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利用氢气治疗疾病的方法7.1

已有 4982 次阅读 2014-3-25 09:00 |个人分类:氢气生物学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如果氢气确实可以治疗疾病,如何更加方便地利用氢气来发挥其治疗作用,必然成为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到目前为至,用氢气治疗疾病主要包括呼吸氢气、电解水、氢气溶解水、氢气溶解注射液、氢气注射、经过皮肤扩散和诱导大肠细菌产生氢气等方式和手段。在这些方式和手段中,电解水作为一种功能水,已经在国际上应用多年。氢气饱和水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水产品,也开始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迅速。氢气水注射液作为一种研究氢气的手段,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也是中国学者在这个领域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作为一种临床治疗手段,氢气饱和注射液尚需要大量前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不过作为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治疗手段,注射氢气溶液给氢气的方式必然成为将来氢气临床应用最具有前景的方式。通过皮肤扩散、局部注射氢气、使用药物和食物诱导大肠产生氢气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也非常值得研究。

 


 

第一节通过呼吸给氢

 

呼吸给氢气最早在潜水医学中使用,而且进行了大量的人体试验,这一方面可以说明氢气的安全性值得肯定,另一方面也给氢气治疗疾病的手段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呼吸氢气是最容易被人们想到的给氢气方式,因为许多气体,例如氧气、氦气、二氧化碳等,都可以而且主要是通过呼吸的方式给予。但氢气呼吸必须克服的一个问题是氢气和氧气混合后可能燃烧和爆炸问题。在纯氧环境中,氢气浓度低于4%或超过94%都不会燃烧或爆炸;在空气中燃烧的浓度范围为4%75%。这样的氢气浓度是否具有生物学效应是必须确定的,值得庆幸的是,动物实验结果表明,2007年的实验证据表明,动物呼吸1%2%的氢气35分钟可以有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来又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呼吸小浓度氢气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这些研究给呼吸氢气治疗疾病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呼吸氢气治疗疾病比较重要的问题是氢气对机体的安全性。尽管呼吸低浓度的氢气是相对安全的方法,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在混合氢气的过程,局部的氢气高浓度几乎无法避免,这对使用氢气时安全操作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考虑爆炸危险性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危险浓度和燃点。只要不具备可燃烧浓度,例如任何情况下,氢气的浓度都没有达到可燃烧的浓度,例如低于4%,或高于95%,在空气中不高于75%,则不可能发生燃烧和爆炸。另外,即使达到燃烧浓度,只要温度不超过500度,也不会发生燃烧。但关于燃点的问题,看上去500度是一个不低的问题,其实是非常容易达到的,例如静电火花就可以达到这样一个温度,因此防止静电常常是氢气操作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考虑氢气爆炸破坏性时,最重要的两个参数是混合气的总体积和氢气的浓度。当氢气和氧气混合比例比较适当时,例如氢气是氧气的2倍,燃烧效率比较高,可以产生比较理想的爆炸效果,而越远离这一比例,则产生的威力越小。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混合气体的体积,如果体积非常小,即使发生燃烧和爆炸,只要不继续扩散,就不会产生明显的破坏力。这给使用氢气提供了更多可行性。根据这些特点,已经有人发明了人体呼吸氢气的医疗设备。

通过呼吸摄取氢气另一个比较大的缺点是剂量不确定。表面上看呼吸给氢气可以确定呼吸氢气的浓度和时间,但呼吸氢气的剂量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氢气进入体内需要依靠呼吸循环功能来实现,一切影响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因素都可以影响氢气的实际剂量,从而有可能影响氢气的效果。患者和研究对象本身的心肺功能自然是一大影响因素。不同患者的心肺功能有非常大的区别,这必然造成氢气的实际摄取数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当患者受到外界刺激,例如运动和精神刺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可以造成呼吸循环功能亢进,影响氢气的摄取。呼吸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水平是一种非常大的影响因素。一般说来,二氧化碳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时,组织(脑、心除外)的血流量减少。如果使用呼吸面罩,由于人为增加了呼吸死腔,二氧化碳浓度会增加,必然出现上述改变。环境温度湿度也会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另外环境温度对皮肤的温度影响比较大,而皮肤温度增加可以加快氢气从皮肤的释放,影响氢气的释放速度。因此在开展呼吸氢气的研究中,呼吸气体的质量,环境温度等都尽量受到良好的控制,以提高不同个体之间的可比性。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174-778956.html

上一篇:睡眠不足可致脑干蓝斑神经细胞丢失
下一篇:饮用氢气水7.2

7 孙爱军 张南希 杨金波 秦勤娟 luofalai Allanmu zhang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2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