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明星校长的尴尬

已有 4440 次阅读 2012-7-17 15:18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中国, style, 明星, 大名

本想谈谈这几天培训班上课的事,但天生的倔脾气让我不得不再发几句议论。因为看起来只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事,可事涉高校,并非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话题。欢迎辩论,但倘若再有无礼言论,即使科学网不删,我也会立马删除。

 

校长与明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可以产生交集,中国的明星校长并不算多,有那么几个,大名众人皆知,无需我多说。如果明星校长因为教育科研改革而出名,那么不管这种名是臭名还是美名,都情有可原,毕竟人家关注的是教育与学术。如果与教育及学术无关,遭人议论也是人之常情。有人认为科学网应该谈论与教育学术有关的事情,教育与学术离不开现实生活,尤其是作为特殊身份的人,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的往往不是他一个人。有些领导喜欢到处题词,如果你的书法水平够高,那么你的题词不仅会带给人美的享受,还会让人对你产生钦佩之情,更会对你代表的单位产生好感,因为作为单位的领导,你是这个单位的门面。反之,如果你的字犹如爬虫爬出来的一般,你还喜欢到处题字,污了大家的眼睛,老百姓们不仅会嘲笑你,还会影响到你单位的形象。所以明星领导如果自己不注意平时的言行,须怪不得众人议论纷纷。

说道对某些现象的解读,有人认为人家的私事用不着别人多管闲事,再说网络曝光并非当事人主观意愿。这就是当明星需要付出的代价,只要你成了明星,无论你是主动还是被动地被媒体曝光,都会遭到大众的评论,因为既然公开了就是让大家评论的,否则公开干嘛?至于某种现象或行为的动机与出发点是什么,评论者也只能根据蛛丝马迹做各种猜测,只要不是进行人身攻击,客观的发表对这些现象与事情的见解有何不可?

说到明星校长,也许最先想到的是朱清时校长,他与他的南方科大已经让全中国家喻户晓,不过一切关于他及南方科大的传说都与教育改革有关,无论是正面意见还是反面意见,都没有对改革本身持反对态度,支持者希望南方科大闯出一条血路,成就中国一流大学的梦想,悲观者认为无论从体制还是朱校长的办学理念都很难让人相信南方科大真的能成功。我想所有这些讨论都是有价值的,说明国人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未来怀着一份期望与期待。从个人感情上讲,我敬佩朱清时校长,在他古稀之年还心系中国的高等教育,希望能够在他的手上圆国人的一流之梦。不过,换一个视角来看,个人以为,真正的改革都是需要经过踏踏实实的努力才能做到,也许受到中国传统行为方式的影响,国人做事往往是事未做声先行,媒体且大肆渲染一番,至于最终能否成功就管不得了,这是明星校长屡屡遭大家质疑的原因。久而久之明星校长的任何举动一旦被媒体曝光,立马遭来一地鸡毛,这是必然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还是不要做明星的好,哪怕是“被明星”也要尽量避免,除非你对网络口水毫不在意。

有些人的逻辑很怪异,经常指责科学网不谈科学不谈教育,尽整些娱乐八卦,我们姑且不论科学网该谈什么可以谈什么,就按这些人的逻辑来推,大学校长该干什么?唱歌作词是不是大学校长该做的事情?也许这些人又会说了,人家就不能有个业余爱好?没问题,校长的业余爱好没人反对,劳逸结合是保持旺盛精力之道,可你的词曲爆红网络引来蛙声一片就怪不得网民们了。你总不能说校长可以有业余爱好,网民们就不可以有业余爱好吧?茶余饭后谈天说地本来就是普通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百姓们喜欢谈什么就谈什么,你愿意为他们提供谈资怪得了谁呢?科学网大众既是知识分子,也是普通百姓,只要不违反科学网相关管理规定,你认为人家的私事(事实上已经不是私事)不关博主们的事,那博主们谈论什么又关你何事?你愿看则看,不愿看闭上你的眼睛就成。

如果一个校长不是因为教育改革走红,而是因为与教育、学术无关的事情走红,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没有理由责怪网络或社会上的众说纷纭,要追究也只能追究始作俑者。

说千道万,做名人可以,但最好别做明星,名人是有隐私的,但明星则很难有隐私。明星本来是特指文艺工作者中的部分人,但现在已经延伸到各行各业了,为什么人们把其他行业的某些人也称为明星?这与明星的某种特征有关。什么叫明星?明星者,有名的且技巧非常高的表演者也,明星可以成为名人,但名人最好不要做明星,因为除了从事表演行业的演员,明星恐怕是个并不那么美丽的词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名人的私事要尽量回避公众的目光,否则你很可能被成为明星,你的一切行为都可能被人理解成明星行为,哪怕你是无辜的。

作为校长,无论是否是明星,也无论你是否喜欢做明星,老百姓们都希望你是因为教育或学术成为明星而不是其它。

北大数学系的大牛很多,令我敬重的人也很多,可从教这么多年,从没听说数学系有哪个院士、教授喜欢高调,有人说北大学生对一些事情持赞扬态度,不知北大的教授们持什么态度?我想他们即使一言不发,内心对他们的形象代言人总会有一番评判吧?

如果某些人依然不明白我这几篇文章的意思,我不得不怀疑你的理解力,说你弱智有点侮辱你的嫌疑,尽管我很想学北大的孔教授回敬某些缺教少养之徒,但己所不欲何必施于人?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247-593000.html

上一篇:闲话跪拜--再跟laokanke与赵明兄掐一架
下一篇:能歌善舞的八旬离休老人为何悬梁自尽?

18 李学宽 魏东平 刘洋 刘庆丰 吕喆 曾新林 赵美娣 于锋 吴飞鹏 刘旭霞 韦玉程 柏舟 钟炳 马英 杨正瓴 yxh3161 zzjtcm xiaxiaoxue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