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SCI影响因子只是个工具而已 精选

已有 14939 次阅读 2014-5-27 11:0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昨天我按照习惯再次对一些关键杂志的影响因子进行预测,科学网编辑也给照顾精选,我在预测文中也对影响因子的不适当使用进行了批评,但仍招徕许多批评,虽然不是那么激烈,但从推荐和跟贴中能感觉到现在科学网对影响因子这个事情的态度,大有影响因子人人喊打的趋势,其实影响因子作为杂志影响力的判断依据有其作用和价值,对自己熟悉的杂志进行分析是做科研的一个方面和工具,没有那么必要上纲上线,似乎只要提到这个话题就是祸害中国学术风气一样。现在的科学网,只要你大声谴责影响因子,就回有许多叫好声,只要你中性探讨这个话题,就会有人过来善意提醒你这个话题有毒,只要你大谈SCI杂志和影响因子的作用和重要性,必然有大量批评声。

美国的国家科学报告也把科学引用作为最重要的依据,中国的科学文献计量分析也是将这个作为重要工具使用,所以说了解这个工具是科研人员的基本功课都不过分。当然发表论文是学者个人的事情,是否依据什么影响因子作为投稿的依据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我个人所以比较关心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参与几个杂志的工作,现在我们都在努力争取能进入SCI数据库收录,我能体会到出版社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是我们在办杂志过程中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在关注和研究只空隙,借助科学网这个平台,给大家娱乐一下,也给一些想提前关心和了解这个方面信息的网友提供一些交流的话题。无论如何,科学网都不能忽视和看淡关于杂志影响因子的话题。而且也只有大家进行深入讨论,反复交流,才能逐渐了解和辨别是非,正确使用影响因子和引用工具,作为自己进行科研工作的一个方法,而不是作为炫耀的资本。

从众多跟贴希望预测的情况看,这个话题的需求巨大,从推荐的数量之少,可以看出大家对这个话题过于敏感,似乎支持讨论这个话题就是支持影响因子作为学术评价的铁标准。我在日常的学术活动,例如研究生复试、学术会议和基金评阅中,杂志影响因子现在在中国学术界已经成为重要参考工具,个人认为,这虽然有过分追捧的问题,但这是在学术起步阶段的重要过程。我不支持过分解读影响因子,但我不避讳自己对影响因子的热情。影响因子只是一个不错的工具,没有必要对这个话题过于敏感。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174-798017.html

上一篇:2014年SCI影响因子预测
下一篇:氢气可抑制脊髓炎症缓解疼痛

39 孙爱军 温世正 张南希 曹聪 秦逸人 许培扬 蒋春雷 Editage意得辑 侯沉 高绪仁 彭真明 任胜利 唐凌峰 LetPub编辑 智宇 张强 徐世文 水迎波 李毅伟 徐绍辉 余党会 李天成 陈德旺 肖振亚 李贤伟 马兆武 赵星 姚小鸥 葛肖虹 刘立 石锋 张云扬 guoyanghuawu htli JIANHUN yunmu xqhuang wou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