么的知足,暗地里却变本加厉、不择手段以求达到目的。

    别相信那些高喊口号的人,俗话说:“会叫的狗不咬人”,这句话可以从两个角度解读,一种解读是阴险的人常常不声不响冷不丁咬你一口,另一种解读是嘴上唱高调的人很可能一肚子男盗女娼。无论是高喊口号还是忿世嫉俗,其实都是不满足、有奢求的一种表现,所不同的是前者已经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满足,后者自觉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但不管怎么说,不管你是真的无求还是假的知足,任何人都当不了救世主,所以还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知足与无求作为一种境界,绝不是嘴上喊出来的。别苛责那些不知足、有贪念之人,谁都不是圣贤,境界不是一朝一夕练出来的,你喊口号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对别人指手划脚,只要不危害社会,危及他人,天下之事、天下之人你可任意求之。

    如今动辄对他人指手划脚者不是得志便猖狂之徒就是无知小儿,而貌似谦虚实质奴性十足之人往往是那些内心欲望尚未得到满足正一味追求进步者,一旦这些人的欲望得到满足,会立马换了嘴脸开始耀武扬威起来。真正谦虚有修养的人不会因为自身地位的变化而对人对事前倨而后恭或者前恭而后倨。

    今天你知足了吗?

    明天你打算求啥?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247-512405.html

上一篇:在职读博需谨慎
下一篇:取消在职博士制度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是不现实的

27 许培扬 陈小润 刘立 刘庆丰 李学宽 吴飞鹏 钟炳 余昕 刘洋 刘艳红 武京治 吕喆 杨正瓴 鲍得海 文双春 王汀 曹聪 吴吉良 丛远新 刘波 彭渤 张玉秀 杨晓慧 sanwenshi xiaxiaoxue86 tuner xiexianli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