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人人都需要了解的埃博拉知识 精选

已有 8968 次阅读 2014-8-15 19:14 |个人分类:自然科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对感染者造成致命危险埃博拉病毒在西非流行已经造成恐慌。扎伊尔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的一种。这种病毒首先攻击患者免疫系统,随后是血管系统。病毒流行非常迅速,以至于流行病学家无法确定具体的扩散源。关于这种病毒,目前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尤其不理解组成该病毒的7种蛋白质侵犯宿主细胞的具体机理,该病毒专门攻击对抗病毒的免疫反应必须的细胞,使宿主免疫系统没有产生作用前迅速在体内广泛扩散。关于埃博拉病毒,我们应该了解一些知识,以防患于未然。


一、埃博拉病毒如何攻击免疫系统?

埃博拉病毒一旦侵人体内,病毒能攻击树突状细胞,这些细胞本来是负责启动对抗外来病原的第一道免疫防线。树突状细胞属于抗原提呈细胞,能将病毒等抗原特征提呈在细胞表面,并激活T淋巴细胞,激活的T淋巴细胞具有破坏其他被感染细胞的能力,这能限制这些被感染细胞中的病毒大量复制并感染更多其他细胞。埃博拉病毒的恶劣就是能让树突状细胞失去抗原提呈功能,无法让T细胞及时获得病毒感染的信息。这一功能让这种病毒获得了极大的扩散能力。

另外一种作用是大部分病毒共同拥有的,就是抑制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素是一种能阻止病毒复制的免疫蛋白疯子。CellHost & Microbe杂志刚刚发表的一项研究证明,埃博拉病毒蛋白VP24能结合并阻断免疫细胞表面的转运蛋白,这种蛋白是免疫细胞生成干扰素的关键调节分子。

虽然淋巴细胞自身不会受到这种病毒感染,但是缺乏有效的刺激信号,使这些细胞面对病毒在体内肆虐毫无反应。

二、埃博拉如何导致患者出血?

当病毒侵犯到血管后,另外一种免疫细胞巨噬细胞会吞噬这些病毒。而吞噬病毒的巨噬细胞会释放可导致血液凝固的蛋白分子。本身这种效应对少量入侵的病毒有防御效果,因为可以让病毒局限。但是这种病毒一旦入侵血管,往往数量大,范围广。全身各个区域的血管内巨噬细胞同时产生这样的效应就会导致全身大量小血栓出现,这可以导致许多重要器官缺血。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全身系统炎症反应,这正是典型的脓毒症表现。随后,炎症和局部血栓导致系统性凝血功能障碍,许多组织出现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渗血。尽管出血是一种特征性表现,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外出血。

三、埃博拉病毒会不会侵犯非免疫器官?

埃博拉病毒不仅可以侵犯免疫细胞,也能侵犯非免疫系统。病毒感染可导致系统性全身炎症反应和发烧,也会导致许多非免疫器官组织损伤,导致这些组织损伤可以是由于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病毒也可以直接侵入肝脏等组织细胞导致这些细胞破坏。消化道细胞损伤可引起严重腹泻,这可以引起患者脱水。病毒可侵犯肾上腺,导致血压调节激素分泌障碍,导致循环调节障碍。

四、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埃博拉病毒感染后可导致血管破坏引起的血液急剧下降。患者往往死于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五、为什么有的患者能活下来?

感染埃博拉后,部分患者受到相对理想的医疗护理,包括口腔和静脉补液,这能给机体恢复抗击病毒清除病毒的能力争取到时间。但是对2000年另外一种埃博拉病毒爆发时,研究发现某些人类基因可能是部分患者存活的因素。生存下来的患者血液中激活T细胞更多,一些负责细胞间通讯的蛋白基因存在变异。今年有科学家发现血小板产生的一种蛋白质sCD40L水平和患者生存有相关性,这种蛋白具有促进受伤血管修复的作用。研究人员提醒这些标识如sCD40L提示一些治疗埃博拉感染的线索。

特别感谢《科学》杂志的善举。

考虑到埃博拉正在肆虐,死亡人数达到历史高峰,扩散范围也迅速扩大,《科学》《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建立了专门收集埃博拉相关研究和新闻的专栏,免费提供给研究人员和普通公众。http://www.sciencemag.org/site/extra/ebola/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174-819830.html

上一篇:环状RNA作用或许很恐怖
下一篇:美国防部启动病毒流行预测擂台赛

17 曹广福 张骥 王守业 董侠 李宇斌 蒋永华 刘俊华 唐常杰 关法春 王善勇 李政江 徐向田 张磊 李颖业 zdlh yunmu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