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大众健康》杂志的科普知识很不错——减肥屡战屡败,可能是“胖菌”太多

已有 984 次阅读 2021-8-13 13:3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减肥屡战屡败,可能是“胖菌”太多

原创 刘佳宁 励丽 大众健康杂志 昨天

https://mp.weixin.qq.com/s/9BDgNZuEjAmqgKthLh5NkA



在诸多号称不运动不节食也能瘦下来的减肥方法中,调节肠道菌群算一个。据说,瘦子和胖子的肠道菌群是不一样的。真的不一样吗?


肠道菌群被称为携带人体“第二基因”的“隐形器官”,甚至被认为是内分泌器官。其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占总数的80%~90%。这些肠道菌群能够帮助人体消化食物残渣,同时还能通过影响肠道代谢物的产生,调控机体的饥饿信号,影响机体的食欲和饱腹感。


还有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影响与脂肪合成有关的基因表达,即脂肪细胞因子,也称fiaf因子。这种基因可帮助减少脂肪积累,促进脂肪消耗。在正常体重者的体内,fiaf基因在不饿时是关闭的,而在饥饿状态下工作,通过消耗机体储存的脂肪来为人体提供能量。而在肥胖患者体内,fiaf基因长期处于关闭状态,无法有效消耗脂肪,同时还促进机体合成脂肪。


image.png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从体型肥胖及纤细的人身上萃取粪便中的微生物群,并分别植入到实验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被植入纤瘦者粪便萃取物的老鼠明显变瘦。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赵立平在2012年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介绍:他们帮助一名175公斤重的年轻人用23周时间减重51.4公斤。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在这个人体内发现了阴沟肠杆菌B29,其占肠道菌群总量的35%;然后通过营养干预,4周后这个菌基本测不到了,最终成功实现减重。随着体重减轻,该患者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也回到正常范围。


接着,赵教授的团队将这种病菌移植到其他志愿者的肠道内,发现原来很瘦的人也会快速长胖。


关于肥胖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成功减肥后,肥胖个体的体重迅速回升,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复发性肥胖。有人研究发现,减肥后很容易反弹是因为肠道菌群是有记忆的,即菌群很快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继而身材也慢慢恢复回原样。只有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生长环境来调整肠道菌群结构,才能成功减肥而且不反弹。



image.png


国外的研究者还鉴定出导致肥胖的细菌,美其名曰“胖菌”。如在一项测试研究中,26名参与者均采用水果和蔬菜为主的低热量饮食,但其中一些人的减肥效果没有其他人好。研究人员对他们的肠道细菌分析后发现,参与者体内两种特殊细菌的水平不同,其中一种是小杆菌属(Dialister),是这种细菌阻碍了减肥。这种细菌在那些无法减肥的人体内能分解碳水化合物,更有效地利用食物的能量。类似的还有颤杆菌、梭菌属14a簇及4簇等。


不过,目前还不清楚瘦人和胖人肠道细菌分布的差异,但可以确定的是,拥有一个多样性的肠道菌群对人体非常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体生物钟被打乱的情况越来越多。有实验已经证明,人体生物钟紊乱与代谢性疾病有关。现在的研究又发现,人类的肠道菌群以24小时的节律发生波动,宿主生活节律被破坏,会让“胖菌”们的蠢蠢欲动。昼夜节律似乎是宿主-微生物组相互作用的一个新原理,对新陈代谢有着深远的影响。简言之,睡眠不足可能会通过改变肠道菌群而导致肥胖。



既然你的“易胖体质”可能就来自于你的肠道菌群,就要努力改善肠道菌群了。减轻压力,睡眠充足,饮食结构合理,吃饭时细嚼慢咽等,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虑最终的获益,我们认为这值得你去改变。


image.png



文:宁波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刘佳宁 励

编辑:梁婧

审核:吴卫红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692-1299586.html

上一篇:[转载]人菌同康:“人的可分割性”,即:“人”将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人”,而是由人体和共生微生物尤其是肠道菌群组成的“超级共生体”
下一篇:[转载]揭开益生菌的神秘面纱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