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啥叫教育公平?别不懂装懂 精选

已有 6529 次阅读 2012-4-24 22:00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教育, style, 重点大学

    强烈呼吁编辑部将我这两篇文章与许小可博主的相关文章精选供大家讨论。

-----------------------------------------------------------------

   发表了一篇博文《讨论寒门子弟上重点大学的几率没有多少现实意义》,惹得许小可博主义愤填膺,发表了一篇雄文《讨论寒门子弟上重点大学几率的现实意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4458&do=blog&quickforward=1&id=563143),什么“可耻”、“占了便宜、占了便宜还来卖乖是不是就太无耻了”、“人不能无耻到这个程度!”、“说出这样话的人已经不是教育工作者,是市侩主义者。”好家伙,一大堆高帽子如连珠炮般射向本大侠,甚至与名师扯上了关系。看来很多人对俺这名师的名号大是憋气,没办法,俺都当了快十年的名师了,虚名也好,实名也罢,这帽子是戴定了,你服与不服都只能受着。总把我的名师名号挂在你的嘴上除了替我扬名解不了你任何恨,相反地会让我觉得你挺无聊。正如吴国清博主说的,科学网上只有博主,没有别的身份,你总念念不忘俺这名头也不能把他抢了去。经历过文革的人读着许先生这篇文章一定会觉得很眼熟。说他激动了他还不服,干脆说句你更不爱听的:“你还不懂什么叫教育公平”。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十七大将教育问题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这里有一篇关于十七大的文章谈到了教育公平问题,文章链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1838345),文章提到了重点与非重点,指出应逐步缩小重点与非重点的差别(这里的重点与非重点应该是指中小学而非大学)。增加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的比例就是体现教育公平吗?真是荒谬之极。你可以增加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机会,改善他们的受教育条件,但大学教育是有偿教育,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的具体体现就是现在的选拔式考试。假如农村孩子高考分达到了某大学分数线,而这所大学故意拒招,这是绝对的歧视行为,是严重的教育不公。如果农村孩子没有达到某大学入学线,该大学却招进来了从而让另一个达线的城市孩子失去了进入该大学的权力,这就公平吗?这就是许先生口口声声要的公平?

许先生拿国外的教育公平说事,那就来看看国外的所谓教育公平吧,有篇文章谈到了黑人入学的问题,文章链接:(http://liuxue.eol.cn/liu_xue_kuai_xun_3291/20090224/t20090224_360522.shtml),该文指出:“去年申请人中白人学生的成功录取率是31%,而在202名黑人申请人中,只有14%的成功率。”许先生可能会说了,白人黑人也就两倍的差距嘛,比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比例高出很多。高低只是数量问题,歧视才是根本。请问中国高校有歧视农村孩子的行为吗?中国的城市孩子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虽然远高于农村孩子,但这不是歧视造成的,是教育差距造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教育公平与农村孩子能否进入重点大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从没说过中国的教育是公平的,恰恰相反,农村孩子进入重点大学比例偏低恰恰是农村教育条件与城市教育条件不均衡造成的,两者的差距缩小了,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的比例自然会提高(严格说来,农村孩子进入一般重点大学的比例应该不是很低,只是进入两大名校的比例偏低,当然我没有做过详细统计,只是基于局部了解后的感觉)。所以,解决农村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探讨如何强化农村基础教育而不是呼吁重点大学对农村孩子降低要求,后者只会造成一种新的不公平。

在现阶段,农村孩子唯一能做的事情是面对现实、奋发图强,力争在残酷的环境里寻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才是当务之急。我倒要问一问许先生,降低农村孩子进重点大学的门槛就体现了教育公平了?就解决根本问题了?如果你是这么理解教育公平的,我不得不说你实在有点浅薄!



寒门子弟没有春天?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247-563202.html

上一篇:讨论寒门子弟上重点大学的几率没有多少现实意义
下一篇:农村孩子能否上重点大学不是教育是否公平的根本问题

18 张鹏举 吴飞鹏 吴宝俊 刘洋 戴德昌 张骥 喻海良 曹聪 徐耀阳 钟炳 李学宽 柳顺义 杨正瓴 yxh3161 者仁王 xiaxiaoxue86 xsongy MassSpec1688

发表评论 评论 (8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